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 要: 近年來,我國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繪本是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繪本主要通過繪畫形式將一些健康的故事展現在孩子眼前,對幼兒來說,他們對人生觀、價值觀乃至世界觀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但是通過繪本閱讀,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情感的發展。本文對繪本閱讀中如何促進幼兒情感發展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 繪本閱讀 幼兒情感發展 促進作用
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是為了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繪本是專屬幼兒的讀物,不管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學習中,都能夠吸引幼兒的眼球。在學前教育中,教師要充分理解繪本所要表達的情感,可以通過講解、提問或者展示的方式,讓幼兒在聽、說、玩、學的過程中,促進其情感發展。
一、繪本閱讀與幼兒情感發展
基本上每個孩子小時候都看過《安徒生通話》、《格林通話》,書中白雪公主、小紅帽、丑小鴨等形象,都深深地刻在每個孩子的心中,這些繪本中形象的刻畫對孩子情感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學前教育與中小學教育有本質區別,兒童文學教育的目的是在幼兒情感發育中,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兒童繪本中一些故事所表達的情感都是美好的,這也是為了給幼兒的心理發展提供一個干凈的環境。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繪本對幼兒的心理具有一定的輔導作用,幼兒會通過對繪本中人物情感的理解,自己主動學習這些人物的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其實,與父母、老師的教育相比,幼兒更容易接受繪本中的一些內容。此外,繪本中的很多圖畫都是運用非常健康、鮮明的色彩展現出來,所以對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有一定幫助。
二、繪本閱讀對促進幼兒情感發展的作用
繪本中的內容一般都是以故事形式展現的,不同故事的主人公有不同的性格,每個故事也有自己獨特的寓意,幼兒在閱讀繪本的時候,經常會將自己看做故事中的主人公,當主人公遇到危險的時候,幼兒內心的情感也會隨之波動,當主人公開心的時候,幼兒的內心也會保持非??鞓返臓顟B,在生活中,他們還會模仿主人公的行為,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幼兒的情感會非常豐富,會不斷得到升華。其實,幼兒之所以喜歡閱讀繪本、看動畫片,是因為大部分動畫片和繪本中描繪的世界是一個童話世界,是一個非常符合幼兒心境的世界,即使故事中有壞人,但是就像《喜羊羊與灰太狼》一樣,每集的最后都是喜羊羊贏了,灰太狼永遠都不可能吃到羊,繪本中主人公的情感表達的是“真、善、美”。幼兒與繪本中的形象進行情感交流,可以讓幼兒學會在現實生活中與父母、老師進行情感交流,將自己心理的情感需求很好地表達出來。此外,通過繪本閱讀,孩子可以向書中的人學習如何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更好地與同齡的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三、如何在繪本閱讀中促進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
1.集體閱讀的情感體驗
雖然繪本閱讀可以促進幼兒情感發展,但是要促進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在幼兒繪本閱讀過程中,要為其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學前教育,很多幼兒都是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玩耍的,當幼兒在學校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大型的繪本故事,與所有幼兒一起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故事中的一些細節等說出自己的想法,幼兒的想象力非常豐富,集體閱讀,幼兒之間可以相互影響,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相互討論,營造一種健康、歡樂的閱讀氛圍,讓師生之間可以將愉快的情感相互分享。
3.自主閱讀的情感體驗
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家里,都應該為孩子設立一個閱讀區,在閱讀區內放各種各樣的繪本,不要強制性地讓幼兒看某一類繪本,應該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繪本的類型,最好引導他們全面閱讀,不僅豐富他們的情感,而且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然,家長和教師要多注重與孩子的交流,這樣才能知道孩子情感發展的方向,在平時的日常閱讀中,盡量不干預孩子,讓他們在自主愉快的環境中形成自主閱讀能力。
3.親子閱讀的情感體驗
父母是幼兒最好的啟蒙老師,不管家長的工作有多忙,還是應該注意每天抽出一些時間陪幼兒進行繪本閱讀。親子閱讀可以將幼兒帶入一個充滿親情的世界,不僅可以增強幼兒對父母的信任感,而且可以培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另外,家長在陪伴幼兒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將一些積極健康的內容展現在幼兒面前,同時,父母在孩子的陪伴下,可以在繁忙的工作環境中得到放松。
四、結語
繪本是每個幼兒在成長時期都會接觸的東西,對幼兒來說,這個時期情感的發展可能會對其一生都有很大影響,在繪本閱讀中,家長和老師都要重視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每個孩子生活的世界都是一個童話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們會學習一些情感的表達,這個世界的好壞是決定其情感發展的主要方向,注重幼兒繪本閱讀的環境,盡可能引導幼兒感受繪本中美好的一面,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之中打開自己的心靈之窗。
參考文獻:
[1]孫建國.論兒童文學促進幼兒情感發展及其優化策略[J].教育文化論壇,2013(12).
[2]趙靜.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4).
[3]王翔鈺.幼兒繪本閱讀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