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華
本文介紹了目前中俄邊境地區導游人員隊伍總體的情況,找出了中俄邊境地區導游人員隊伍中存在的旅游人才隊伍的年齡結構逐漸偏年輕化、旅游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以及思想素質不高三方面的問題,進而提出了加強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建設的建議,希望能為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的建設提供參考。
中俄兩國有著非常悠久的交往歷史,在東北亞地區有著長達4300公里的邊境線。今天,隨著中俄兩國創造性地建立了“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使得兩國間的旅游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特別是為中俄邊境旅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是最具有創造性和能動性的,要比自然資源、信息資源和經濟資源更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發展中俄邊境地區旅游事業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加強導游人才隊伍的建設,以此為邊境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中俄邊境地區導游人員隊伍總體情況
近年來,逐漸完善的旅游人才發展機制和不斷優化的人才發展環境,為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的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借助于這樣的條件,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的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的成果。
從規模上來看,隨著中俄邊境旅游發展總量的大幅度提升,導游隊伍的總體規模也在不斷提高;從水平上來看,導游人員的整體素質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從構成上來看,更具有多元化。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對于目前中俄邊境地區導游人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也應該有個清醒的認識。
二、中俄邊境地區導游人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
總體上來看,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的建設水平與全國導游人員的整體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與中俄邊境旅游業的發展需要相比,也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
(一)導游人員隊伍的年齡結構逐漸偏年輕化
和大眾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導游隊伍的現狀不太一樣,中俄各邊境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最開始的導游隊伍是由當地的居民出于謀生的考慮加入進來的,所以這一批人員中,年齡結構比較復雜,中青年人比較多。但近十幾年來,隨著旅游管理專業大量地在各大、中專院校設置,培養出了一大批科班出身的導游人才,其中一部分就進入到了中俄邊境地區,所以現在中俄邊境地區中,剛畢業的學生導游占了很大一部分。但這部分剛從象牙塔走出來的年輕導游,從經驗、業務實踐能力以及服務意識等方面都有欠缺。而且大部分年輕導游缺乏職業理想的樹立和職業生涯的規劃,真正把導游作為事業來經營的年輕人不多,更多的想法就是掙幾年錢就轉行。因此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熱愛程度不夠,所以導游人員隊伍的年齡結構逐漸偏年輕化對中俄邊境旅游業的發展存在不利的影響。
(二)旅游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邊境旅游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旅游類型,具有著獨特性和豐富的內涵,因此要求從業的導游人員應該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才可能勝任。但是現在中俄邊境旅游發展過程中雖然導游人員的數量不少,但是整體的素質偏低。主要表現在學歷層次整體偏低、導游人員綜合業務能力偏低以及責任意識不高三個方面。
1、學歷層次整體偏低
從中俄邊境地區導游人員的整體學歷情況來看,總體學歷水平偏低,有一些甚至只有中、小學的學歷,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憑經驗,專業技能掌握情況不高。雖然近些年來,國家對導游人員素質提升越來越重視,進入的門檻也在不斷的提高,例如對參加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的人員有了學歷的要求,必須是具有高級中學以及以上學歷者才可以報考。這一舉措對提升邊境地區導游人員的學歷層次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綜合考量,整體學歷層次還是偏低,大部分是高中、大專學歷,具有本科、碩士、博士類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還是相對短缺。下面我們來看一組以黑龍江省中俄邊境地區導游人員學歷的統計數字:
指標名稱 從業人員(萬人) 比重(%)
初中及以下 0.15 7.8
高中 0.58 30.2
大專 0.77 40.1
本科 0.40 20.8
研究生及以上 0.02 1.1
全部 1.92 100
全國其他中俄邊境地區的導游人員學歷情況與黑龍江省的情況也大體差不多。世界銀行研究表明,勞動力受教育的程度每增加一年,就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大約9%。由此可見,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的途徑之一就是提升他們的學歷水平。
2、中俄邊境地區導游人員綜合能力偏低
邊境旅游是一種跨文化活動,要求導游人員具備的綜合能力非常的高。由于文化差異,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應變的能力高低、邊境出入境相關程序掌握等因素的不一致,中俄邊境地區導游的綜合能力不盡如人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的總體文化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帶團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現學現賣的情況,一些人往往憑經驗,存在著一定的僥幸心理,導游講解和溝通能力常常不能令人滿意。
(2)中俄邊境地區導游人員對于涉外旅游的知識、政策和法規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造成在帶團過程中遇到問題,不能第一時間抓住問題的本質,采取科學的方式解決。 導游人員 “民間大使”的角色掌握和發揮不夠充分。
(3)中俄邊境旅游發展過程中要求導游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俄語技能,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雖然大部分的導游都學習過俄語,但是就掌握的熟練程度和靈活運用的水平還不高。大部分導游都是俄語簡單的聽、說還可以,但寫、譯的能力較弱,有的導游甚至不會寫俄語。在說俄語的過程中還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語音不標準、語法不規范等問題??梢哉f導游人員的俄語水平不高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翻譯及導游講解的效果,進而影響到游客的旅游體驗。
(三)責任意識不高
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的職業態度不夠端正,基本素質有待提高。很多人只把導游作為自己的職業,謀生的工具,而沒有把導游真正地擺在“民間大使”的責任高度來實踐。所以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往往缺乏高度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甚至存在工作過程中做出有悖于導游人員職業道德的事情。
新中國的第一代導游是業內公認的整體素質最高的一代,當時入行的門檻非常的高,除具備一定的學歷要求,還要達到“三過硬”的標準。 但是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為了適應快速發展的中國旅游業,導游人員的進入門檻降低了很多,造成了今天導游人數雖然增長勢頭喜人,但是他們的素質良莠不齊。要知道邊境地區的導游人員和一般的導游還不同,他們的工作具有涉外性,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中國的行業形象和國家形象。故而我們需要加大對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的建設力度,使他們能夠真正發揮出 “民間大使”的作用,不僅能圓滿完成旅游接待任務,還能夠肩負起架設中俄民眾友誼的橋梁,促進中俄各領域交流的目的。
三、加強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建設的建議
要想解決上述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切實從提高導游人員的素質、加強管理以及不斷改善導游的從業環境等方面入手。具體措施包括:
(一)加強導游人員的培養培訓力度。通過定期的導游人員的培訓,不斷提升導游人員的職業道德、基本技能、知識水平、外語能力、溝通及交際能力等,以更好地為中外游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務。
(二)完善導游崗位的準入制度,強化導游考核機制。創新培訓模式,重視培訓的質量和實際效果,通過宣傳和加強旅游教育來幫助導游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三)革新用人機制,不斷優化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的等級結構。制定合理的薪金制度和鼓勵晉升機制,變革導游管理體制,以此調動導游工作的積極性。
(四)進一步改善旅游業發展的軟環境,規范邊境旅游市場秩序,增強對復合型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中俄邊境地區旅游業應該加強與國內外旅游院校、旅游企業、旅游教育機構等建立良好的互利合作關系,引入訂單培養以及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機制。
規范和建設導游隊伍,使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這對于中俄邊境地區旅游業長足發展至關重要。中俄邊境地區導游隊伍的建設問題,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中俄旅游管理部門、旅游企業、教育部門以及旅游各服務機構的通力配合,這樣才能把中俄邊境旅游導游隊伍建設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開拓出一個全新的局面。
(作者單位:黑河學院文化旅游學院)
旅游縱覽·行業版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