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發
(肇慶醫學高等??茖W校,廣東 肇慶 526020)
?
【大學文化】
積極心理學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
周光發
(肇慶醫學高等??茖W校,廣東 肇慶 526020)
當前,高校大學生存在著關注自我、個性強烈,價值取向多元,依賴性強、受挫能力差等新特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務。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研究領域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鑒于此,筆者提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強積極體驗、培植積極品質、優化工作環境等措施,有助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積極心理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創新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是高校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關乎到人才培養的重大考量。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科技不斷進步,針對在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積極心理學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中提供一個較為獨特的視角,有助于更好地針對大學生的心理、性格特征等方面情況,從而實現更加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積極心理學在國外尤為受到關注,這一理念先是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興起,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賽里格曼等就開始了對積極心理學的課題研究,且日漸受到了理論界的關注和應用。積極心理學自興起時,便以研究人的潛在意識和正能量為主要內容,將人的樂觀、幸福感、好奇心等作為實證案例,推動人類向著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之前的一種消極評價,更加側重于從積極的角度出發,引導人類的各種行為。[1]
縱觀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在其內容上面,有著不同的意見和看法。總的來說,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主觀層次上的積極情緒與體驗研究,二是個人層次上的積極人格特質研究,三是群體層次上的積極組織系統的研究。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從主觀層次到個人層次再到群體層次,這是一個不斷遞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這就說明,一個人的心理體驗和積極品質,不僅與個人相關,還與個人所在的活動氛圍、社會現狀、工作背景等方面息息相關。人在積極的環境系統中,容易受到積極的心理因素影響,也就能在認知領域、為人處事等方面,激發出積極的心理特質因素,包括幸福、希望、滿意等方面的內容,從而影響個人的選擇,形成個人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最終都有利于個人和組織的發展。
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發展,現在高校里面面對的都是90后的大學生,而對于這些在新時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顯得越發復雜和具有挑戰性。
(一)大學生關注自我
目前,很多大學生都是個性強烈的人,且在學習和工作中,更多的是關注自我發展,而不管其他身邊的同學和朋友。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其成長的過程中,接觸到很多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思維逐漸被打開,行為也更加有個人色彩,更加注重體現個人的性格特點,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同時也更加渴望能有舞臺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這個獨具個性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生更加強烈關注自我的實現,而造成一些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和學生活動過程中,會有著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目標不相符合的情況,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被動性。
(二)大學生價值取向多元
當前的大學生多是在網絡環境中成長起來,其思想、行為、為人處事等方面的習慣也深受其影響,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在這種追求時尚、追求個人體驗的環境中,對大學生的影響更加明顯地體現在其在價值選擇上。社會上和網絡上的大量信息流入,也讓大學生的個人選擇和行為方面產生了一些比較大的變化。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更加趨于務實,更加講究實惠,體現出一種功利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色彩。[2]在目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大學生對物質追求高于對班級榮譽的追求,對實惠的要求也高于奉獻精神,這就使得班級凝聚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減弱,甚至出現反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三)大學生依賴性強、受挫能力差
很多大學生由于是獨生子女,有著一種嬌生慣養、依賴性強的習慣,因而表現為心理承受力低下,受挫能力較弱。這不僅是一種個別現象,在很多大學生中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如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就馬上想要放棄,沒有堅持的意識和勇氣,也沒有相信自己能獲得更好的成功;還有一些在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動手能力低下,有些學生缺少團隊合作意識,總是單兵作戰,這些都是影響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依賴性強的一種表現,這對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影響,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勢在必行。為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要堅持與時俱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當前,很多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一些有益的地方,但其中的一些不足還需要繼續改進。積極心理學的一些理念和研究領域、方式方法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可借鑒之處,這對創新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良好的啟示。
(一)著力增強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體驗
借鑒積極心理學的方式,著力增強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積極體驗,有助于打造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和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在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通過嘗試借鑒和運用時尚的活動和名詞,創造有益于大學生積極體驗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契合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增強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結合當前大學生喜歡網絡、熱愛潮流的做法,可以通過建立班級QQ群和微信群的方式,讓大學生及時反映問題和溝通,也能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時了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從而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職能。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內容和方式更應著眼時代發展,引領潮流。[3]在實際工作中,要著力增加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體驗,還可以通過借鑒當前的一些時尚的活動,如中國好聲音等,打造一些文藝活動、才藝展演等大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大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感悟人生,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處不在。
(二)挖掘和培植大學生的積極品質
積極心理學注重對積極品質的培養和挖掘,認為這是一種主動的體驗,有益于人的成長,塑造自己的個性,防止出現心理問題。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借鑒積極心理學的內容,主動創設情況,善于挖掘和培植大學生的積極品質,有效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從而實現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目標。在這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創新活動方式的形式,對大學生實施正向引導。在學生工作中,要從大學生的興趣點找突破口,根據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多采用討論、大講堂方式,讓大學生在平等的交流中感受幸福、民主、熱情等。同時,還可以結合時事政治的特點和優勢,結合當前國家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以及“兩學一做(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等主題活動,以講故事、談心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素質,形成一種心懷祖國、放眼世界的情懷,有助于推動大學生成長成才。
(三)全面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環境
積極心理學注重群體層次上環境的優化,以此獲得心理體驗和培養積極品質,推動人的成長與進步。將這一理念引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著眼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要求和目標,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氛圍,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環境,從而達到影響大學生士氣和團隊精神的目標。在這方面,首先就要在高校中形成聯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格局,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是學生工作者的責任,還涉及教務處、學生處、團委,課堂教學和課后活動等各個方面的工作,只有發揮團隊的作用,形成最大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其次,要著力營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濃厚氛圍。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境,要著重于宣傳造勢,在活動開展之前在網絡群里進行預告宣傳;及時發布活動過程中的相片、表情、文字等,讓全體大學生都能了解活動的情況,讓即使沒有時間參加活動員工也能感受到活動的快樂。如此一來,便能增強大學生的認同感和責任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再次,還應構建一個健康的心理教育系統,以加強日常心理干預為主,結合理論課堂學習的主要成效,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效,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盧憲卓,張敏.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性[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理論),2013,(6):52.
[3]王焱.新時期國有企業員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2,(4):208.
【責任編輯:董麗娟】
G641
A
1673-7725(2016)04-184-03
2016-02-05
周光發(1988-),男,廣東陽江人,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