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
一、科學素養的內涵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布的全民科學素質大綱,對中國公民的科學素質做了如下描述: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具備科學精神和科學的世界觀,以及用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判斷和處理各種事物的能力。由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可以看出,科學素養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技能;(2)對遇到的問題習慣于用探究的方式解決;(3)具有質疑的品質,能夠批判性的思考問題;(4)理解科學不一定是真理,但它卻是不斷追求真理的過程;(5)尊重事實,用證據說話;能夠接受經過證實的結論和重新考慮自己的認識;(6)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
課標還提出:要使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探究。對于小學生而言,讓學生體驗整套探究的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徑。
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局限性
科學課是一門以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科學探究課環節較多,而課堂時間只有40分鐘,有的只有35分鐘,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探究難免有些困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能不能保質保量地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發展?課堂探究受到教材、材料、上課時間等軟硬件的限制,往往不能深入地展開,有些問題就會凸顯出來,使得很多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難免會有一些傾向性、有所取舍。所以依靠課堂教學完成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遠遠不夠,局限性很大,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們應該重視并結合科學實踐活動,突破課堂教學的限制,全方位地滿足學生的需要。
三、結合科學實踐活動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實踐活動面向全體學生,以全校、年級、班級、小隊等為單位展開一些和科學有關的活動。它的形式多樣化,可以是閱讀、講座、辯論、探究活動、體驗活動、游戲、動手制作等。它的內容廣泛,包括天文、地理、生物、化學、物理、環保、綜合類等。組織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小學生科學實踐活動,是向小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我認為,不論是學校、家長還是科學教師,都應該認識到科學實踐活動的重要影響,并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其中。
小學科學實踐活動在尊重學生個體認知和個性的基礎上,既滿足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又不乏趣味性,使孩子們愿意參與、愿意體驗、愿意學習。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在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時,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蔽艺J為,小學科學實踐活動中有很多形式的活動就是這樣的,讓孩子們在科學游戲之間感受科學的樂趣;在爬山之中認識各種動植物;在制作過程中認識到科學方法的重要性;在探究活動中綜合性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1.科學實踐活動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科學課雖然給了孩子們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并能使孩子們學到很多的科學知識,但鑒于教材內容的局限性,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滿足。科學實踐活動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如建立科學閱覽室,指導孩子們閱讀科普讀物,不但可以讓孩子們在輕松、自由、快樂的氣氛中盡情地遨游于書海,了解更多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而且可以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如在五(2)班紅領巾小區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網絡、書籍等方式了解很多種植物的名稱、產地、習性等信息,使他們對植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拓寬孩子們的視野。
2.科學實踐活動為孩子提供了更多動手的機會。
在每年一度的區、??萍脊澔顒又?,每個孩子都會積極地參與,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同伴、家長一起通過努力制作出自己的作品。在制作過程當中,孩子手腦并用,不但了解了各種工具的使用,而且深切體會了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3.科學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想象能力對于學生形成創新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在科技節小發明比賽過程中,孩子們先是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生活中的不便之處,繼而展開想象的翅膀,想方設法地尋求問題的答案;在教育部組織的VCT項目的評比中,孩子們一步步設計實驗探索紫外線的秘密時,那些富有創意的實驗設計不正是他們創新能力發展的結果嗎?
4.在科學實踐活動中培養孩子正確的科學態度和探究能力。
科學態度是求真、求實,能夠尊重不同的觀點,以事實為依據,有質疑精神,對科學有正確的理解等。在VCT項目的研究和科技節論文比賽等活動中,孩子們提出自己的疑問,開始進行長期的觀察和實驗,認真作好記錄,并對記錄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研究其中的一些規律,最后分析結果的可靠性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的科學態度,使孩子們更深入地理解科學的含義。這些都對孩子們科學素養的形成有極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科學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絕不能忽視。科學綜合實踐活動能夠面對全體學生,并且更生活化,樂于被學生接受。探究科學現象不能被束縛在教室這個狹小的空間里,教室外才是孩子們學科學、用科學大有作為的廣闊的天地。
當然,對于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是一件長期的、困難的工作,我想,科學教師應該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探索、創新,才能真真正正地提高孩子們的科學素養,才能在孩子們的心靈上種下科學的種子,并使之萌發、成熟。
參考文獻:
[1]韋鈺.P.Rowell.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2]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
[3]童雪君.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4]關于小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中外教育,2000(1).
[5]如何培養農村學生科學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