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太湖學院 周玉潔
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無錫太湖學院 周玉潔
隨著當前人們對旅游需求的不斷增加,社會上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也有著越來越大的需求,因而在高校教育中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進行培養也越來越重要。在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民辦本科院校特點及當前社會需求,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進行培養,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專業素養。
民本院校 旅游管理 培養模式
隨著現代高校教育多元化發展的不斷推進,民本高校得到越來越好的發展,由于民本高校自身的特點,其專業教育與普通高校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以民本高校的特點為立足點,與旅游管理專業特點及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對相關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科學選擇,從而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進行更好的培養。本文就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
1.1獨立學院培養模式
對于該類校園而言,通常情況下都是從比較知名的一些公辦院校中脫離出來的,其旅游管理專業在培養目標以及培養模式方面均具備十分明顯的公辦院校特點。另外,該類院校教師大多數也都是來源于公辦院校,其教育理念很難快速得到轉變,所以,在培養方式方面也類似于公辦院校。
1.2公辦院校培養模式
對于公辦院校內旅游管理專業而言,其最初創辦都是作為其系科內的一個專業,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通常也比較側重于原本學科,大部分旅游專業不能夠形成自身特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常對理論課程教學都比較重視。該模式所培養的學生大部分都具備比較雄厚的理論知識,然而其實踐操作技能相對而言都比較弱。
1.3民辦院校培養模式
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民辦院校主要包括兩種,即企業投資與自籌資金。對于這兩種辦學模式而言,其旅游管理專業既具備自身劣勢,同時也存在自身優勢,其劣勢就是民辦高校教育存在欠缺,對人才培養也要求盡快看到效果,因此學生所學的知識必然不夠全面,并且知識也不夠系統化;其優勢就是民辦高校辦學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可依據市場需求對自身培養方法隨時進行調整,從而能夠使自身特色得以較好地形成。
第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將價值戰略理論作為依據,明確自身目標市場。對于價值戰略而言,其屬于一種競爭理論。對于民辦本科院校而言,從資歷及辦學經驗方面而言,其與公辦院校間有明顯差距存在,從資金方面來看,民辦院校也不具備優勢。所以,在民本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方面,為了能夠提高其競爭力,應當積極尋找當前市場的空白,對于其他模式院校未注意到的市場應當積極開拓。對于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而言,其市場即中專及高職技能,還包括接近公辦本科理論,在深度及廣度方面,均應當積極擴展知識面。
第二,以行業辦學為依托,使理論及實踐實現良好融合。對于旅游管理專業而言,其理論和實踐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民辦本科院校面對旅游市場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具有較高要求,其不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求其應具備相關的實踐操作技能。對于理論知識方面而言,民本院校不必與公辦院校競爭,然而應當具備一定的基礎;對于實踐操作方面而言,應當高于高職及中專院校。所以,在民辦本科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應當加強與旅游行業之間的聯系,對旅游主管部門的相關指示應當密切關注,對旅游行業的發展動態進行了解,加強行業之間的聯系,對行業內相關有效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進行充分培養。
第三,將市場作為導向,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確立。當前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其十分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將市場作為導向,因而在辦學方面也應當做到這一點,對于旅游管理專業而言,其與市場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因而應當更加重視這一方面。所以,對于民辦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而言,應當將市場作為導向,深入調查當前市場,并且深入進行分析,對于市場所需人才要求應當明確,從而將自身人才培養目標確立。
第四,對創新及不斷更新予以重視,從而使目標及市場之間能夠保證協調配合。對于民辦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而言,在自身人才培養目標明確之后,在培養模式方面也應當進行創新,并且對于市場發展動態應當隨時進行關注,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若出現與市場需求相關內容不適應,應當適當調整,從而使創新及更新能夠實現有效結合,從而使專業培養方向始終保證能夠面向市場,進而使培養的人才保證能夠與市場需求相符合。
3.1缺乏完善的課程設置
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在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兩者之間有很大差距存在,相關課程設置需進一步進行完善。這主要是因為當前旅游行業發展速度比較快,然而課本知識的更新速度卻比較慢,實踐教學的進行必須要與理論知識相配套。對于相關理論知識而言,其主要依據課本,并且不斷進行補充更新,而實踐技能教學必須要對理論依據加以重視,并且通常情況下將行業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其所導致結果就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者之間有一定差距存在,并且和市場之間也有一定偏差存在。所以,當前在設置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方面仍有待于繼續完善。
3.2學生的外語能力較低
隨著現代社會旅游行業快速發展,當前其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個重要產業,旅游專業人才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國際化發展趨勢,所以,當前旅游業對相關專業人才有著越來越高的外語能力要求,然而從當前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旅游專業人才外語能力大多都比較低,特別是小語種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當前,旅游業內外語導游大多都是外語專業人才,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而言,其所掌握的外語主要就是英語及日語,并且口語能力相對而言比較低,在實際交際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存在,而對于其他一些小語種知識,基本上都是空白。
3.3缺乏民辦院校特色
對于民辦院校而言,雖然其具備自身辦學地位,然而大多數旅游管理專業創辦人員及領導均來自公辦院校,并且沒有相關經驗,也就更加無法進行創新,在開始辦學時不可避免地會依照公辦院校辦學模式進行。另外,當前民辦院校辦學時間相對而言比較短,很多院校內旅游管理專業仍在不斷探索,所以,在教學方面未表現出明顯的民辦院校特色,仍需進一步發展。
3.4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不符合時代發展
目前,在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很多民辦院校已經越來越重視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設置。隨著近幾年旅游管理專業教育不斷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踐課程數量也得以不斷增加,學生實踐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是對于不同企業而言,其自身特點不同,在實際操作方面其要求也存在一定差異,并且由于在時間上存在一定滯后性,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所從事的工作和校園內的實踐技能訓練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學生所掌握的技能在畢業時可能與市場實際需求已經不相符,導致學生無法較好適應實際工作需求。
4.1重視理論結合實際能力的培養
在旅游管理專業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理論能力與實踐能力共同培養加強重視,對實踐操作技能進一步強化,在實際教學中可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
首先,在設置課程內容時應當加入實踐課程。比如,在對“賓館餐飲管”等課程中,可使理論結合實踐,從而交叉進行,可實行一周理論一周實踐的模式,也可選擇邊理論邊實踐模式。
其次,集中進行實踐訓練。在計劃教學周之內,可集中兩周或者三周時間實行技能培養,或者可選擇假期使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使其實踐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最后,學科考察方式。在學生進行實地考察過程中,可在學生學習的同時對其實踐技能進行培養,這種方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高,使實踐效果能夠得以有效增強。
4.2提升學生語言能力
對于旅游行業而言,其大部分崗位均需要人與人之間直接進行交流,因此要求相關專業人才應當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不但要具備較高的中文語言能力,而且還應當具備一定的外語語言能力。由于大部分學生均具備一定中文語言基礎,加強中文語言能力訓練并且使其提高相對而言也就比較容易,其中關鍵就是提高學生外語語言能力,特別是對于一些小語種,要較好地掌握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在設置教學課程方面,應當在外語課方面加大比例,尤其是應當適當增加外語口語課程,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進行鍛煉,也可在集中實踐過程中對學生口語進行強化訓練。另外,可增加小語種課程,使學生進行選修,這樣不但能夠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起到一定推動作用,同時對小語種人才培養也十分有利。
4.3選擇多種方式聯合辦學
第一,民辦本科院校可與國外聯合進行辦學。在旅游管理專業實際教學過程中,在設置課程時可結合國外教學目標,特別是對于教學計劃中的相關外語國家。在國內教學過程中重視對理論及實踐進行培養,在國外留學期間可重點對外語加強訓練。
第二,可選擇校企聯合辦學模式。學校可與旅游企業進行聯合,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對景區的現有條件進行利用,從而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進行鍛煉,同時應當對行業動態進行了解,對教學內容隨時進行調整,此外,也可依據聯合企業特點,對企業所需相關人才直接進行培養,從而使企業人才需求能夠得到滿足,也能夠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4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隨著當前社會上旅游行業不斷發展,對相關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于一線服務人員,要求其必須具備吃苦耐勞精神以及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當前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沒有接受過磨煉,在真正進入社會之后對于角色轉變無法很好地適應。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之外,對學生素質教育同樣應當加強重視,應當開設一些必要的基礎公共課程,比如《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另外,在對學生進行培養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灌輸思想道德修養理念,從而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特別應當注意的是,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應當進行挫折教育,使學生敢于面對失敗,使其在失敗之后能夠重新振作,從而對其不怕失敗的精神進行培養。
在當前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民辦學習特點有個清楚的認識,并且要充分了解民辦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科學有效地培養,對培養學生理論能力結合實踐能力加強重視,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選擇多種模式實現聯合辦學,通過這些方式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地培養,從而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及實踐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促進學生進一步良好發展。
[1] 陳國生.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理論研究[J].民辦教育研究,2010(7).
[2] 喻桃義.民辦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應用性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職教論壇,2013(29).
[3] 劉佳雪.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實現路徑[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10).
[4] 汪德根.基于社會需求的本科院校旅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1(1).
[5] 何珍.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探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8).
F404.1
A
2096-0298(2016)07(a)-189-02
周玉潔(1988-),女,漢族,江蘇省鹽城市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旅游市場營銷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