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虹
【摘要】不少老師及學生對初中數學課程教學都談之色變,很多人都認為初中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太強的學科,是一門脫離了生活實際的學科,是一們缺少趣味性的學科。但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來看,初中數學課堂卻是一門趣味性十足的學科,是一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學科。下面筆者就結合多年來的初中數學教學經驗,就如何培養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學習興趣提出筆者的一些個人見解,希望能夠幫助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走出教學困境,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 興趣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65-01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但也是教育界亙古不變的事實。只有在教學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愈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教學質量愈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一、教學要聯系生活,豐富課程內容
很多學生對數學的認識還不到位,常常抱怨初中數學理論化太強,不像自然、地理、歷史那樣,都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東西,理解起來比較簡單,知識點掌握也比較牢固。很多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進行課堂教學時,也多以公式推導、理論教育為主,對學生常講的一句話就是:“你不用去思考這個公式是怎么來的,只要死記硬背記住就可以了,遇到類似的問題就把這個公式往里面套”。這無疑是對初中數學課程的最大扭曲,把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本質給否定了。相交于理解性學習,死記硬背性的學習效率更低,且知識點掌握也不夠牢固。同時,同學們對死記硬背數學公式也大多表示反感,參與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學習興趣低下。
因此,我們要想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首先肯定數學來源于生活這個實際,把初中數學教學活動聯系生活實際,處處從生活中尋找知識原形,用生動的、直觀的例子提高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要形式多樣,調動學生積極性
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教育現代化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了一陣強心劑,無論是教學工具上,亦或者是教學環境上,信息化、網絡化已經不斷深入到國內現代教育的各個環節,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俗話講,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雖然教學環境及教學工具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根深蒂固的填鴨式教育思維依然是我國現代教育難以解決的首要難題。教師從講臺上走到了熒屏前,手中的粉筆變成了多媒體遙控器,但教師依然掌握著課堂的絕對掌控權,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未隨著新的教學工具的運用、新的教學環境的變化而得以實現。在填鴨式的教學思維影響下,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所灌輸的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有效調動,更不要談學習興趣的培養了,教學質量可想而知。
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數學教學經驗來看,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如探究活動、游戲、辯論會等等,往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借助娛樂性、群體性活動,也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如組織一場探究活動,以“表面積相同的一個正方體和長方體誰的體積大?”為探究話題,讓學生們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究學習。課堂一開始學生們便自發的組成一個個小組,你一言我一語的探討開來。通過這種“提出問題——相互討論——實例分析——理論推理/計算”這樣的互動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同時對知識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三、教學要控制節奏,營造歡快課堂氛圍
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任務重,知識量大,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定量的數學課程教學活動,幾乎每一個數學教師都會把每一節數學課堂的每一分鐘安排的滿滿的。但從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反饋來看,很多學生表示課堂上老師講的東西太多,很多東西來不及消化便走過去了,再回頭來溫習時已然兩眼發呆。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會不知疲倦的在講臺上講授知識,但卻忽視了對課堂節奏的把握,我們在工作的時候還需要勞逸結合呢,學生們學習同樣如此,在同一時間內接觸大量的知識信息,往往會造成知識信息的流失。
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要有效的控制課堂節奏,做到有張有弛,這樣才能夠給學生創造一個歡快的課堂氛圍,沒有了學習壓力,學生緊繃的神經放松下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相應的得到提升。把握課堂節奏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1.動靜交替。教學活動與教學互動要相互結合,講授知識與交流知識要有機結合。2.疏密結合。課中例題解析要疏,要詳細,課后練習題要密,要多,要全面。3.主次分開。主要教學內容要突出重點,次要教學內容要有所涉獵等。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活動要先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全身心參與進來。
參考文獻:
[1]梁西寧.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興趣教學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4(20)
[2]戴長安.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J].新課程學習(下).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