梁炳蘭
摘 要:寫字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訓練,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寫字更是他們進一步更是他們認知世界的開始,通過寫字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寫字的技能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低年級;寫作習慣;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21-02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大多數剛剛入學的孩子而言,寫字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如果在這個階段基礎打不好,那“別字”、“錯字”就會伴隨孩子一生。郭沫若先生對小學生寫好字有過這樣的論述:“培養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得把字寫得合乎規范,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因此,我認為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也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寫得一手好字,更是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意志毅力、智能素質、審美情操的培養。而要使生性好動的低年級小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做到規范、端正、整潔,并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為了讓低年級學生寫好字,在長期的教學中我不斷思考與實踐中,我覺得有幾點體會值得跟大家交流:
首先必須針對少年兒童心理,培養寫字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育心理學認為:每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要讓生性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就必須重視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固有的心理特點,應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多渠道地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調動他們對寫字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樹立信心,調動積極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到練習寫字的活動中,提高書寫水平。
定期舉行作業展覽,展評學生的書法作業、作品,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多表揚,多鼓勵,好的書寫習慣。
其次,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跟寫好字有密切關系,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并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寫字前,指導學生削好鉛筆,放好作業本,告訴學生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兩臂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左手按紙。
執筆方法是否正確,對于學生以后的字寫得好不好起關鍵作用。由于低年級的學生手指力度不夠,很多學生剛開始時執筆方法不正確,如果執筆方法不正確就會導致寫字姿勢的不正確,這樣寫字時間長了除了不能寫出一手好字,還會影響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影響視力。因此指導執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環節。教師應做好示范并講清要求:手離筆尖一寸遠,然后逐個觀察指導,對于習慣不好的學生,要手把手的糾正。教師應該不厭其煩地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時時提醒學生,時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
再次,要指導學生正確書寫并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示范演示,體會書寫美
教師在教低年級的學生寫字之前,首先要介紹田字格的各部分,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和四個小格,這些對于以后老師教寫字的筆畫時起重要作用。低年級屬于起步階段,老師的示范是直觀教學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教師要在黑板上畫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學生通過觀察老師形象生動的動作,親眼目睹起筆、行筆、收筆的全過程,直觀地感受運筆的輕重緩急和間架結構的均勻、協調,領略到漢字的結構美。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練寫的整個過程看,應先練習筆畫和部件,再練習框架結構。同時,對其中的每一步訓練都必須環環過關,步步到位。練寫筆畫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從怎么下筆、怎樣運筆、怎樣收筆抓起。如:橫平豎直,點要斜;寫“撇”時落筆重,收筆輕,頓筆輕輕抬起筆尖。又如教學豎,我讓學生比較“懸針豎”和“垂露豎”的寫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懸針豎”收筆時要快,形成針型,“垂露豎”收筆時要用力壓,形成小水滴的形狀,并讓學生通過反復操練去掌握要領和技巧。就練寫一個字而言,先要將一個字寫正確、寫規范,然后再通過美化某些筆畫,優化整體結構等措施,把整個字寫好、寫美。
二、培養學生在寫字前細心觀察的能力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僅僅范寫還遠遠不夠,教師還應有效地訓練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筆順的能力,并養成觀察習慣。指導學生觀察漢字,要讓他們先從整體上看看要寫的字的框架結構,看看整個字是什么結構方式;然后再仔細觀察字的各個部分,看看它是由哪些部件或哪些筆畫組成的,這些部件、筆畫是不是經過變形后組合在一起的;最后再綜合觀察漢字的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何,觀察主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感悟點畫形態、結構布局、筆法特點、體驗呼應。只有這樣全面觀察,深入掌握漢字的筆畫、部件及整體結構,才能使漢字以正確的視覺形象映入學生的大腦,為他們寫好字打下“眼中有數”的基礎,在以后的寫字過程中達到得心應手的效果,將來學生才能自己讀貼,臨貼。
三、嚴格和適度的訓練,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學習新的生字的時候,我要求學生慢慢寫,不要寫得太快,只要把字認真地寫好,并且作業盡量讓學生留在學校寫。因為我們知道,結果中出現的錯誤正是學生在寫字過程中誕生的,而有時結果的正確可能掩蓋了寫字過程中的錯誤。比如說,學生筆順的錯誤,姿勢的問題,執筆的毛病,教師只有在學生寫字過程中注意觀察,隨時發現及時糾正,盡早把錯誤消滅在萌芽之中。學生書寫時,我們應該適時巡回指導,及時提醒學生每個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上一個筆畫的間距,其長短如何,整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們要在課堂上反復指導,學生在練習中認真書寫,循序漸進,逐步形成寫字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容易分神,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夠發達,過多的書寫容易使肌肉疲勞,手指發酸發麻,這樣不僅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害,還會影響孩子寫字的興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堅持適度原則,即教師布置的練習量要適度,教師要求學生每個字練習的遍數也要適度。每課的字,每個寫3—4個,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可以少寫幾個,自己覺得寫得不滿意的,就可以多寫幾個。對于生字較多的課文,我們把生字分配到幾個課時,不集中一節課寫字。
四、評字和改字是再完美,再提高的過程
評字是寫字指導的延續和提高,是整個寫字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們要在指導寫字的過程中,選取了幾本作業本拿到展臺上展示,請學生從“美,美在哪里;差,差在哪里”這兩方面進行評價。學生再一次對田字格里的字進行觀察,對字從整體結構到部件、筆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評的過程中強化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寫好字的自學性。評完以后,我們應該就讓學生把字再寫一寫,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一個字一個字、一筆一畫的再發現,再改進,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漂亮多了。這樣,學生經過自身評改的實踐活動,提高了觀察分析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最后,不斷地提高教師自身的書法修養。
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不僅與教師的嚴格要求有關,而且教師的身教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一手漂亮、流利的字,如一個個美妙的音符,會在學生的內心深處譜出優美的樂章,那蒼勁有力、清新俊秀的筆畫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潛移默化的感染力。實踐告訴我們,哪位教師字寫得好,他的學生寫的字也比較好。為了適應未來教學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盡快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用自己優美的字吸引學生,感染學生。
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練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對此,我們教師只有從自身,從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嚴、從實、從點滴抓起,抓住小學生寫字的最佳時期,才能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考參文獻:
[1] 《教師報》
[2] 《幫你認識新課程》
[3] 《語文教學資源網》
[4] 《中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