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穎
【摘要】初中歷史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課程,該課程的教學能夠為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歷史知識,幫助學生牢記歷史,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教學,能夠對教學實效性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運用方法不當,則將有反作用。對此,本文以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學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初中歷史教師中師生互動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夠提高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 師生互動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62-01
一、師生互動教學的內涵
師生互動教學是現代教學中最為常用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謂師生互動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發起,然后邀請學生參與的旨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教學能夠充分地發揮出教師與學生的力量,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學現狀
歷史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往往通過設置相應的歷史問題,然后由學生回答。這種問題設置式的師生互動教學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根據教師講授的教學內容思考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歷史問題。這種問答互動形式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如互動方式不夠合理、互動頻率不高、互動效果缺乏評價。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學存在的問題
1.互動方式不夠合理
初中歷史教師所采用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主要為問答式的互動,這種互動方式未能很好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且易導致教學氣氛緊張,使學生也沉浸在緊張中,擔心教師點名回答問題時,自己不會或回答的不夠完整,最終影響到師生互動教學的有效性。由此可見,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方式顯得非常重要,一旦互動方式不合理,那么師生互動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歷史教學工作也將會受到影響,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會因此而難以得到激發出來。
2.互動頻率不高
教師開展師生互動教學時,過多地考慮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如何完成初中歷史教學任務,而未能邀請更多的學生來參與互動,導致師生互動只是限定在部分同學與教師的互動,而難以覆蓋到全班同學,互動頻率不高,使得互動教學的范圍受到影響?;宇l率不高,使得學生難以充分地與歷史教師互動起來,同時還會影響到其他渴望與教師互動的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將會使得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3.互動效果缺乏評價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只是采用了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并未對互動效果進行評價,使得師生互動教學難以得到及時有效地改進與完善。由于互動效果缺乏評價,教師依然采取以往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而不是積極加以完善或是創新,這樣師生互動教學的作用也就難以得到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得初中歷史教學水平難以得到提高?;咏虒W作用的發揮,并不是采取固定的方式,而應該在現有師生互動的基礎上,持續進行改進與完善,這樣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互動教育的作用才能夠得到充分地體現出來。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的對策建議
(一)合理設計師生互動教學方式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的運用,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尤其是要從鼓勵學生的角度來開展師生互動教學,從而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以初中歷史課本中的《原始的農耕生活》為例,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可以采用聯想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讓學生結合個人的想象來講述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如想象原始的農耕生活的表現形式、想象原始的農耕生活的場景、想象原始的農耕生活中人們的分工、想象原始的農耕生活中人們使用的農耕工具等,充分地發揮出學生的想象力。再在想象的基礎上,讓學生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闡述,教師再給予引導與鼓勵,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師生互動教學效果自然大有長進。
(二)增加師生互動教學頻率
師生互動并不是個別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而應該是所有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對此,教師可以制定師生互動教學計劃表,根據學生的數量來安排一定數量的師生互動教學環節,如在五節課內保證每一名學生與教師互動一次,然后進行重復登記。通過這種登記方式,能夠有效地增加師生互動教學頻率,確保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師生互動。以初中歷史課本中的《秦王掃六合》為例,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可以設計10個問題,由學生回答,然后對回答的同學進行登記;在下一堂歷史課上,教師再通過回顧教學內容的方式,由其他學生對《秦王掃六合》這篇課文講述的內容進行回顧,包括心得體會、個人存在的疑惑、不同的看法等,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師生互動教學頻率,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師生互動教學當中。
(三)建立互動效果評價機制
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學并不只是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應該持續對這種教學方法產生的效果進行評價,從而不斷進行改進。由此,教師可以在師生互動教學工作中建立互動效果評價機制,定期對師生互動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及時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改進方案,以此來不斷增強師生互動教學效果。以《三國鼎立》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在開展師生互動教學時,可以對參與這堂課互動的學生進行登記,登記的內容包括:問題回答情況、個人理解、存在的不足等。在下一次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可以針對這一篇課文提出相應的問題,包括:課文的內容、重要的歷史人物、個人的看法、對歷史人物性格的分析、歷史的變化規律等,然后再由原來參與互動的學生來回答,并根據學生的回答來對互動效果進行評價。這種互動效果評價機制通過對學生在課堂前后的回答表現來進行對比,從而為互動效果評價提供評價標準,幫助教師更為全面地了解師生互動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進。
歷史教學是我國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初中歷史教學,是學生了解歷史、掌握歷史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運用師生互動教學方法時,不僅要充分地認識到師生互動教學的內涵,還要正確對待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采取更為有效的方法來推動師生互動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時,合理設計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增加師生互動教學頻率、建立互動效果評價機制這些方面加以改進,從而不斷提高初中歷史中的師生互動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袁小榮.試論初中歷史師生互動教學的策略[J].教師,2012(6).
[2]李彩霞.如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J].新課程學習(下),2011(1).
[3]陳潤萍.初中歷史教學要著力打造師生互動的全新教學模式[J].才智,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