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杰
摘 要:初中物理是整個物理學科學習的初始階段,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階段,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的。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進行課堂改革,利用物理實驗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的能力,同時注重物理學科的拓展,擴大學生的物理知識貯備量,從而促進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176
如今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初中階段,物理作為一門理科的代表學科,其重要性日益突顯。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已然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亟須思考的問題。據調查發現,當前初中生對物理的學習普遍缺乏自信,甚至缺乏興趣。這是因為教師沒有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而學生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是素質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一、初中物理教學現狀
物理作為初中階段新加入的一門主科,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對物理的認知與學習都是陌生的,因此,教師的啟蒙作用尤為重要。但目前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仍以應試教育、題海戰術為主。在課堂上,教師只注重物理概念與知識點的講解,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物理興趣的培養。在實際的教學實踐與觀察中發現,當前初中生在學習物理時普遍對物理概念與規律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實際動手能力不強,無法對知識活學活用。最普遍的一種現象就是,教師辛辛苦苦教,學生辛辛苦苦學,成績卻依然沒有提高。甚至許多學生從剛開始接觸到物理的好奇與興奮,逐漸對物理產生抵觸甚至厭煩。究其原因還是教師的引導方式與教學方法不對,學生未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物理的方法。
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我們收到了不錯的成效,但目前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還普遍不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種不利因素的存在也抑制了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影響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因素
(一)沿用固有陳舊的教學模式
雖然素質教育提倡多年,但一些初中物理教師依然采用固有陳舊的應試教育方式,把取得高分作為教學目標,不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方式。甚至有的教師依然在用“題海戰術”,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習題,靠做題來讓學生取得高分。多數情況下,這樣做會適得其反。一部分學生便對物理枯燥的習題產生了反感,甚至對物理逐漸失去了興趣,這樣更無法把物理學好。
(二)實驗設備與實驗課程缺乏
在一些普通的初中,特別是鄉鎮中學,有關物理的實驗設備相對缺乏,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專門的物理實驗室。因此,在日常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課程就會安排得很少,甚至沒有。在課堂上,也只是由教師做一些簡單的實驗給學生演示一下。學生能真正走進實驗室,親手做物理實驗的機會很少。不能學以致用,這也就限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過分局限于課本教材內容
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所教授的內容過分局限于課本教材,不能有效拓展學生的物理知識面,缺乏對學生物理興趣的培養。教材是教學的基礎,也是知識的載體。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教師也應該積極延伸教學內容,注重物理知識面的拓展。把培養學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去探索更廣泛的物理知識。
三、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教學方法角度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一個人去追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只有學生對初中物理產生了興趣,才能用心去學習物理知識。而對于初中物理不感興趣的同學,很難完全融入到對物理的學習中。對于學生來說,初中物理是整個物理學習的開端。在這樣一個物理學習的啟蒙階段,廣大教師應首先培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以簡單、合理、有趣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用心進入物理學習的課堂,為學生打開一個豐富、新奇的物理知識世界。
在日常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轉變教學理念,摒棄以分數為目標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掌握物理學習的有效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物理學習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可以把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精心設計授課主題,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物理知識的興趣。
(二)增加實驗課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物理實驗是物理這門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物理學習的基礎。在日常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增加物理實驗課程,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通過實驗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物理世界的奧妙。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證明,物理實驗是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物理實驗的優勢就是真實、形象、直觀和生動,因此,利用實驗課程可以有助于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實驗與課本知識相結合,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驗中,也能夠讓學生在實驗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一方面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另一方面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了,這就真正做到了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例如,在學習噪音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在實驗室制造出各種噪聲,再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噪聲。
(三)加強學科拓展,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在日常的物理課堂教學的同時,應該積極開展關于物理知識的相關活動。重視課外物理學科的拓展,開闊學生的視野,不斷豐富學生的物理知識儲備。而且,豐富有趣的課余活動也會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例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交流活動,讓學生各自獨立去搜集自己感興趣的科技資料,然后大家進行相互交流。通過資料的搜集與相互的交流,不但培養了學習興趣,而且豐富了知識儲備,有助于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課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多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以輕松、有趣的課余活動為載體,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普及物理知識。定期組織物理知識競賽,讓學生在比賽中收獲知識、得到鍛煉、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是一個長期、系統、完整的工程,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通過轉變教學理念,增加實驗課程,加強學科拓展,逐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豐富知識儲備,提高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面對新的教育改革形勢,廣大教師更應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陸志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快樂閱讀,2012(31):68.
[2] 劉錦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三個關鍵點[J].數理化學習,2013(4):35.
[ 責任編輯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