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凌菲
【摘 要】水粉色彩是一種工具簡單,便于操作的造型方式,廣泛用于各個階段的美術教學訓練。水粉造型訓練課程是美術高考、高等學校繪畫專業、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油畫專業、水彩專業學生通向專業發展道路的重要橋梁,本文從水粉色彩造型的步驟、“三大對比”的理解與運用、光影的表現、水粉造型的氣韻生動幾個方面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水粉色彩、造型、三大對比、光影表現、氣韻生動
中圖分類號:J9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42-01
水粉畫是用水作為媒介劑,調和含有一定膠質的礦物質粉在紙面上作畫的一種方式,據資料記載水粉畫最早出現在遠古時代的洞窟藝術中,遠古人用帶有顏色的礦粉在石壁上作畫,所以水粉畫應該是先于油畫、中國畫而出現的畫種,發展至今水粉畫成為應用最廣、攜帶工具最方便的作畫方式之一,為我國的美術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水粉色彩在美術教育界中的地位及特點
水粉色彩是美術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不管是八大美術學院還是各省美術聯考,都離不開水粉色彩。在高校教育中水粉色彩造型訓練也是繪畫類各專業、藝術設計類各專業、其他造型專業必不可少的專業必修課程,因為水粉顏料的特點是間于油畫顏料和水彩顏料之間的,既有一定的覆蓋能力可以反復修改又具有水彩獨特的透明性,技法靈活多樣,工具簡單容易操作。水粉顏料由于含有粉質和膠質畫面的干濕會影響視覺效果,畫面濕的時候顏色會顯得稍微明度和純度都會高一些,干后明度和純度稍微會降低,水粉顏料的調和劑是水所以反復覆蓋和修改后舊色和新色會混合到一起,降低顏色的純度,這也是一些初學者掌握不好水粉顏料的特性而畫面總是比較容易變灰變臟的主要愿因。
二、水粉色彩造型的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
1、起稿,這一步驟主要考究作者的素描能力和速寫能力,首先是設計好構圖,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最好先用鉛筆起稿,避免錯誤的線條涂改干擾后面的畫面效果,在勾勒好基本的輪廓后要用稀薄的單色畫出大致的素描關系,很多人不注意這一步直接用彩色鋪色,導致思維混亂光影和空間效果不盡人意。一般用赭石和普藍之類的含粉質相對較少的顏色鋪畫大致的素描關系,因為含質少也意味著容易覆蓋,但是在赭石和普藍的選擇上就要看整個畫面的色調傾向了,若是偏冷色調就用普藍一類,若偏暖色調應該用赭石一類的暖色,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后面的作畫過程中如果底色用的冷色再用暖色去覆蓋就容易變灰變臟色了。
2、鋪大色塊,這一步驟主要考究作者對光源色、固有色的感悟和對素描向色彩轉變的空間感知。在這一步,建議先考慮好光源的冷暖,一般室內的光線比較偏冷,室外陽光下偏暖,確定好光源的冷暖后用相對應的補色畫出顏色最深的陰影處,進行這一步時可以再次考慮和確定好所畫物體的具體位置,然后再從物體的暗部開始向亮部推移畫出固有色部分和光源色部分。
3、刻畫細節和調整,只要前面步驟都能做到位到這一步驟會變得容易很多。刻畫細節就是把色彩根據光線和物體的形狀再進一步的細分,亮部其實很多學生都能掌握好,但是往往忽略了暗部的調整,水粉畫的暗部切忌不能多次去覆蓋,多次覆蓋會讓暗部悶而不透一片死灰,應把最深色一筆到位然后依次做漸變推移出空間,變化是暗部調整的重點。
三、水粉彩色造型中“三大對比”的理解與運用
水粉彩色中的“三大對比”是指明度對比、純灰對比、冷暖對比。運用好這三大對比關系能使畫面色調和諧、空間感加強,還可以杜絕和避免畫面的灰和臟。明度對比指的是亮度,調入的白色顏料越多明度越高,顏料本身的色相顏色越淺明度越高,畫面中前置的物體和空間顏色明度較高,越往后推移明度越低也可以理解成越“模糊”色彩也隨之變“模糊”;純度對比是指顏色的純凈度,相互調和的顏色種類越多純度越低色彩變灰。
四、水粉色彩造型中的光影的表現
光賦予世界萬物以色彩,沒有光世界就失去了顏色,光影一直是造型研究者關注的重點,文藝復興時期的瓦薩里奇在《美術家列傳》曾論述“作畫時畫好輪廓,打上陰影,分出明暗面,然后在中間部分又仔細作出明暗的表現,亮部也是如此。”光影大師倫勃朗也總是以光影為主導來作畫!水粉色彩造型中光和影的表現由于顏料的特性,能夠呈現出多層次和多質感!亮部可以像油畫顏料那樣厚涂甚至堆疊,而暗部和投影則像水彩一樣薄透冷暖色相互融合。
五、水粉色彩造型如何做到“氣韻生動”
“氣韻生動”是謝赫在他的劉法論中提出的,指的是在畫面上再現對象的時候要不僅要考慮到“形似”還要做到形神兼備,生動活潑。在水粉色彩造型中要做到氣韻生動則需要賦予畫面作者的思想,發揮主觀能動性。
六、結語
水粉色彩造型是一門綜合訓練藝術專業學生調色能力和造型能力的課程,也是對色彩關系的深化和訓練,在水粉色彩造型中要嚴格遵守好關鍵步驟才能做到快而不亂,心中有數;處理好暗部和投影的變化、會主觀的控制和運用光線和視角才能做到氣韻生動。
參考文獻:
[1]廖振華.水粉畫的色彩[j]社會科學.1984(06).
[2]胡海嘯.淺談畫好水粉畫的幾點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2(12).
[3]涂蓉蓉.淺談水粉畫在高等美術院校教育中的地位.[j]美與時代.2008(08).
[4]楊磊.小議水粉色彩造型元素的表現.[j]品牌.學術探討.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