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翔++夏棟++鄧華鋒++周明濤
【摘要】文章簡單介紹了高校土木工程教學的目的,結合當下社會背景,提出了相應的高校土木工程教學改革的辦法。
【關鍵詞】高校 土木工程 教學目的 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本論文得到三峽大學2015年教學研究重點項目(No. J2015004)、三峽大學2015年高等教育研究一般項目(No. 1545)的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239-01
一、高校土木工程教學目的
1.提高學生德育水平
通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今后進入社會奠定思想基礎。不僅如此,還要著重引導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并且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社會品德,最后,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刻苦鉆研的實干精神。
2.加強學生智育水平
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強化學生工程三大力學和工程材料等基礎知識。除了基礎知識以外,也應該注重學生在計算機應用、工程制圖、工程儀器使用等方面的實踐,為日后走向社會準備好專業的知識儲備。
3.升華學生整體素質
加入土木工程專業,就意味著今后要為之付出很多辛苦,畢業之后,大部分學生的工作地點就是建筑工地施工現場,所以說,畢業學生不僅應該擁有良好的業務水平,更應該有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二、高校土木工程教學改革辦法
1.教學方法多樣化
對于土木工程專業來說,基礎知識也好,實踐能力也好,對于學生日后進入工作崗位來講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必須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選擇與之相應的教學方式:(1)對于基礎知識,比如相關概念的解釋,規范的學習等,可以采取學生自學的方法;(2)對于一些施工工藝、施工技術等的講解,可以結合媒體教學手段,以節約教學時間、增大教學內容,二來,使得施工課程變得直觀、生動;(3)對于實踐教學方面,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施工現場或者安排學生進行現場實習,讓學生對于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和區別有更深的認識。
2.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
(1)真實性
課程設計的安排能夠加強學生對于這一學期學習內容的認識與理解,而畢業設計則是檢驗學生幾年專業學習的狀況,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責任意識,還能夠錘煉學生認真嚴謹的態度。對于學生來講,這兩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
(2)系統性
課程設計是加強學生某個模塊學習的系統性,比如混凝土結構設計、基礎工程設計、建筑設備課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以及工程造價課程設計等方面,而畢業設計是整個學科各個模塊的系統性整合,簡單來說,畢業設計只需對前期課程設計成果進行整理細化,這對培養學生的系統觀念是非常有幫助的。
3.重視實踐教學
傳統的教學是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典型工程的施工錄像,雖說這種方式可以彌補實踐教學缺乏的不足,卻絕對無法代替實踐教學。為了打破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資源,學校一方面可以鞏固自身已有的實踐基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校友關系、校企合作方式,積極發展校外可靠的實習基地,增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關系。除此之外,教師在講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期通過自己的實力,找到實踐基地進行實習鍛煉,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適應崗位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在實習中表現出色的學生,更是可以直接被實習單位提前預定,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4.打造試驗平臺
在教學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塑造,可以說是現階段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最主要的目標,同時,這也是土木工程教學改革理念的宗旨。與傳統的實驗室相比,電子實驗平臺集合了數字錄像攝影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編程技術、動畫技術等等。在講學過程中,講師可以借助電子實驗平臺,有效地引導學生,使得進行合理的假設、猜想,從而進行驗證和反思,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實踐與自我反思,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創造力,還能夠激發自身的潛力,在豐富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提高。
5.加強施工安全教育
對于土木工程學科來講,如果想要從長遠方向考慮本專業的發展,施工安全教育必須開始于學生課堂,通過系統的施工安全教育,使學生形成“安全第一”的潛在意識。講師應該要做到理論知識講解易懂、案例分析觀察入微、實踐教學經驗豐富,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正確指導學生,慢慢樹立起學生“安全第一”的意識,使學生在實踐中有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中的信念,從而使得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何明.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方式的幾點看法[J].中國電力教育,2014(16):100~101.
[2]楊開云等.理論力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3,24(3):32~33
作者簡介:
劉大翔(1987-),男,漢族,湖北潛江人,博士,講師。
夏棟(1985-),男,漢族,湖北黃岡人,博士,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