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簡訊
據外媒報道,歐盟近日宣布針對版權保護的全新計劃,以在網絡上保護記者、作者和視聽內容創作者的合法權益。全新的法規將針對YouTube等網站,要求視頻播主不能發布侵犯版權的視頻。此前谷歌已為YouTube推出內容辨別系統 ContnetID,這項技術能夠幫助YouTube檢測出網上違反版權使用規則的視頻,并將其舉報和下線。此外,該計劃賦予記者更多的權利,允許他們與Google News等平臺進行談判,要求他們為發布未經授權的文章、照片及視頻等內容支付賠償。計劃還將使科學家受益,使他們能夠更加便利地從網上獲取數據。另外,歐盟計劃投資1.2億歐元在歐洲各地的公園、廣場、等公眾場合建設免費WiFi網絡。歐盟此前提出將在2020年前在歐盟范圍內部署5G技術。
版權聯盟(Copyright Alliance)和創意未來(Creative Future)是兩個反盜版組織,其成員包括大型的電影公司、唱片公司以及媒體集團。近日,二者聯合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敦促美國大選中的政治候選人支持鼓勵創造和推動創意經濟健康發展的強大版權體系。
該公開信概括了兩大組織共同的核心理念,包括強化支持和保護言論自由的版權體系,利用互聯網的巨大潛力促進創新發展與自由表達,堅持版權保護與互聯網自由并不互相排斥的理念。兩大組織對那些受網絡平臺資助卻利用互聯網削弱創造的機構提出警告和批評,稱這些機構自稱支持創造者,但卻通過實施相關法律和開展行業自愿行動誹謗或阻礙他人保護和發展創意內容。
據了解,兩大組織發起的請愿已有6000名支持者,其目標是得到7500人支持。二者表示它們代表作曲家、游戲設計者、作者和導演等創意人士給政策制定者寫信。信中指出:強大有效的版權并不是一個黨派問題,而是一個事關整個國家利益的問題。
今年5月18日,美的集團董事會通過議案,擬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MECCA以每股115歐元的價格全面要約收購庫卡集團至少30%以上的股權。歐盟委員會日前表示,將以“簡易程序”來審查這筆交易。歐盟委員會并不認為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集團(Kuka)交易會引發任何競爭問題,但在正式批準前還要進行例行審查。通常,以這種方式來審查一筆并購交易意味著歐盟認為該交易并不會引發明顯的不公平競爭問題。據悉,歐盟委員會將于10月14日公布正式的審查結果。最初,這筆交易在德國引發了業界擔憂,但德國經濟部已于8月17日批準了這筆交易。
2011年,荷蘭的一家博客GeenStijl.nl發表了一篇文章,鏈接到花花公子圖片上,這些圖片存儲在文件托管網站FileFactory上。在向Filefactory提出要求后,花花公子出版商Sanoma成功將這些照片從文件托管平臺上刪除。但是,GeenStijl繼續通過其他來源找到了這些照片并重新加以鏈接?;ɑü釉V稱GeenStijl將其圖片“向公眾傳播”構成侵權。
此案進入審判程序,之后交由歐盟法院判定GeenStijl發布的鏈接是否構成《歐盟版權指令》第3(1)條下的“向公眾傳播”并構成侵權。在考慮數月后,歐盟法院作出判決,認定GeenStijl
侵權成立。法院判定,明知可能侵犯作品權利而且存在商業動機是判定是否“向公眾傳播”的主要因素。法院指出,根據相關指令,成員國應為作者提供授權或禁止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專有權。同時,指令一方面要保護權利人的利益以及相關權利,另一方面也要保護用戶的利益與基本權利,尤其是言論與信息自由以及一般利益,并使二者保持平衡。法院表示,在確定“向公眾傳播”時應考慮幾個因素,包括是否蓄意發布受版權保護作品的鏈接以及傳播是否包含任何盈利動機。法院聲明指出,在具體評估是否存在‘向公眾傳播’時,若某人發布可自由在其他網站上找到的作品的鏈接并不是為了追逐利益,有必要考慮此人不知道或不應該知道該作品未經版權權利人許可發布到網上這個事實。如何認定某人知道或應該知道他發布的鏈接指向非法發布的內容時,可以權利人通知為標準。歐盟法院稱,若出于盈利目的發布鏈接,應先做必要檢查以確保相關作品并非非法發布。因此,應推定本案的發布行為是在完全知曉作品的受保護性質并了解權利人未同意將作品發布到網上的情況下而實施的行為。
英國電信(BT)日前將游戲開發商維爾福軟件訴至美國特拉華州聯邦地區法院,稱其Steam圖書館、討論、短信和廣播侵犯自己4項專利。BT稱其多次在各種場合提醒維爾福軟件侵權并邀請該游戲開發商共同討論此事。
維爾福的Steam圖書館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視頻游戲發布平臺。BT稱該平臺侵犯了其美國專利號分別為6578079、6334142、6694375及7167142這四項專利。其中第6578079號專利,專利名為Gittins。該專利可提供來自多個訂閱服務中的內容并通過一個單一的門戶網站發布信息,這也是Steam平臺的工作原理。而Steam聊天系統侵犯了自己的第6334142號專利。該專利包含了傳遞含有信息和數據組塊的結構化信息的方法。Steam信息系統還侵犯了第6694375號專利,該專利可給用戶提供不同的交流機制。另外,第7167142號專利,是一個多用戶顯示系統和控制公共顯示器的方法,維爾福的Steam廣播,允許游戲玩家分享其游戲視頻,侵犯了該項專利。
9月2日,臺灣人許沈瑜向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東部分院提起訴訟,指控沃爾瑪、亞馬遜及一家在零售網站出售產品的公司Digiorange侵犯了自己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許沈瑜擁有一家企業,名為Huanson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泡沫耳機。許沈瑜通過專利轉讓擁有兩項專利,美國專利號分別為9185483和D727278。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于2015年11月,內容為帶有可拆卸頭帶墊的耳機。外觀專利被授權于2015年4月,內容為相同風格的耳機。原告稱今年7月和8月,自己分別和這幾個被告多次接觸,但是被告仍繼續實施侵權行為。原告請求法院判定三被告同時侵犯其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頒布強制令阻止進一步侵權、判賠一定數額的利潤賠償,另外,如果屬于故意侵權,應判付三倍損害賠償額。
近日,美國德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達拉斯分院就微軟和電信公司AT&T被訴專利侵權糾紛案做出裁決,雙方勝訴,獲得110萬美元的律師費賠償。
2015年2月,基思·瑞尼爾(Keith Raniere)提起訴訟,稱微軟和AT&T侵犯了自己的軟件專利,美國專利號分別為6373936、6819752、7215752、7391856以及7844041。該案首席法官認為此案是個“例外”,因為此案突出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訴訟方式,原告在整個訴訟中的表現是混淆視聽和不誠實,這些在駁回動議的聽證會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今年3月,法院認定原告未能證明他擁有涉案專利,并同意被
告的駁回動議。原告的起訴使得被告耗費大量的成本,而現在法院發現原告是出于惡意,因此,法院作出原告承擔被告律師費的判決。《美國法典》第285條授權地區法院在特殊訴訟中裁定合理的律師費給勝訴方。AT&T預估費用為93.53萬美元,微軟預估費用為20.2萬美元,法院認可了這些費用數額。
目前,英國實體盜版的定罪量刑更高,最高為十年監禁,而網絡盜版的量刑相對較低,為最高兩年。但近些年來版權組織一直游說政府要加大打擊力度,主張網絡版權和實體版權沒有本質區別,要同等對待,最高兩年的量刑過低,沒有震懾力。
在版權組織的勸說下,英國政府于2015年宣布了新的法案,要將網絡盜版量刑增加至最高十年。如今,這項曾經備受爭議的法案已經在議會通過了二次審議,即將成為正式法律。
8月23日,日用消費品公司寶潔(P&G)贏得對歐諾潔(Onuge)個人護理用品有限公司專利侵權訴訟的勝利,美國俄亥俄州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蒂莫西.布萊克(Timothy Black)發布禁令,要求歐諾潔停止繼續侵犯寶潔的佳潔士牙齒美白產品的知識產權。歐諾潔是一家牙齒美白產品的制造商和分銷商。歐諾潔被要求立即停止制造、營銷、推廣、銷售或分銷任何侵犯寶潔專利或商標的產品。
該案于今年2月起訴至法院,主要針對歐諾潔和進口商MS國際貿易公司。寶潔稱MS國際貿易公司同意尊重寶潔的知識產權并從市場上撤回所有侵權產品。因此,寶潔撤銷了對MS的控訴。7月28日,在初步禁令聽證會后,歐諾潔同意該法院永久禁令的判決。該禁令現已發出。寶潔首席法務表示:寶潔將繼續保護佳潔士牙齒美白產品知識產權相關權利。據悉,2014年,寶潔成功起訴美國另一家牙齒美白產品制造商Clio。
8月11日,肯德基向美國肯塔基州西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加利福尼亞的一個加盟商侵犯其商標權,并要求三倍損害賠償、律師費以及阻止Chooza在十英里范圍內經營類似的業務。
被訴餐館名為Chooza,2007年申請肯德基商標使用許可。根據肯德基的許可協議,Chooza被授權使用肯德基商標和“吸吮手指”商標,他們還獲得經過批準的食品供應商的供貨。2015年雙方對協議進行了修改,Chooza繼續保留使用商標的權利,每個月向肯德基支付許可使用費和廣告收入。但是今年年初肯德基稱該協議終止,因為Chooza沒有按時支付費用。肯德基要求Chooza及其老板Gazi Ghori停止使用肯德基的名稱以免繼續引起消費者的混淆。但是Chooza仍繼續使用肯德基的商標并以肯德基的名義經營,雖然肯德基已經不再向其供應貨品??系禄奖硎?,被告一直向公眾謊稱自己是肯德基的被許可人,其行為已經造成并將繼續給肯德基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害。
8月24日,加拿大Clearpath機器人公司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稱Uber擁有的無人機駕駛卡車Otto公司侵犯了自己的“Otto”商標,有可能造成混淆、誤認或者欺騙。Clearpath是一家智能機器人制造商,其中有一個生產自動駕駛倉庫機器人的部門Otto汽車事業部。2015年9月,Clearpath在加拿大申請注冊“Otto”商標。今年2月份,該公司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提交商標申請。而今年3月份,Otto向USPTO提交“Otto”商標申請。該機器人公司聲稱由于標識的高度相似性,他們已經多次收到來自新聞界、潛在客戶和現有客戶的誤導詢問。Clearpath尋求懲罰性和懲戒性損害賠償,并要求陪審團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