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
摘 要: 語文課程教學中的主體是閱讀跟寫作,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前提準備,而寫作則屬于閱讀的再創造和升華。倘若一味地談閱讀或者是寫作,就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闡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利用文本進行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統一閱讀與寫作教學,大大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文本 寫作教學
進入初中階段學生的心智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寫作時,常常體現出差異性的表達與思維方式。與初中階段的寫作進行比較,小學時期注重語法和生詞的訓練,作文講究通俗易懂、主題清晰,初中時期的作文更加注重內容、學生想象力和聯想力的培養等。為此,這就要求教師優化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文本指導學生進行寫作。
1.通過教材文本資源的利用激發學生持久的寫作興趣
作文教學與教材文本聯系密切。“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指的是廣泛和大量的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實現學生人文底蘊的夯實,這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支撐點,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保障,與此同時,也是進行作文教學的必然趨勢。由一定程度而言,教材文本就是作文的范本,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文章的寫作方式和寫作技巧,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最終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寫作興趣。例如,教師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課文時,把握住文章描繪的童年世界,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選擇文章當中的雪地捕鳥的自然段和描繪百草園生活的自然段這兩個部分,首先指導學生把握課文描寫的景物、描寫的順序等,啟發學生寫出自身的童年趣事回憶童年的美好時光等。除此之外,如《背影》等課文都能夠激發學生的人生感悟,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注重觀察自身的生活,由實際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從而有效統一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寫作。
2.指導學生模仿和借鑒課文的寫作技巧、方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寫作時,通過指導學生模仿課文的寫作手法與表達技巧非常關鍵,然而簡單的模仿難以擺脫范文框架的束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訓練學生的仿形能力與仿辭能力,尤為關鍵的是讓學生模仿教材文本的意、神,由模仿文章的語言風格、措辭向整篇的立意和構思過渡,由模仿文章的結構、選材向整篇文章的表現手法過渡。換言之,不但學習他人的長處,而且體現自己的長處,并非局限于教材文本內容。例如,教師教授《貝殼》、《蟬》時,可以讓學生體會這兩篇文章的共同特點,即用小小的物引發對生命、對生活的一些思考。其次,引導學生分析這類文章的寫作思路,先選出熟悉或常見的小物件,選取的物件要作為獲得感悟的一個媒介點。然后詳細描寫小物件,努力寫出食物外在形態或內在精神,描寫時想著自己抒情的方向發展。最后,把小物件作為抒情線索,自然地發出生命生活的感悟。再如,教師在教授《春》這一篇課文的時候,讓學生以“夏”作為題材,寫一篇文章,可以設定整體的結構為“盼夏、繪夏、贊夏”,啟發學生借鑒課文的寫作手法,首先概括夏天的景色,借助橫式的結構進行寫作,將夏天的美麗圖景寫出一篇作文,最后,通過贊美的語言進行總結。總之,在初中作文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借鑒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清楚自身的優勢,在把握他人作品寫作風格與精神上有選擇性地利用和借鑒。
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都是十分關鍵的兩個組成部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閱讀與寫作教學是分離的,如此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作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為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教材文本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掌握分析事物、觀察事物的方法,學會怎樣謀篇布局與遣詞造句等,奠定學生進行寫作的良好基礎。例如,教師在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啟發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學生受到這一篇課文的影響,會有感而發,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會確保作文內容的豐富性。教師經常這樣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讓學生通過遷移的規律,將自身在課堂上學會的寫作技巧向課堂之外的作文上運用,能夠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實際生活當中的美,從而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具備更深遠的立意。
4.有效利用與整合教材的文本內容
我們要在作文教學計劃的指導下,有選擇地挖掘出教材中的寫作教學內容,并整合成一個有序的、循序漸進的作文教學序列。如七年級進行寫人的作文教學,我們就可以制定出這樣一個訓練序列,通過一件事寫人——抓住人物的特點——直接表現人——間接表現人——運用環境描寫烘托人——寫出自己的情感——寫出人物的品質——用多件事表現人。依托教材,根據訓練序列,調整課文編排,適當增補課外內容,按照訓練序列,逐一落實。這樣序列化的知識,有利于學生的建構。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過程是步步深入和層層遞進的,只要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文本這棵老“樹”,探究真正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地愛上寫作,學生的作文便會開出新“花”。
參考文獻:
[1]黃瑞作.淺談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及訓練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徐玉蘭.執迷主做奴癡狂人變鬼——解讀《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黃鋼英.農村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