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瑩++景剛
摘 要:中小企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主體。本文對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概念進行介紹,分析造成財務危機的因素,并闡述如何構建財務危機預警機制,希望能對未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
一、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含義
1.財務危機的概念
從廣義而言,財務危機是指企業在經營期間,由于決策、國家政策、外部經濟環境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使企業財務運轉無法維持正常狀態。財務危機的具體表現包括持續虧損、喪失償還債務的能力、破產等。然而目前在學術界,尚未有對企業財務危機進行準確的界定。在對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對企業財務危機狹義上的定義總結為:造成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經營能力受到實質性削弱,從而導致企業的未來發展和生存能力出現危機,直至企業破產的期間所有困難的總稱。
2.中小企業經營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小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仍存在一定問題。
(1)企業經營者即所有者。大部分中小企業所有人同時肩負著組織企業經營的重大責任。自己出資,自己經營,令中小企業能靈活制定未來發展規劃。中小企業的經營目標和股東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在財務管理中對經營者的監督和激勵機制不發揮效用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實現管理者目標和企業價值最大化兩個目標。然而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在經營方面由于缺少外部監督,令資金的使用存在隨意性,為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
(2)市場競爭壓力大中小企業參與的行業門檻低,易被模仿。因此企業在市場擴張的過程中,大量新的競爭者會迅速加入,令市場競爭壓力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中小企業抗壓能力差,無力面對巨大的市場沖擊。因此,大量中小企業經營者為了保證自身利益加入聯合組織,缺乏自主性。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往往逃避競爭,在產品的質量、設計、工藝等方面開展創新,實現產品差異化,從惡性競爭中脫離。
3.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特點
(1)積累性。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生產、運營、商品銷售等環節的規范性相對較差,造成經營期間各種問題不斷積累,并隨著時間推移由量變轉為質變。
(2)復雜性。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復雜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財務危機對中小企業造成的影響具有復雜性。財務危機對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其次造成中小企業出現財務危機的原因具有復雜性,即有可能是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不善,也有可能是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同時內外因又能夠進一步細分為多個因素,且它們相互之間存在緊密聯系。
(3)破壞性強。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特性,在融資、抵抗風險等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差。這就造成財務危機對中小企業的破壞力比大型企業更強,甚至直接導致企業破產。
(4)可控性。企業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對企業的生命力有直接影響。因此若企業管理者能對企業財務危機形成的因素進行準確分析,調整企業經營決策,推動企業內部管理轉型升級,就很有可能避免發生財務危機。對中小企業而言,財務危機的積累性更強,因此在危機爆發之前,往往會存在相對較長的潛伏期。因此及時解決企業在經營期內出現的問題,就可以將財務危機的影響降到最低或完全規避。
二、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發生原因
1.造成財務危機的外部因素
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資金實力等各方面的限制。造成其經營狀況受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更大。若外部環境發生巨大改變,中小企業未能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很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1)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水平。中小企業的發展對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水平的依賴性較強。若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企業的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發展水平,資金周轉率也相對較高。若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企業的經營能力會大大折扣,資金周轉率會顯著下降,造成財務危機發生率大幅上升。
(2)國家宏觀政策。宏觀政策是調控國家經濟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由于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因此在稅收、補貼方面給予了一定的優惠。然而中小企業由于多方因素的影響,在獲取政策信息方面存在滯后性,使企業無法在第一時間對未來發展規劃進行調整。
(3)市場競爭。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市場競爭呈現出白熱化狀態。中小企業商品的附加值低,可復制性強,競爭對手既有可能創新生產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也有可能開發新產品替代市場原有產品。同時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和產品都較為單一,這就造成與大型企業相比,市場競爭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更強。
2.造成財務危機的內部因素
(1)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一方面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以家族式經營或合伙制經營為主,企業的所有者即管理者,這就直接造成企業的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對企業的經營效益重視程度過高,忽視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
(2)資金缺口大,融資成本過高。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規模小,經營風險大,信用等級低,造成難以獲得足夠的銀行貸款。同時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相對落后,這些原因都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足,融資能力差,經營過程中資金鏈斷裂的發生率更高。
(3)財務體制不夠完善,財務部門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低。由于對財務管理的重視度不足,我國中小企業財務機構設計相對單一,沒有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當中。規范性、完整性不足的財務管理體制,對企業的持續經營造成嚴重影響。造成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小企業對高水平、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嚴重不足。第二對已有的財務人員重視程度不高,財務人員不僅無法參與企業管理,也沒有得到深入學習、培訓的機會。
三、財務危機預警及控制
1.財務危機預警的功能
財務預警是企業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成果,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財務預警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分析。信息收集與分析貫穿于財務危機預警的所有環節。對企業的財務信息、生產運營信息以及與企業經營有關的其他行業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能夠讓管理者對企業的經營狀態、市場環境、發展機遇和挑戰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2)跟蹤監測。通過財務危機預警,管理者能夠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部過程實現動態監測,及時將企業的經營情況與發展規劃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方法予以有效解決,從而將財務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
(3)反饋。財務危機預警能對造成企業財務危機的原因、處理方法等信息進行詳細記錄,總結其中的經驗與不足之處,幫助管理者進一步規范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從而在根本上杜絕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2.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的建立
(1)確定模型。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主要有單變量模型與多元線性判定模型兩種。
單變量模型是將某項單獨的財務指標作為判斷企業是否處于破產狀態的預測模型。當企業的財務預警指標出現劇烈波動時,表明企業的經營情況發生問題,有出現財務風險的可能性。通常情況下,財務指標分為償債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與經營能力指標。單變量模型較為簡單,可操作性較強。然而該模型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選擇不同的財務指標所得出的結果會存在差異。因此在選擇財務指標時,應當綜合考慮企業發展狀態、外部經濟環境、市場競爭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
多元線性判定模型是單變量模型的延伸。多元線性判定模型包括Z計分模型與F計分模型。與Z計分模型相比,F計分模型將現金流量、折舊費用納入計算范圍。很長時間以來商品銷售中小企業實現盈利的主要方式。然而因為市場競爭,中小企業的價格戰持續不斷,以至于商品銷售價格與生產成本相差無幾。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力,中小企業必須加速生產技術的轉型升級,因此生產設備加速折舊是會計處理中的常用方法。但這樣會造成F計分模型中現金流入與折舊費用虛高,影響判定結果的準確性,因此Z計分模型更適用于中小企業。
(2)財務指標預警與財務報表預警。在選取財務指標時,應當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指標。
第一營運資本占期末總資產的比重:期末總資產是企業資產規模與折現能力直接的反映。通常情況下,若企業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相對較低的經營水平,則營運資本在期末總資產中的比重會有所下降,因此這是衡量企業是否出現財務危機最好的指標之一。第二留存收益占期末總資產的比重:這個是對企業理念累積獲利能力的反映。第三稅前利潤占總資產的比重:這個數據能夠全面反映出企業的盈利能力。
財務報表預警。財務報表能夠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發展水平與經營狀況。通過對資產負債表中流動性配比關系的研究,可以將財務狀況分為穩健性、風險型與危機型三種。
(3)設立預警值。財務危機的預警值包括標準值與臨界值。在分類預警值標的基礎上,分為滿意值、不允許值與上下限值。同時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預警指標的標準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因此在設置標志值是,應當重點考慮企業的發展狀態。
3.中小企業在構建財務危機預警中的注意事項
(1)可操作性。目前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的指標較為復雜,計算要求相對較高。中小企業在財務危機預警中應當選擇較為簡單的指標,這是由于一方面企業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較低,較為簡單的預警機制可以大幅提高操作性。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經營內容較為單一,不需要運用過于復雜的預警機制即可反映出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針對性。在財務指標的選擇中,應當重點考慮敏感度較高的指標,從而更加準確、快速的反映中小企業財務狀況。
(3)全面性。中小企業的財務危機預警機制應當包括短期預警和長期預警兩個方面。影響中小企業持續經營最主要的因素是資金不足,償債能力差致使資金鏈斷裂。因此短期財務預警應將資金周轉情況作為重點關注對象。中小企業管理者應當重視現金流量表的作用,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準確的分析,避免發生資金短缺的現象。
參考文獻:
[1]汪娟.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構建[J].對外經貿,2012,02:154-155.
[2]王玉娟,朱天高.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構建[J].財會通訊,2012,32:147-148.
[3]王淑慧,徐昕,劉曉珊.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的新視角[J].河南社會科學,2014,12:82-85.
[4]劉芳.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建立[J].中外企業家,2014,33:15-16.
[5]劉瑋璐.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23:128-129.
[6]趙萍.對構建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機制的思考[J].中國商貿,2014,16:132-133.
[7]李飛.后經濟危機時代中小企業財務預警問題研究[J].學術界,2013,S1:23-26.
[8]上官小鳥.中小企業財務危機與預警[J].經濟師,2013,0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