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風,南天涯,冉 旭
(1.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 江油 621079;2.湖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湖北 武漢 430000)
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德育教育的實證研究
楊 風1,南天涯1,冉 旭2
(1.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 江油 621079;2.湖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湖北 武漢 430000)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數理統計法,對小學體育活動開展項目內容和體育活動中德育教育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小學在體育活動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水平偏低,需要從體育教學、體育課外活動開展、地域體育發展等方面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小學;體育活動
體育和德育是學校教育的構成部分。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而體育和德育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小學體育活動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體育課程的任務之一。因此,在小學體育中強調德育,可以規范體育活動參與者的行為,引導其遵守體育規則,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體育精神,從而更好地促進體育的發展。在德育中發展體育,可以將體育作為一個載體,對參與者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身體活動的實踐中培養他們的品德,提升自身素質,團結友善,公平正義,從而使整個民族思想品德素質得到提高。
1.1 研究對象
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德育教育。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四川省有關小學體育教學、體育課外活動的文件以及有關小學體育教學方面的資料(如小學1~6年級體育課程標準、體育教學大綱)等。
1.2.2 實地考察法 對城市小學、鄉鎮小學、農村小學負責教學的校領導進行了調查。走訪了從事中小學校體育研究的專家5名、鄉鎮中心小學體育教研組組長6人。
1.2.3 問卷調查法 抽取了3種類型的小學體育領導、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活動中德育教育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無記名問卷調查。選擇調查小學50所,其中城市小學20所、鄉鎮小學18所、農村小學12所。調查體育教師120名,其中城市小學體育教師60名、鄉鎮小學體育教師36名、農村體育教師24名。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92分,有效問卷285份,有效率為95%。
1.2.4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 2003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1 小學體育活動開展內容

表1 各類小學體育活動開展內容調查表
通過表1可以看出,城市小學在體育活動的開展中占據了很大的優勢,這種優勢不僅包含教學資源的優越,還有地區優勢。城市小學所在地域,舉辦市級省級比賽的幾率要明顯多余鄉鎮和農村,相應學校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對體育項目的發展更為重視,運動隊、訓練隊應運而生,促進了體育活動的開展。在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中,給與了體育教師更多的機會,將德育寓于體育活動中,學生在開闊了眼界的同時更能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以及體育與道德的關系。農村小學在體育活動的開展中呈弱勢,特別是在班級體育鍛煉、運動競賽、代表隊訓練方面欠缺。在體育活動中強化德育教育,這3個方面是重要入手點,因此對鄉鎮和農村小學來說,首先要豐富體育課外活動,再考慮從不同的體育活動中開展相應的德育教育。
2.2 小學體育活動中德育教育的現狀
體育與德育是密不可分的,體育教學更是與德育息息相關。為了使思想道德教育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找到體育教學中與德育的結合點。這些共同點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整個體育這個大背景的變化而不斷更新和發展的。特別是體育界新近發生的大事,更是體育教學與德育的結合點。體育包含的分支科目有很多,如體育經濟、體育管理、體育新聞、體育英語、體育旅游等等這都與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結合不同階段小學生德育發展特征開展針對性的教育。
通過對各類小學生對體育課外活動與道德重視程度的調查發現,學生對體育課外活動與道德的認識受地域局限,經濟愈發達地區的小學課外活動與道德得到愈多重視,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課外活動的開展與道德不受重視。城市小學60%的學生重視體育課外活動與道德的關系;鄉鎮小學重視體育課外活動與道德關系的占39%,不重視的達到28%;農村小學8%的學生重視體育體育課外活動與道德的關系,不重視的70%。校領導對體育課外活動與道德關系的認識程度影響了該校體育活動的開展以及學生德育的水平,因此在體育課外活動中加強德育教育首先要加強校領導對體育課外活動與道德的重視,在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
在對小學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育課外活動中體育道德的滿意度調查中表明,城市小學的教師滿意度最高占33%,各類小學中體育教師的滿意度為28%,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滿意度最低僅為8%,鄉鎮小學為17%。由此可見,小學生的體育道德水平整體都需要提高,特別是農村小學生的體育道德水平亟需提升。教師對小學生的體育活動中的道德滿意度較低,同時也表明教師認識到體育活動對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將加強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道德思想和行為。
小學體育活動,有很強的規范性,不僅僅是指活動秩序井然,還有體育活動本身就是有一定的游戲規則和要求,寓德育于規范要求之中,培養組織紀律性是強化德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小學體育活動往往是集體項目比較多,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寓德育于集體活動之中,使學生通過隊員之間的團結協作、互相諒解。通過對各類小學體育活動中德育開展現狀的調查發現,小學生的德育水平普遍偏低,需要加強德育教育。

表2 小學生德育發展的特征

表 3 2013—2015年四川省舉辦的青少年體育賽事
2.3 體育課堂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
1~6年級的小學生德育水平隨著年齡增長具備不同的特征。由表2可見,在1~2年級的小學生中,道德感初步形成,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在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中,改變現在大多數小學生對家庭和父母的依賴心理,同時改變小學生作為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自私自利的觀念,嘗試引導學生建立自己與他人、集體的和諧關系,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很作精神。3~4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道德信念。這一階段的體育課程目標在于幫助小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時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這一階段的體育課堂教學,可以利用不同運動項目中涌現出優秀運動員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體育界,無數的體育健兒為了國家的榮譽而戰,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把鮮明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實例介紹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討論,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5~6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形成自己的道德觀念,有了自己的道德意識和行為。體育課程目標要求學生能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平等待人,關心弱者和身心殘障者,與人和諧相處。教師在運動技能的學習中,結合國家殘疾人奧運會和國際殘疾人賽事,對學生進行體育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公平對待殘障人士,同時運用殘障人士的驚人毅力和感人事跡來鼓舞和激勵小學生,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小學生現場觀看比賽,對他們對體育和體育精神、體育道德都會帶來全新的認識。
2.4 結合地域體育發展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
四川省每年舉辦的青少年錦標賽達23個項目,為青少年體育運動競賽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小學體育運動的發展。學校在普及大眾體育的同時,開始逐漸重視專業體育的發展。2013—2015年四川省中小學生體育競賽計劃中,各個項目舉辦地點不盡相同,在體育活動中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可以組織小學生在賽事舉辦地現場觀看體育賽事,身臨其境了解各項體育賽事的魅力以及現場嚴格的競賽規章制度和要求。對學生現場進行體育道德教育,了解體育與道德的關系,從而在學校的體育教學和活動中,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團結協作。
每年由世界各國舉辦的名目眾多的運動會,都可以作為案例運用到教學中,如世界杯、奧運會等等,這些舉世矚目的大型賽事,會有很多運動員為國爭光奪得金牌,成為民族英雄。但也常常伴有興奮劑等違禁事件的發生以及對運動員不良行為的曝光。教師可以就小學生們最感興趣的某一位體育明星的艱辛成長史進行討論,也可以就個別運動員為贏得比賽違反規則的不道德行為進行剖析和引導,使小學生初步建立道德意識和觀念。
3.1 小學體育活動中德育教育的水平偏低,需要加強。學校領導對體育活動中德育的重視程度,存在地域性差異,體育教師普遍認為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德育教育需要強化。
3.2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運動技能學習、課堂常規管理,結合1~6年級小學生德育發展特征,加強小學生的行為管理和道德約束。
3.3 結合教學4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教學過程),通過教師品格、師生反饋來改善體育教學中德育目標不明確、重意識培養缺乏行為管理的缺點,形成規范和科學管理。
3.4 城市、鄉鎮、農村小學在體育課外活動的開展項目上,差異較大,特別是農村小學的體育活動開展單一,對小學生吸引力不強,在體育活動中開展德育教育最薄弱。
3.5 強化德育教育,應與地區各項體育競技比賽相結合,為小學生提供現場觀看和參與賽事后勤工作的機會,讓小學生切身感受體育的紀律性和規范性。
[ 1 ]張海靜.對部分村小體育課外活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J ].基礎教育,2009,6(5):41-44.
[ 2 ]馬文慧.體育教學與德育探索[ J ].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22(3):94-96.
[ 3 ]邵歡歡. 淺談后喻文化時代背景下的小學體育德育教育[ 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9):4.
[ 4 ]張永韜. 四川省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J ].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39(6):99-104.
[ 5 ]許春飛.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德育的滲透[ J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5):86.
G807.2
A
1674-151X(2016)09-05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8.029
投稿日期:2016-07-27
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科研項目(SCQSN2014C10)。
楊風(1989—),助教, 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