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
摘 要:“攻略”是現代語言中的常用詞,其詞義在最近十年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義為戰爭中的“攻城略地”,現今卻成為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指南”。本文嘗試揭示“攻略”詞義的演變過程,同時力圖解析“攻略”如何由一個帶有軍事色彩的詞匯“攻略”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
關鍵詞:攻略 演變 使用
“攻略”一詞,也許在十幾年前我們會覺得它離日常生活遙不可及,甚至馬上就會聯想到攻城略地這樣的戰爭場面,讓人聞之色變!自然一生都很難用到“攻略”,然而,時至如今“攻略”卻成功地占領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生活中的“攻略”
中秋剛過,國慶將至,各種“拼假攻略”走紅網絡。“拼假攻略”既反映出我國現階段公共假期偏少,公眾渴望長假帶來更多休息,也折射出目前的假期安排政策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人民日報》2013年9月24日)
最近,一份主題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三日游攻略”的帖子風靡網絡。作者設計了一條三天參觀世博會的方案,涉及參觀路線、內容、餐飲和交通等多項內容。(《光明日報》2010年4月25日)
衣食住行,“攻略”先行,真是當今生活的節奏。那么這鋪天蓋地的“攻略”究竟為何物呢?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是:“攻占城池,奪取土地,指征戰。”詞典中的解釋與當下現實使用的意思似乎有著很大的出入。如此一來我們便需要細細查訪一下“攻略”的身世,探探其詞義的來龍去脈。“攻”和“略”最早被聯系在一起的并不是“攻略”一詞,而是“攻城略地”這一成語。成書于西漢年間的《淮南子·兵略訓》中有:“攻城略地,莫不降下”的記載。文獻中的意思是攻占城池,奪取土地。《淮南子》一書是關于此成語可查的最早記載。關于“攻略”目前已知的最早出處是西晉年間的《后漢書》,在《后漢書·天文志》中有:“揚州六郡逆賊章何等稱將軍,犯四十九縣,大攻略吏民”的記載。這里的“攻略”是攻擊擄掠之義,二者意思相近。“攻略”這個詞在中國沿用千年直至上世紀末,其詞性詞義也未有任何變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但是進入新千年之后,“攻略”卻像發生了基因突變一般,迅速與不同事物組合成前所未見的詞語并出現在各路媒體之上。
二、“攻略”詞義與詞性的變化
古文中“攻略”的意思是攻占城池,奪取土地。這也是“攻略”的原本之義,詞性為動詞,屬于軍事術語,使用并不十分廣泛,一般只出現于古代史料以及現代軍事刊物或者軍事小說中。后來隨著飽飲過洋墨水的新“攻略”的回歸,由于詞性、詞義的改變與增加,它的用法開始變得靈活起來。例如:
游戲《古劍奇譚》的著作權人認為一本《游戲攻略》侵犯了其游戲圖片著作權,將圖書大廈等三家被告告上法庭。(《京華時報》2011年4月18日)
廣州恒大的“海報攻略”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展現了體育比賽的娛樂屬性。(《人民日報》2013年12月14日)
現在“攻略”作為名詞使用的頻率非常高,也是目前最為常見的用法。作為名詞使用時一般包含兩種意思,分別為“指南”“策略”。我們需要結合語境來分析其究竟表示何種意思。例如,上文例句中出現的“游戲攻略”與“海報攻略”,單單看這兩個極為類似的組合詞,我們并不能明確地推斷出它在整句話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但當我們通讀全文后就會明白兩個“攻略”所指其實并不相同,前者可解釋為“指南”,后者則表示“策略”。
要想徹底理清“攻略”的經歷,我們還是不得不提到它的留洋背景。盡人皆知,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歷史上來往密切,交流頻繁。尤其是隋唐之際,漢字伴隨著中國的古籍、詩文大規模傳入日本,由于日本在漢字傳入之前并無正式文字,所以漢字很快就確立了當時日本唯一官方文字的地位。“攻略”一詞留洋日本也是順理成章的。“攻略”在日語中讀作“こうりゃく”,屬于音讀,是日語漢字按漢語發音的讀法,同時也是“攻略”留洋日本極為有力的證明。傳入日本后,該詞一直沿用著它本來的意思,常作為一個軍事用語出現于日本的史料之中。比如它在日本知名詞典《大辭泉》中的解釋有兩個:其一,攻擊奪取,攻克;其二,巧妙地打敗對手。雖然比較之前的詞義有些變化但也只是本義的引申而已,仍以動詞形式使用。依舊不能很好地解釋當下流行語“攻略”的含義。雖然在詞典中沒有明確的解釋,但這也毫不妨礙它在日本的流行。經筆者查閱資料后發現,“攻略”的“基因突變”最早始于日本的電子游戲界。眾所周知日本的游戲產業相當發達,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影響廣泛。尤其是上世紀末,伴隨著索尼、任天堂等游戲主機的相繼發布,日本的電子游戲不管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呈現出一個井噴狀態,游戲的復雜性、可玩性、難度大大增加,人們為了更快捷、更流暢地進行游戲,就不得不需要一種類似于指南的游戲說明書。而這個新鮮事物在日本就被稱為游戲攻略。這里“攻略”的意思與“指南”類似。同時基于此意在日本電子游戲界流行的“攻略”又借助互聯網的傳播開始蔓延到了其他領域,于是出現了諸如“留學攻略”“投資攻略”“旅行攻略”等一系列的新詞組。
一開始由日本引入的“攻略”只是流行于國內各路游戲玩家的小圈子中,幾乎可以說是被作為一個專業“行話”使用。直到2000年由中日兩國共同制作的電影《東京攻略》的熱映,才使得“攻略”一詞首次作為一個新概念正式地出現在國人面前,相信當年人們剛剛看到這個電影名稱的時候大概也是一頭霧水,完全想象不出這到底是一部什么題材的影片,當大家觀賞完畢這部劇情環環相扣、情節跌宕起伏的影片之后,相信大家在對這部電影有了一個深刻印象的同時,對于“攻略”也產生了一個全新認識,因為電影中主人公的故事確實猶如闖關策略類游戲中為玩家設置的任務一般。伴隨著《東京攻略》電影的一炮走紅,各種“XX攻略”“攻略XX”之類的組合短語也鋪天蓋地而來。
三、“攻略”何以成為“萬金油”
雖說“攻略”一詞先于日本發生了詞義、詞性的變化,但在日本仍然只是多用于游戲領域,其他方面也只是偶有出現,并不像國內這樣使用得如此廣泛。現如今我們不管是學習、工作、投資還是娛樂,“攻略”一詞總是如影隨形,伴隨左右。“攻略”所能表達的意思,其他詞不僅也能表達而且還更加正統,那么我們為何會仍然如此青睞這個詞呢?
首先在人們的接受程度上來說,它本身即是漢字,而且誕生于中國,即便是對裝了新酒的舊瓶我們也不會感到陌生或者產生排斥心理,這一有利條件使得它會很快就融入到我們的語言環境之中。時代的進步、社會環境的改變也產生了新的語言表達需要,再加上人們那種標新立異心理的追求以及互聯網強大的傳播能力,使得“攻略”的侵略性愈發膨脹。
當然最重要的因素其實還是“攻略”本身的獨特之處。眾所周知,它最早以“游戲攻略”的詞組形式取代游戲指南、游戲說明流行于在電玩界。“攻略”“指南”“說明”的區別究竟有多大?其實就其所代表的含義上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如果處在游戲玩家的角度來選擇,“攻略”毋庸置疑會脫穎而出。他們于游戲世界中馳騁江湖、運籌帷幄,而“攻”“略”之類的字眼恰恰匹配他們的暴力審美,“攻無不克”與“雄才大略”中的“攻”與“略”的組合應該與玩家眼中的“攻略”意思相近,指的是游戲中進攻的謀略,雖然與游戲指南是同樣的事物,但在語言營造的氛圍上,“攻略”明顯更加符合玩家的需要。在電子游戲領域走紅的“攻略”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迅速成為各大媒體眼中放之四海皆準的“萬金油”。諸如“留學攻略”“請假攻略”“旅游攻略”等,如果將這里的“攻略”再理解成是進攻謀略的話,恐怕就有些強詞奪理難以服眾了,此時我們仍然可以在“攻”“略”二字上找到合理的解釋,“術業有專攻”與“助畫方略”中的“攻”“略”組合便是后一類詞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因為“攻”本來就有“致力研究、專心從事”的意思,“略”本意也有方略之義,所以此時“攻略”可以理解為專心研究的方略,較之“方略”“指南”等詞匯,“攻略”一詞洋溢著一種激情和自信。如此一來,不管是“投資攻略”“健身攻略”還是其他千變萬化的“XX攻略”,好像都可以很輕松地被人們理解,而且更易于被富于青春活力、擁有挑戰精神的年輕一代所接受。
所以與其說“攻略”屬于日源回歸詞,倒不如稱它為“重生詞”,因為自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在生命里被賦予了這些信息,只是我們暫時沒有發現。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還會從更多古老的漢語詞匯中發掘出它們還未被使用過的潛在含義。
四、結語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需要更加準確、豐富和符合時代心理需求的表達方式,許多之前并未廣泛使用的古老漢語詞匯開始贏得新生,例如“攻略”,它的流行其實并非僅僅依靠那畫龍點睛的一滴洋墨水,最重要的是漢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以及詞語自身極強的表現力。因此,“攻略”這類與時俱進的詞義得到拓展的詞語,并非只是曇花一現于當今的大眾媒體,它們會擁有長久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2版)[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
[2] (漢)班固.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 (漢)劉安.淮南子[M].長沙:岳麓書社,2015.
[4] [日]松村明.大辭泉[M].東京:小學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