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云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基于云平臺與嵌入MOOC方式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工作過程化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謝麗云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410205)
以我校省級精品專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為研究對象,以新技術云平臺云空間為依托,以新的教學方式MOOC空間教學法為歸屬,旨在探索高職課程在工學結合理念指導下,依托世界大學城云空間實施教學的有效途徑,探索工學結合的課程開發理念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促進高職教師轉變教育觀念,使教師學會以云空間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提升高職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與理論水平。
云平臺MOOC國際貿易實務
1.1問題的提出。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問題驅動著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但在傳統課程教學中,要實現這一要求,往往受到諸多因素制約。云計算新技術的誕生為更有效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機遇。
1.2項目界定。以我校省級精品專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為研究對象,以新技術云平臺云空間為依托,以新的教學方式MOOC空間教學法為歸屬。旨在探索高職課程在工學結合理念指導下,依托世界大學城云空間實施教學的有效途徑,提升高職教學質量與效率;探索服務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學組織與設計,促進高職學生學習效果整體增強;探索工學結合的課程開發理念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促進高職教師教育觀念轉變,使教師學會以云空間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提升高職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與理論水平。
1.3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信息化教育是涵蓋信息科學、教育科學與哲學等多種理念,以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為基本任務,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這一根本目標,實現教育現代化、信息化、最優化的實踐過程。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MOOC)是近幾年興起的網絡教學模式。2012年以來日益受到矚目。人們為此將2012年稱為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之年。
由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成立的EDX提供的免費開放課程,已經吸引了大約6000名大陸學生。同時,香港中文大學(CUHK)也投入了一些項目在Coursera平臺上,以免自己將來被教育競爭甩在后面。2013年5月21日晚7時,清華大學正式加盟edX,將全面推動課程教學改革,近期將開發30門新一代在線課程。
1.4選題意義與研究價值
1.4.1項目的選擇與研究是對信息化技術與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教學融合的探索,依托世界大學城云空間開展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界限、企業與學校界限、教師與職教專家界限、學生與學生群體界限,對以信息化手段進行工學結合為核心的職業教育信息化研究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
1.4.2項目的選擇與研究是基于如何使工學結合融入整個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育教學全過程的空間教學模式的探索,立足于世界大學城云空間,構建基于云空間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從空間教學激勵機制、空間自主學習監控機制、空間自主學習交流反饋機制、空間課程考核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實證研究,對指導空間教學具備一定借鑒意義。
1.4.3項目的選擇與研究是基于實現教師視角向學生視角的轉換,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課程使用平臺的探索,其運作方式可以為空間課程平臺建設提供理論指導,項目研究實踐成果之一的國際貿易實務空間課程資源能成為空間優質共享資源。
2.1理論依據。根據國家教育部教信推辦 [2013]6號文件,《關于轉發湖南省教育廳王柯敏廳長在湖南省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視頻會議上講話的通知》;根據王柯敏廳長2013年《湖南省教育廳王柯敏廳長在湖南省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王鍵副廳長《云計算開創湖南教育信息化建設新局面》。湖南省的教育教學云平臺、云平臺云空間已走到了全國的前列。
2.2研究目標。旨在探索高職課程在工學結合理念指導下,依托世界大學城云空間實施教學的有效途徑,提升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率;探索服務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學組織與設計,促進高職學生學習效果整體增強;探索工學結合的課程開發理念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促進高職教師教育觀念轉變,使教師學會以云空間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提升高職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與理論水平。
2.3研究內容
2.3.1基于云空間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開發理念研究。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依據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教育教學的培養目標,深度挖掘工學結合的課程開發理念與基于云空間的教學應用的融合,探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空間教學開發的指導思想與實施流程;通過對基于云空間的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的空間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職業能力培養的影響。
2.3.2基于學生自主學習精品空間課程資源包建設。探索基于云空間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思路和實現途徑,以探索基于云空間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核心專業課程為載體,開發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課程資源包,逐步形成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空間課程運行平臺。
2.3.3基于云空間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組織方式研究與教學評價研究。探索基于云空間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組織方式,建立以“空間學習團隊”自主學習為主導的空間學習策略;通過實例論證對構建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基于工作過程六步法的空間教學方式的可行性研究。探索課程教學考核評價機制,為空間課程資源的優化與整合提供制度標準、資源標準。
2.4研究假設。以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為基礎,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學情,以強調崗位能力為核心的“工作過程系統化理念”作為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重構基于云空間的高職課程內容;運用“任務驅動”建設學生視角的空間教學組織方式;運用“全員參與”的考核評價機制實現空間教學全程監控,使高職課程教學真正體現其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學習能力及社會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5創新之處。在湖南商務職院省級精品專業作為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充分利用新技術,在當今云計算、云平臺、云空間風起云涌的時代,讓我校省級精品專業國際貿易專業走在時代前列(至少不落后于名校)。
2.5.1基于計算機網絡新技術的云空間,嵌入MOOC方式,融合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六步教學法,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
2.5.2融合真實企業現場外貿企業,國貿實務專業課程的教學,把課堂延伸到企業真實的外貿從業人員的無縫對接空間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法;
2.5.3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國際貿易實務空間課程資源包建設;
2.5.4基于云空間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評價研究。
3.1研究思路。始終圍繞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教育信息化觀點,實行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的技術路線,以實踐研究為主。分析高職專業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世界大學城云空間教學功能,進行基于云空間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應用研究。
3.2研究方法。本項目將采用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個案研究法。
一是調查研究法。利用空間平臺的各項功能,諸如空間群組、空間特色話題、空間留言等多種形式,對外貿企業職員、同行教師、職教專家、學生群體進行問卷調查、訪談,明確空間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原則與內容,完成相關數據的收集。
二是行動研究法。在空間教學應用實踐中改革,以改革新思路指導教學應用,并對項目研究前后的教學效果進行試驗與評估。
三是個案研究法。選擇幾個研究成果在全校推廣,在推廣過程中跟蹤研究。
3.3技術路線。始終圍繞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教育信息化觀點,實行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的技術路線,以實踐研究為主。
采用調查研究——系統需求分析——系統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研究探索與實施(1、2、3)——專家座談與反饋總結——總結推廣的過程。
通過三個學期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及總結 (三次循環),從而完成本項目。
3.4實施步驟
3.4.1需求分析制定階段:帶領專業團隊針對收集進一步分析相關研究文獻,匯總、整理項目研究資料,詳細了解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教學應用需求。工作成果為系統需求分析報告。
3.4.2系統總體設計階段:通過訪談、實踐等方式對世界大學城云空間教學運用情況進行匯總、整合,進一步明確以個人空間為主要載體進行課程教學運用的建設方向和基本內容,探索符合高職專業課程教學的實施方案。工作成果系統實施方案(系統總體設計報告)。
3.4.3系統詳細設計探索研究階段與實施1:組織專業課教師對世界大學城云空間的教學功能進行實踐探索,構建基于工作過程六步法的空間教學組織方式,并在實際授課與教學實踐中進行初步探索,并建設部分課程空間資源。并收集各種反饋情況,召開專家座談會,對項目實施進行反思,形成初步探索實施總結報告。
3.4.4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精品空間課程資源包建設實施階段:以世界大學城云空間教學功能為載體,按照空間課程教學實施方案對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核心課程進行空間課程資源包建設與應用,采用課程教育理論專家、教師、行業專家和企業專家共同研究的模式。
3.4.5空間課程教學實施方案、空間課程資源建設、空間課程教學應用優化和完善階段,形成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空間課程資源包將通過世界大學城云空間形成資源共享。
[1]王柯敏.湖南省教育廳王柯敏廳長在湖南省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2013-3-15.
[2]余瀅.工學結合的空間課程包的開發—基于云平臺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05.
[3]辛磊,張新民.高職涉農經貿人才培養的制度創新與政策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3,0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