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穎子
以《贖罪》為例淺析綜合運動鏡頭的作用與表現力
□任穎子
作為一種特殊的運動鏡頭,綜合運動鏡頭在影視作品中有著特殊的作用和表意功能:保持情節情緒的連貫性,保證視點轉換的流暢性,保證時空和運動的連續性,營造節奏感。筆者將以英國電影《贖罪》中經典的敦刻爾克海灘撤退片段的長鏡頭為例,分析綜合運動鏡頭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和表現力。
綜合運動鏡頭;敘事功能;視聽表現力
綜合運動鏡頭是長鏡頭的一種,是指在一個鏡頭中把推、拉、搖、移、跟、升降等各種運動攝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機地結合起來拍攝出來的鏡頭,是一種長度較長、景別變化較大較多、視點不斷變化的、比較復雜的長運動鏡頭。因為長度較長且復雜多變,綜合運動鏡頭在電影中往往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敘事功能。
綜合運動鏡頭因其客觀記錄了一段連續的空間變化和動作而具有紀實性,又因其中復雜的鏡頭運動和節奏變化而具有相當的抒情性,具有自身特殊的功能和意味,在影視作品中被廣泛使用且令人印象深刻。且不論像《俄羅斯方舟》那樣把綜合運動鏡頭發揮到極致的一鏡到底的電影,就說其他經典的長鏡頭電影案例,也可謂俯拾皆是,譬如早期的《四百擊》結尾時的三個奔跑的長鏡頭,《蛇眼》中令人咋舌的長達12分鐘的開場鏡頭,以及《雨果》中流暢自然的火車站開場鏡頭和結尾段落,都是非常經典的綜合運動鏡頭的應用案例。
而觀眾之所以對其存有深刻的印象,一方面自然是因為一鏡到底在拍攝時的難度,另一方面,當然與其特殊的敘事功能和強烈的視聽表現力不無關系,下面筆者就以《贖罪》中的敦刻爾克海灘的經典長鏡頭,來舉例說明綜合運動鏡頭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和表現力。
由于綜合運動鏡頭可以把各種運動攝像方式有機地統一起來,在一個鏡頭中形成一個連續性的變化,所以會給人一氣呵成的連貫感。也正是因為如此,綜合運動鏡頭特別擅長表達發生在大場景中的,由一個動作主體發出的,動作連續、情緒連貫的情節。《贖罪》中,敦刻爾克海灘撤退的場景就非常符合這一條件。(圖1)

圖1 敦刻爾克海灘全景
這個場景描述的是希望能離開法國,回英國和塞西莉亞重聚的羅比和兩個戰友徒步走到了敦刻爾克海灘,海灘上遍布著等待坐船回國的英國士兵,筋疲力盡的羅比看到了回國的希望,也看到了滿目瘡痍,從到達海灘到進入小酒館,導演用一個綜合運動鏡頭完整地展現了這個情節。
在這個長鏡頭中,我們借由羅比的行動路線和視線變化,看到了整個敦刻爾克海灘的情況,并且看到了等待回家的士兵的各種情態,完整又清晰地展現了戰爭帶給他們不可磨滅的創傷,也充分感受到了主人公內心既懷有希望又絕望悲涼的心境。
綜合運動鏡頭的運動轉換點不斷變化,而且流暢而圓滑,畫面視點在不斷轉換中依然保持著順暢和自然的感覺,而每一次轉變,又都使畫面形成一個新的角度或新的景別,構成了對被攝對象的多層次、多方位、立體化的表現。畫面流動而又富有變化,具有韻律和節奏感,一方面可以引導觀眾的注意點,又帶來與單景別、單視角的短鏡頭截然不同的審美感受。
這一點,在敦刻爾克海灘撤退長鏡頭中也有充分的體現。整個鏡頭中,觀眾的視點一直在不停變化。首先,我們以第三人稱客觀視角跟隨羅比的行動路線,看到了他所經之處的情況,繼而,當羅比駐足觀望時,鏡頭視點又轉為羅比的主觀視角,我們也由此看到了他看到的景象。
在整個鏡頭中,雖然景別和視角一直在變化,卻緣因鏡頭的運動而使這一過程變得流暢而自然,更有甚者,畫面也因此變得更具張弛力和節奏感。比如以下這個段落,畫面首先跟隨羅比經過一艘擱淺的輪船,鏡頭前景出現了正在燒紙的士兵們,緊接著,鏡頭跟隨隨風飛起的紙片上升至破爛的風帆處,待鏡頭下落,羅比以一個近景的景別出現在鏡頭中,視線看向前方,由此,鏡頭的視點也由客觀變為主觀。(圖2)

圖2
視點變換為羅比的主觀視點以后,我們陸續看到了百無聊賴地玩鞍馬的士兵,互相倚靠安慰的女眷,自言自語的貌似已經發瘋的士兵,渾身焦黑沖向大海的士兵群等。(圖3)

圖3
這種視點的變化在綜合運動鏡頭中顯得格外順暢,不需要使用特別的轉場技巧,就完成了主客觀視角的轉換,同時又增強了畫面的節奏感,具有特別強的戲劇表現力和感染力。
盡管在一個綜合運動鏡頭中,景別、角度、畫面節奏等因素不斷變化,但在對時空的表現上并沒有中斷,鏡頭的時空表現是連貫而完整的。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時空和動作的連續性,能夠保證事件進行的接續性和真實性,因為鏡頭沒有經過剪輯,而是通過不斷運動來再現現實時空的自然流程,因而也更有真實感。
比如在案例鏡頭中,鏡頭跟隨羅比的行動路線,帶我們經過了大半個海灘,通過主客觀鏡頭的不斷切換,我們看到了敦刻爾克海灘上等待撤退的眾生相,每個人在經歷了戰爭后的身體與精神面貌,鏡頭引領著我們的視線,仿佛我們也身在那片海灘上,與主人公共同經歷那個時刻和場景,而這種身臨其境感,也是由于這種時空和動作的不間斷而實現的。
在一個連續時空中,綜合運動鏡頭可以將事件、情節、人物和動作同時鋪展開來,加之豐富的鏡頭造型語言,使得畫面的蒙太奇更為豐富。而畫面結構的多元性,形成了表意方面的多義性,加大了單一鏡頭的表現容量,豐富了鏡頭內的表現含義。

圖4 進入小酒館前羅比望向整個海灘和他的主觀視角
譬如敦刻爾克海灘這個長鏡頭,如果拆分成若干個小鏡頭表現,也是可以展現清楚不同的人物和場景的,但在戲劇表現力上就會遠不如現在的這個長鏡頭。正是因為使用了鏡頭語言豐富的綜合運動鏡頭,整個場景所要表達的意味也隨之豐富而復雜起來,在主客觀視線的不斷切換中,我們不僅看到了每一個個體,同時也感受到了一種整體性的悲愴,感受到主人公羅比內心希望和絕望交織的復雜情緒,這種附加的情緒和意味的傳達,完全是因為綜合運動鏡頭在表意上的增容和內涵上的延展所實現的。(圖4)
綜合運動鏡頭一般長度較長,所以能夠在一個鏡頭中包容一段完整的音樂,而不因畫面分段和出現場景的變化破壞音樂的整體性和旋律美。而當鏡頭運動所構成的節奏變化與音樂的節拍相同步時,便會產生一種畫面運動與音樂旋律變化共振的效應,進而強化整個鏡頭的節奏感。

圖5環拍的歌唱場景
圖5 這個歌唱鏡頭可以說是整個長鏡頭段落中最震撼人心的部分,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戲劇效果,就是得益于環拍畫面與歌曲在節奏和氣氛上的同步和吻合,而這種可以包容一首歌的鏡頭容量也只有綜合運動鏡頭可以做到了。
通過對《贖罪》中敦刻爾克海灘撤退長鏡頭這一經典綜合運動鏡頭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綜合運動鏡頭在電影中特殊的敘事作用和視聽表現力。雖然綜合運動鏡頭屬于長鏡頭的一種類型,與傳統的蒙太奇理論在一定程度處于相對的立場,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類型的鏡頭運用,豐富了電影的鏡頭語言,營造出特殊的影像氛圍,給觀眾提供了特別的審美體驗,具有特殊的意義和魅力,值得我們在研究中體味,在創作中嘗試。
1.丹尼艾爾·阿里洪著.陳國鐸,黎錫譯.電影學院037:電影語言的語法[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
2.程浩浩.長鏡頭書寫隱性情感[J].電影文學,2010(24).
3.張衛.長鏡頭功能的再思考[J].東南傳播,2007(01).
(作者系蘇州科技大學視覺與影視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