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娜
摘 要: 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也迎來“微”時代,以微課為代表的教育技術創新備受矚目。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贏得了新課改環境下基礎教育的青睞。這種教學模式,既能突出學生的中心角色,促進其積極性的提高,又能對教師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進而助推教學方法的變革。
關鍵詞: 微課 輔助教學 促進學習 教師成長
微課自從被介紹到國內以來,以其短小精悍、靈活快捷的特點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微課開始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在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里,筆者主要以白銀市中小學為例,探討微課在輔助教學中對學生學習和教師專業成長所發揮的作用。
一、淺談微課
“微課”就其本身而言,把微和課結合在一起,顧名思義為簡短的課。以上是初遇這個詞我所引發的思考。深究之后,才發現其有豐富內涵。微課即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開展的精彩的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其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時間短(一般5-8分鐘為最佳)、內容少,也正是這個原因,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主題突出,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
2.教學資源的整合“情景化”,這樣也會讓教學內容彰顯生動有趣的特點,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以“視頻”為載體,這樣就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時間地點均不受限制。
二、輔助教學促進學生學習
在新課改環境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正在由老師的“授之以魚”向“授之以漁”轉化,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老師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引導者,就應該更加突出學生的核心和主體地位,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探究的魅力,體驗成功的喜悅。集網絡、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微課則在這一蛻變過程中發揮了催化劑作用。微課以最優的過程和最大的效率,實現了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上的整合,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筆者認為微課在輔助教學中對學生所發揮的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哉n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極其重要。45分鐘的課堂教學知識容量極大,所以要在這段時間里做到每個知識點都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很困難的。但是微課能夠把每個知識點都能以動畫、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方式生動、巧妙地展示出來,這樣就可以瞬間吸引學生注意力,緊扣學生思維,從而讓學生由被動接收轉為主動探索,把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逐步轉化為探究知識點的潛能,進而讓其發揮到極致。在白銀市中小學所做的微課教學實踐也充分證明了微課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方面有特殊作用。
2.提高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此可見,在教學中預習的地位和作用也極其突出。但是我們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學生的預習工作并不是很扎實和到位,調查顯示原因是雙方的,首先是老師方面,老師把教學重點放在自己的備課和課堂教學上,卻忽視了學生也需要參與到備課中;其次是學生方面,學生因為其時間的有限性和對老師課堂教學的依賴性,也會弱化學習中的預習環節。微課的出現對學生預習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教師可以把課堂教學的提綱和脈絡以微課形式呈現,學生在簡短的時間里就能把握要學習內容的重難點知識,按照提示的問題思考和試圖解決,并且引發新問題,從而在課堂上能和老師很好地互動、交流。筆者在課堂教學前將制作好的預習微課發送給學生,學生可以提前根據微課內容組織預習,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在筆者在白銀市中小學微課調查中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3.幫助學生集中突破重難點。
東漢鄭玄曾說:“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闭n堂教學中突破重點,解決難點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對于重難點的突破,老師可謂是費盡心思,但往往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而且由于課堂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微課的出現正如“一縷春風”,化解著教學中的這一難題。微課制作的初衷就是簡短、形象、通俗易懂地給學生講解知識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有重點地把握知識。具體就是把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制作成小視頻,以圖文并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精彩地呈現出來,讓學生一打開就被吸引了,如果一次看不懂,則可以反復觀看,直到弄懂知識點為止。
4.有效復習,助推學生學習能力提升。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睆土曇彩菍W生學習、鞏固知識點的一個重要環節。課堂聽講不可能一直全神貫注,總有一部分學生會因為各種原因有沒有聽懂的地方,而老師也因時間的有限性,不可能做到對每人將每個知識點一一解答。而微課就是正在彌補學生復習中的這塊短板。對于課堂上不能及時消化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進行復習、查漏補缺、開闊視野、提升自我。
三、微課加快教師專業成長
“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渾然一體的。微課對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及其能力的提高有很顯著的作用,毋庸置疑,對教師的專業成長也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1.提高教學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發展。
制作微課,對教師也提出了很高要求,而首要的就是琢磨透教材。通過琢磨要把較難的知識點以容易讓學生接受的方式呈現,把復雜的內容以簡單的途徑表達出來。這一過程對老師所具備的相關能力:教材解讀能力,表達能力,課件制作能力,信息技術、軟件使用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微課制作好以后,教師可以反復看自己錄制好的課,在觀看過程中發現優缺點,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從而使教學業務水平也不斷提高,專業素養也會得到完善。在白銀市中小學微課建設現狀的問卷調查中得到的結論也證明了這一點。
2.激發教師創造力,探索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
“毫無疑問,創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沒有創造力,就沒有進步,我們就會永遠重復同樣的模式”。傳統教學讓老師每天重復同樣的事情,這樣就容易發生職業倦怠,隨之創造力就會越來越缺失。這也成了每個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一個問題。新課改對于課堂教學提出新要求,給傳統教學注入新能量,而微課的出現又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其簡單實用讓人用起來得心應手,所以忙碌的一線教師也會試圖努力制作多樣化的微課,用自己的創造力探索獨特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資源共享,便于借鑒提高。
信息網絡化的今天,共享資源已經成為很便捷的事情。不可否認,網上的資源豐富多彩,但有針對性、實用性強的內容還是比較缺乏,微課的出現彌補了這一空白。微課用5—10分鐘闡釋一個或者兩個知識點,借助網絡這個平臺分享給其他教師和學生,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點,對于教師則可以通過觀看別人的微課進行思考和借鑒,從而提高自身能力。同時,通過微課引發的互動,也成為教師彼此之間交流的一個平臺,在交流過程中,也會擦出新的火花,教師之間研討的含金量也就相應提高,進而促進整個教學效果的強化。
新課改環境下,適應信息時代的微課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些問題。微課雖然時長為10分鐘左右,但是從選擇微課主題,制作微課件,開展教學到最后的錄制,這一過程要做得成功,需要的時間少則幾天,多則十幾天,這對于一線教師來說是一項巨大工程。所以微課要做得精,量就不能保證。同時學生對于微課的利用是否能達到最佳,也會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微課在輔助教學中要很好地發揮作用,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