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學鋒
“我并不是說,一丁的破產,全是銀行和廠商的錯。老板個人的盲目擴張,對一些新業態的超前布局或許是更重要的原因。”
破產、老板“跑路”?2015年11月30日,一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德志發布公開信,稱一丁集團宣布破產。
“老板跑路這事,或許真有其事”。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持股99.97%的吳建榮可能跑路的一個側證是,新三板企業福建一丁芯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12月10日公告稱,11月13日其大股東即福建一丁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股權發生變化,股東吳建榮將所持股權全部轉讓給李昕。
一個年營收達33億元、2014年凈利潤近2000萬元的企業,為何突然死亡?
“快魚”暴亡
根據公開材料來看,倒下之前的一丁集團是一條高成長的“快魚”,是家規模頗大的明星企業。
按林德志的說法,吳建榮“出身于草根,幾乎是白手起家,從一家20平方米的小店,發展為資產十億、年銷售額56億元、最高峰時員工逾2000人的集團” 。1977年生的吳建榮2000年創立總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丁集團。2012年,君聯資本成為一丁集團首批戰略投資者。
2015年7月,國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093)與一丁集團、吳建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據公告介紹,一丁集團是一家集設備制造、軟件研發、內容提供、產品銷售、運營服務為一體的智慧科技運營商;與聯想、蘋果、三星、英特爾、微軟、IBM等世界級廠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公司形成“核心技術、智能生活、智慧政企、創意時尚、科技投資”等五大業務板塊,先后被授予“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國軟件百強企業”;2014年銷售收入335,955.3萬元,凈利潤1,901.51萬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總資產169,918.85萬元,凈資產40,525.66萬元。
然而,2015年11月30日,一丁集團倒下。林德志稱,“民間債權人都收到風聲,數十名社會上的小混混強行進入公司,把所有能搬走的東西都搬空了,大到復印機、電視機、電腦,小到椅子、排插,洗劫一空”。關于吳建榮,林德志的說法是,表面光鮮的全國“雙百強”企業的掌門人,其實是一個隨時可能進監獄的“負翁”。
病態擴張
盲目擴張是企業發展的大忌,是資金鏈健康的大敵。關于一丁集團破產的原因,老板吳建榮并不糊涂。
從一家20平方米的小店,發展為資產十億、年銷售額56億的集團公司,靠的是什么?除了吳建榮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全體員工的努力外,還有今天讓他深陷漩渦的銀行和廠商。銀行說,你生意做那么好,我給你貸款吧,沒事,多貸點;廠商說,你生意做那么好,我給你授信吧,一個億夠不夠,給你三個億吧。就這樣,一個靠借貸維持運轉的資金鏈條形成了。野心越來越大,流水越做越多,業務越鋪越廣。
但是,傳統的電腦手機業務并不賺錢,當靠借貸維持的不賺錢的業務越做越大,離死期也就越來越近了。“這年頭,經濟大環境不好,都是三角債,無論多小的一家企業倒閉,都會引起多米諾骨牌的崩塌。”林德志直言,“當然,我并不是說,一丁的破產,全是銀行和廠商的錯。老板個人的盲目擴張,對一些新業態的超前布局或許是更重要的原因。”
“深耕細作、小步快跑、厚積薄發、永續經營”,實踐中一丁集團并沒有遵循自己宣布的這個經營方針。林德志曾對吳建榮說,能不能不要布這么龐大的局,只專心做其中的一塊業務?那是BAT要干的活。后來其知道老板有苦衷:他根本停不下來,只有大的布局,才能講出大的故事,才會有銀行和廠商繼續支持他這個不賺錢、靠借貸維持的體系。這種資金鏈非常病態下的瘋狂擴張,如何不危險?
終于,撐不下去了,資金鏈徹底斷了。林德志稱,“最近這幾天,他形容憔悴,而又感覺如釋重負。他說,破產也好,‘進去’也好,終于可以解脫了。每年一個多億的利息,一個不贏利的企業,幾百上千號的員工。每天他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要考慮今天銀行的利息在哪里?明天員工的工資怎么辦?后天給廠商的貨款能否及時到位?他活得很累。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哪怕是‘進去’,總比現在強撐著這么一大攤子要強。所以,當陸續有債權人上門的時候,他盡力配合。只是后面的局勢失控了,出于人身安全的考慮,他不得已‘跑路’了。”
據恒生銀行的索償函稱,截至2015年11月30日,一丁集團欠該行貸款人民幣本金11520萬元及相應利息、費用等。
資金斷鏈
“跑路之前,他(吳建榮)反思了三點:第一,永遠不要跟銀行借錢;第二,永遠不要向民間借貸;第三,量力而行。他說,以后牢記這三點,我們一定還會東山再起。”林德志稱。
顯然,吳建榮的反思有問題。其一,拒絕借錢是因噎廢食,適當舉債是借力杠桿做大做強。二,永遠不要向民間借貸——這暗示一丁集團/吳建榮可能向民間借貸了。民間貸款通常利率很高、企業家個人負連帶責任,成本高、風險大——包括企業家人身安全風險。按林德志的說法,最近幾天在公司轉悠的有黑道背景的債權人,確實需慎之又慎。量力而行方面,華人巨富李嘉誠的理念值得借鑒:“任何事業均要考量自己的能力才能平衡風險,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過去我在經營事業上曾遇到不少政治、經濟方面的起伏。我常常記著世上并無常勝將軍,所以在風平浪靜之時,好好計劃未來,仔細研究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解決辦法。關鍵在于要做足準備工夫、量力而為、平衡風險。”
曾資金鏈斷裂、后東山再起的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指出,“過去十年中國的著名企業家,被抓起來的、坐牢的,最知名能找十幾個,一般的都加上,能找到50、60個,他們每個人坐牢的理由不一樣,有金融欺詐,各種罪名,你仔細看,它的本質就是資金鏈條斷了。企業成功不是靠賭出來的,杠桿太高就是賭博了,負債率低一點,可能會慢一點,但是會安全。所以搞投資,最大的教訓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負債率,控制自己的杠桿。”廣東三正集團董事長莫浩棠更是稱,企業最可怕的就是資金鏈出問題,資金鏈一斷,就等于斷血了,不死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