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明
摘 要:“數學生活化”是新課程理念倡導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模式,它讓數學建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上,把生活問題數學化和數學問題生活化,是一種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诖耍咧袛祵W教師,應積極引進生活化教學模式,讓它在數學課堂上綻放,為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添上精彩的一筆。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模式;高中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80-01
對于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來說,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中普遍存在著“數學枯燥”、“數學難學”的論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日益下降,高中數學教學開始陷入困境。為此,為點燃學生對數學的情感火花和激情,從而愛上數學,教師需要立足生活,聯系實際,讓生活化數學回歸數學理性,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融合,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聯系,讓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實施新一輪新課程改革,意在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并運用到解決實踐問題的實踐之中。數學是一門以生活為基礎的工具性學科,它的理論知識是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知識內容遍布工業、農業、交通、商業、旅游、文化等領域,是對人文數學、社會經濟的反應。為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我們生活中的素材資源,實施生活化教學,而生活化教學的方方面面都應該立足我們身邊的素材,包括引導學生關注校園生活中、社會生活中的數學資源,以及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數學資源等,并把它們用于課堂,融入到數學學科知識的教學中。相信通過把生活融入課堂、把生活素材融于知識,能夠把課堂辦得有聲有色,學生也會對數學學科產生情感,從而樂學、愛學。
二、教學過程生活化,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1、課堂導入的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數學知識,倘若教師能夠在教學中能加強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生活走進課堂,讓數學貼近生活,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基礎為切入點,適時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那么,學生就能夠在生活情境中表現出對數學非同尋常的興趣,學生的主動探究欲望也會得到激發,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結構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不僅能在此過程中學到知識,還能從做中萌發對數學的情感,愛上數學學科。
例如:在學習“數列極限的概念”時,教師可以這樣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導入:有位學生需要到達前方4米遠的終點,他面向終點方向,第一步他走了1米,第二步走了1/2米,第三步走了1/4米......如此類推,此后這位學生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前一步路長度的1/2。請同學們計算一下,該名學生什么時候才能走到終點,需要走多少步?由于這個導入例子和我們的生活實際相似,頓時,課堂氣氛就熱鬧起來,同學們都興趣高昂,饒有興趣的計算著,討論著,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激發探究“數列極限概念”的欲望。
2、練習的生活化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練習環節能夠反映出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知識薄弱環節,有助于教師根據實際對教學策略和進度進行調控。新課程標準更多強調的是學生能有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并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分析,自主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為此,數學練習必須要架設起“學”與“用”之間的橋梁,把練習生活化,讓學生能對所學知識點“學以致用”。
例如:在學習完函數知識內容后,教師可以針對知識點編寫以下練習題目:學校為了全面增強現代化教學設備建設,計劃購置一批某種型號的電腦,該電腦的市場價是5600/臺,現有甲、乙兩電腦商家競標,甲電腦商家報出的優惠條件是購買14臺以上,從第15臺開始按7折計價;乙電腦商家報出的優惠條件是每臺電腦均按8.5折計價,如果你是這次負責人,你會選擇哪家商家?請說明理由。通過生活化的練習題,能夠加深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課外應用生活化,強化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是一門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想使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就必須要讓他們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意識到數學是一門實實在在的學問,是極具實用價值的知識寶庫,而不是徒有虛表的空洞知識,更不是華而不實的空文。為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應加大對數學知識實用性的重視力度,幫助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生活,加強數學知識在課外的生活化應用,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數學即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只有把數學應用于實際,才能把數學知識變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機,才能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分析、解決生活問題,才能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為此,作為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教師,必須要充分意識到生活知識為數學教學帶來的幫助和支持,加強課內外知識的互聯互通,積極開發生活中的生活資源,采用靈活化、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發現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建青.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2014年03期
[2] 姜漢建.李洪艷.試論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年07期
[3] 宋勝良.新課標視野下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吉林教育;2012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