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鋒 劉琳
?
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模式探討
王鋒鋒劉琳
摘 要:本文闡述了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特征和辦學特點,分析了新興應用型院校實現跨越式發展,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困難,探討了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幾種模式,以期為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興應用型;聯合培養;模式
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是在教育部頒布《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后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這類特定的高校群體具有獨特的發展背景和人才培養特點。新興應用型本科院在辦學實踐中存在一些觀念性的困惑和爭議,也有一些客觀條件上的不足。比如,學校辦學歷史短,師資隊伍學術水平不夠,科研能力不強,學術帶頭人缺乏,知名度低等。面對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尋求更大地發展,只有打破原有的路徑和依賴,不斷創新,善于創新,勇于拼搏,敢于超越,才能推動學校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逐步擴大,研究生的培養是地方經濟迅速發展的有效保障。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雖然不具備獨立開展研究生教育的條件,但通過與其他院校聯合開展培養研究生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科建設水平,提升人才培養層次,是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適應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推動學校轉型發展的有效途徑。
此外,研究生學位結構呈現多樣化,其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就是針對一定的職業背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將應用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有機結合的一種方式。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學校發展的進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辦學特色,“地方性”“應用型”是許多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不謀而合。所以,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具有與其他單位聯合開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礎,也有助于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明確自身的辦學特色,保障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缺少科研基礎和高層次的平臺,很難吸引高層次的人才,因而科研力量薄弱。校內遴選的導師缺乏培養研究生的經驗,研究生培養質量不高。
第二,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存在急于尋求發展的思想,不夠重視基礎平臺的建設、科研能力的提高、學科建設的強化、缺乏如專業實驗室等培養研究生的配套基礎設施。此外,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針對本科生進行教育,對于研究生缺乏系統的管理體系。
第三,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使得其他具備研究生培養能力的單位愿意與其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合作雙方如果只是單方的付出而沒有任何收益,這樣的合作肯定無法長久開展,即便開展了也不會持續進行。所以,對于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要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教育,如何利用自身優勢,選擇什么樣的聯合培養單位,如何開展聯合培養,都需要仔細思考。
鑒于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存在的困境,如何開展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要求的全新研究生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能接受到多方面的多渠道的教育,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新道路值得探討。聯合培養單位的一方或多方,可以是國內另一老牌高校,可以是國外相同特色類型的高校,也可以是科研院所,或者再加上合作企業。
1.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國內老牌高校,即校校聯合合作聯盟
國內的老牌高校教學條件好、師資力量優、科研能力強、有完善的研究生培養體系和豐富的培養經驗,可以在導師遴選、培訓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上全方位地幫助新興應用型本科開展研究生教育。但因為新興應用型本科沒有招生和學位授予資格,招生錄取和學位授予仍由老牌高校負責,只有部分課程學習、畢業生論文的相關實驗可以在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完成。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根據自身的辦學需要,通過政府為合作的老牌高校多爭取招生錄取名額,以及利用自身新建的辦學場地解決老牌高校硬件設施上的缺陷,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促進雙方的人才隊伍建設,實現合作雙方的資源互補,推動雙方事業發展。
2.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國外相同特色類型的高校,即合作交流協作聯盟
合作的對象選擇的是國外具有研究生教育能力的相同特色、類型的高校,在辦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模式上有一些共同點,便于合作。雖然國內外教育教學存在差異,但正因為這種差異,可以吸引國外留學生及國內本科生報名到對方院校,進行聯合培養。
招生資格和學位授予仍然由國外高校負責,留學生課程教學可以放在國外,研究生階段的實踐環節到國內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這對于不耽誤學業取得自己國家學位,但又想要了解中國文化,關心中國發展的留學生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而國內的本科生,特別是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本科生,可以在畢業前報考合作的國外高校的研究生,錄取后仍然留在原先的學校進行半年至一年的研究生課程學習。但需要國外高校安排相關老師配合授課,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準備到達的國家的語言訓練,和與課程銜接相關的內容,以適應國外高校的學習,及論文或實質性研究階段去國外高校學習的需要。這對于想要獲得國外高校研究生學歷,而又不想背井離鄉的部分國內本科生,以及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本科生招生、就業都有很大幫助。這其中的導師課題費、聯合培養經費及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安全、管理都有一定的保障,更能幫助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完善自身的科研平臺、導師隊伍建設和研究生管理。對于雙方而言,確實是一種創新和融合,必然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也能從中找到辦學亮點,形成自身的辦學優勢。
3.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即產學研聯合培養基地協同聯盟
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負責課程理論學習,論題的選擇、論題實驗研究一般與科研院所或企業的實際研發問題相結合,招生和學位授予一般放在有招生條件的科研院所,其他培養環節可以經多方共同協商決定。這種模式可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有利于科教資源的共享,符合教育和科技發展的規律,對提高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綜合實力、培養時代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突出自身的辦學特色,扛好“地方性”和“應用型”兩面旗,有研究性高校不具備的優勢條件,才能不懼怕競爭,取得與科研院所及企業的合作,為自身事業的發展助力,幫助科研院所和企業培養好亟需的應用型高層次人才。
總之,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無論選擇哪種模式,都應該以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為主體,提升自身辦學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小虎,聶影.金陵科技學院創建新興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創新與實踐[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1-5.
[2]劉賢偉,馬永紅.高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作方式研究——基于戰略聯盟的視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10-15.
[3]黃洋,陳小虎.新建本科院校事業發展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高教研究,2011(10):50-52.
[4]史新華.聯合培養研究生管理方式改進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5):192-193
(作者單位:金陵科技學院合作與發展規劃處)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