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洋(麗水學院,浙江 麗水 323000)
微博平臺下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思考
王晶洋
(麗水學院,浙江麗水323000)
伴隨現代電子信息的迅猛發展以及諸多高校教育深化改革工作的邁進,互聯網作為新興信息傳播媒介在高校學生生活學習以及思想觀念等方面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高校黨建工作應當重視微博平臺的突出作用,依托微博新媒介探索高校黨建新型機制。
高校黨建;微博平臺;探索路徑;機制革新
(一)微博在高校學生群體中的流行緣由
一直以來,馬克思主義指引著高校學生群體黨建工作,我們應當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用人本質上具有實踐性、社會性與自然性的觀點,科學看待微博新型媒介的產生與發展。不可否認,盡管微博這一媒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并不會改變人的自然屬性。反觀我們的生活,不難發現,微博用戶的有關信息溝通實際上有益于親朋好友關系的維持與發展。日常生活中難以相見的家人與朋友,都可以憑借微博上的用戶信息交流渠道進行密切聯絡與關注。與此同時,微博的產生發展是對人類實踐性的反映,當下現代移動通訊對應技術成功與網絡作用的結合,催生了更廣泛的微博使用,而這些無一例外皆是人們認識自然與改造自然過程中總結與創造出來的。不能忽視的一點便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工作針對的對象是廣大青年學生,那么一旦人們的思想覺悟、業務水平以及相關認知能力有所提升,必將帶來實踐生產過程中的積極性探索。由是,微博平臺的使用必不可少地會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密切關聯。
(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微博應用的現狀
微博等一批新型社交手段發展速度迅猛,尤其是微博用戶擁有著諸多用戶群體,在現在的黨建工作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全國各地有所嘗試。譬如,在2010年開始的兩會前夕,不少全國人大代表以及各政協委員都有借助于微博客戶端廣泛地爭取民眾的意見和建議,可以說微博早已作為參政議政的新型載體在黨建工作方面發揮作用,積極創新和改革了黨建思路與理念。一些高校充分運用了微博這一媒介,提供給廣大學生黨員、學生干部一個實時交流互動的網絡學習平臺,做好了組織動態的發布與方針政策的宣傳,體現了它作為一個特殊的橋梁在引導與宣傳輿論上的突出意義。無論學生身處校內或是校外,都能夠通過手機微博客戶端便捷地接收專家學者以及有關領導的精彩論述,第一時間實現同其他學生的互動交流。
(三)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其一,忽視了學生黨建工作環節的不穩定性特點。通常來說,高校黨建活動周期短,人員流動性較大。譬如,學生黨支部工作主要力量皆是高年級學生,而近些年卻在新生黨員比例上多有增加,高校學生黨支部組成結構上發生明顯變化;另外,一些專業教師由于自身教學科研工作繁重,在學生黨建工作上很難投入較多時間和精力。其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定位不明確,內容雜散。黨建工作內容豐富,涉及到了思想、組織、作風等等方面,但正是因為如此,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很難抓住重點,黨支部活動時常會與學生組織分離,一些群眾性活動很難得到廣大學生的響應。其三,學生群體入黨功利性心態較強。入黨動機反映了學生群體爭取入黨的內在動力,這也直接影響到了學生黨組織的純潔性和組織性。在如今社會轉型與思想價值碰撞的背景下,大學生在黨的認識上有著諸多局限,種種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問題解決迫在眉睫。
(一)充分運用微博立體式、便捷化傳播能效,強化黨建工作的時效性
在微博平臺上,我們能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將抽象晦澀的政治理念通過富有意蘊的視頻文字訊息呈現出來,讓靜態平面化的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變得立體而動態化,逐步提升廣大學生群體與學生黨員的參與意識。憑借微博這一媒介進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要妥善把握微博實時傳播與記錄的功能,在最快的時間內通過網絡平臺發布有關黨最新的思想與信息,確保黨的主流思想占據主導地位,讓微博成為傳播和弘揚正能量的不二法寶。另外在針對來自世界范圍內各類突發性事件的傳遞時,微博平臺也要秉持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準則,將黨的有關決策迅速貫徹落實,牢牢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二)運用微博交互性特點為黨建工作服務
微博早已成功實現雙向化互動,這也是它有別于既往傳統論壇、博客媒體平臺的優勢所在。凡是在微博上共享信息,就必然涉及以一對多等形式。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相關負責人與工作人員應秉持平等民主的人本化意識,在整體倡導尊重的基準之下,更多關注學生群體發布的有關動態訊息,做到及時掌控學生思想動態,第一時間開展引導與教育工作。面對社會各界的熱點焦點問題,可以運用權威而又真實可靠的訊息同學生展開交流,對部分網絡媒體上的謠言要迅速做好澄清工作,確保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發揮引領作用。
(三)微博操作提升高校黨建工作影響力與傳遞效力
以往高校學生黨員群體在進行組織活動時普遍存在著局限性,譬如囿于時間空間、人力物力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多數活動采用統一時間、地點以及同一主題內涵的教育,欠缺新意,方式單一。但是,當下使用微博為媒介開展黨建工作恰恰可以解決好這一問題。黨建工作以微博為手段,變得更為便捷、多樣,賦予了各項常規工作的組織靈活機動性特征,進一步打破了時間空間上的桎梏,讓原本單一局限的傳播形式日益豐富多彩,更易為高校學生群體所接受。通過既往有限教育資源的轉變,讓更多學生黨員干部利用微博黨建平臺實現對黨建訊息的選擇與使用,保證了學生群體的自主選擇權利,某種程度上實現了遠程化教育管理。
(一)開設官方微博,充分掌握主動權與話語權
大學生群體中有著廣泛的微博用戶,高校開展學生黨建工作時可以運用這一平臺,建立黨建官方微博,形成一個有條不紊宣傳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模式,將高校學生干部黨員有關思想行為對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軌道上來,還可以充分運用諸多學生黨員互粉的環節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毫無疑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具體思想教育工作的效力,增加了學生黨員干部間的政治感情。但是有些高校學生微博黨建傳遞主流價值觀時往往有滯后性,一些高等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并沒有及時有效地處理微博平臺方面的熱點與焦點問題,乃至于出現各類“失語”狀況,如此的功能性障礙難免會讓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陷入瓶頸局面。所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首要的是牢牢把握住在微博時代下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二)構建微博黨支部平臺,逐步推進學生黨員管理工作
不得不說,微博互動交流在當代高校大學生群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個高校開展學生黨建工作離不開學生群體的支持和認可。微博黨支部是十分具有新意的探索,通過微博黨支部可以開展學生黨建業務以及日常學生黨建工作的管理。譬如利用網絡平臺實現提交學生入黨申請、日常思想匯報、繳納黨費甚至是轉接黨員組織關系以及各項黨員交流活動,實現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的培養與管理。一方面簡化有關手續,打破時空局限,適應高校學生實際媒體生活,提升了黨務工作效力。另一方面,憑借微博新型媒體平臺自身的特有關注功能,諸多黨務工作者可以實時掌握與了解高校學生最新思想動態,更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高校黨務工作者也能夠積極引導黨建微博正能量的傳播,竭力削弱各類負面訊息對大學生的思想毒害。
(三)利用微博平臺,促進黨建工作內容與形式多樣化發展
第一,可以運用微博平臺在第一時間內及時發布有關黨員、黨支部新聞訊息,讓黨建工作內容直觀化,隨時傳播與觀看,規避時空限制所帶來的訊息丟失與遺忘狀況。第二,注重網絡平臺黨建學習心得的分享,運用標題式的微博黨建訊息吸引黨員學生去網站和論壇,形成網絡主流意識,凈化學生黨員群體的頭腦,逐步幫助學生黨員群體提升思想覺悟。第三,開設總支書記以及各個支部書記層次的黨務工作人員微博,為學生入黨問題答疑解惑,發揮微博作為交流媒介互動對話的長處,增強學生向黨支部、黨組織靠攏的意愿。第四,在微博平臺打造黨支部的熱點、焦點話題,學生黨員群體一起參與理論熱點的探討,發表針對黨支部建設以及有關黨員發展工作的建議,將微博平臺打造成為學生黨員交流學習、開展組織生活的新媒介,從而強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理論學習研討的針對性與效力。
(四)竭力提高黨務工作人員工作水平
首先擺在第一位的便是學習環節的重要性。黨務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增強政治思想學習,充分熟悉微博黨建工作流程,學會運用更為先進的技術手段傳播文化與思想。要突出調研的重要性,必須明晰通過怎樣的路徑才能讓微博黨建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需要強化高校微博黨建調研考察工作的科學有效性,使用有針對性的舉措和方式聚焦當下黨建工作熱點,形成兼具實踐價值與理論思想的調查研究成果,還要多加運用形式轉化并應用于黨建微博平臺之中,讓有關調查研究為黨建微博工作保駕護航。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便是提升黨建微博運行過程中的人員修養。關注對人品和道德素養的培養,憑借先進思想、昂揚的精神與高尚的品行有力地感召高校學生黨員,讓學生們在微博中獲得認可關注,最后贏得話語權。
微博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引入微博平臺,是新時代下的創新嘗試,對于進一步深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進程有著突出作用與意義。這也要求相關負責人創新工作方法、革新工作路徑,切實把握住微博這一有力工具為高校黨建工作服務,這條探索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
[1]彭明芳.現代高等教育應注重大學生的個性發展[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2]張楠楠.微博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應用初探[J].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13,(3).
[3]呂辛福.微博客的新聞傳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微博為例[J].今傳媒,2013,(8).
[4]曾蓓.淺談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5,(14).
(責任編校:余中華)
Party Buil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Platform of Microblog
WANG Jingyang
(Lishui College,Lishui Zhejiang 3230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reform of college education should be deepened.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ction of microblog and the methods of microblog use in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party building;microblog;exploration;reform of mechanism
G641
A
1008-4681(2016)04-0138-02
2016-06-01
王晶洋(1984—),女,黑龍江哈爾濱人,麗水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