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偉
摘 要:森林作為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不僅在環境保護方面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而且經過科學的撫育、合理的采伐,還能實現一定的經濟價值。我國森林資源豐富,在國家各項建設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濫采濫伐、重數量輕質量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森林成活率低、苗木浪費現象嚴重,嚴重制約了森林資源生態和經濟價值的實現。因此,在森林采伐和森林保護之間尋求一種平衡,成為當前森林合理利用的關鍵。
關鍵詞:森林資源;采伐與保護;問題;解決措施
一、森林采伐中常見的問題
1、森林過量采伐
科學、合理、適量的森林采伐,能夠有效降低森林密度,為林木的生長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間,但是在實際采伐過程中,林業部門盲目追求經濟利益,選擇性的忽視國家森林采伐規定,存在嚴重的過量采伐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林業部門計算采伐量的方式不夠合理,在計算過程中出現超額預算。當前林業部門在制定季度或年度森林采伐量時,多數情況下是以上一年的開采計劃為標準,結合上級安排的開采指標,進行一定范圍內的增加或減少,從而得出當季度或當年的采伐量。但是在計算過程中忽視了森林實際生產情況,例如出現林木死亡、局部森林病蟲害等,導致在實際采伐量超出了原計劃。第二,林業部門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私自增加采伐量。現階段,森林采伐監督機制尚不成熟和健全,尤其是在一些基層林業部門,本身的經濟效益相對較差,加上缺乏直接有效的監管,因此在安排采伐工作時,會在不同程度上額外增加采伐工作。
2、森林采伐方式不夠合理
根據實際需要的不同,森林采伐方式、森林采伐對象也會存在一定差異,多數情況下以采伐成熟林木為主,一方面是成熟林木的再生產能力有限,即便不進行采伐,其經濟價值也很難提高;另一方面,成熟林木對于陽光、養分和水分的獲取能力較強,如果成熟林木密度過大,不利于幼苗的正常生長。但是在實際森林采伐時,一些林業部門缺乏專業的采伐知識,在規劃區域內進行整體采伐,其中包括一些小徑林木,按照相關的采伐規定,小徑林木、林木幼苗是不再可采范圍之內的,由于林業人員專業認識的不足,采取“一刀切”式的采伐方式,使得區域內出現“斑禿”現象,如果后期沒有及時種植新的林木,往往會發生水土流失等問題。除此之外,近年來隨著各建設活動用林量的增加,森林采伐量也水漲船高,而與之相對應的林木撫育工作相對滯后,加上部分林木生長周期偏長,因此在森林種植過程中容易出現新舊林木接替不上的問題,也是制約森林資源發展的重要問題。
二、平衡森林采伐與森林保護的有效措施
1、合理的采伐是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超量采伐是對森林資源的浪費
在進行森林采伐的過程中,需要把握適度的原則。所謂的適度主要就是指在采伐量上需要進行科學的計算,只有進行合理的采伐才是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而超量的采伐卻是對森林資源的浪費。在我國過去的很長時間內,由于生產力水平較低,技術上較為落后,進而導致對森林資源的過量開采,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問題和環境問題。另外,除了生產力和技術方面的原因,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出現過量開采的問題。一是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進而對森林資源進行過度的開采,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二是自然災害導致森林資源的嚴重減少和破壞;三是較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進行森林資源開采的過程中,沒有采用科學的計算方式,不僅沒發揮出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效果,還造成了對森林資源的巨大浪費,不利于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實際的森林采伐中,需要與森林保護進行有機的結合,對開采量進行科學的計算,通過對實際的計算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然后確定開采量,進行森林資源適度的開采,不僅能夠提高經濟效益,還能夠起到保護森林資源的效果。
2、科學的采伐方式是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手段
在進行森林資源開采的過程中,需要采用科學的采伐手段,才能夠進一步保護森林資源。具體應該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一是應該取消皆伐伐區、就是成過熟單層林且需要重新造林的地塊也不應全部伐光,在開采的力度上可以大一些,但是卻不應該全部伐光,需要保留少量的樹木起到保護的作用;二是根據立地條件林木結構補植相應樹種如果在中小徑木多的條件下采用皆伐,這樣做不僅無法做到對森林資源的良好運用,還造成了對森林資源的過度破壞,不利于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三是應該采用擇伐的方式進行森林的采伐,所謂的擇伐主要就是對森林資源選擇性的開采,能夠合理的調整林木的結構,并且會起到固沙防風的作用,減少水土的流失,不僅能夠對環境起到一個良好的保護作用,還能夠做到對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進行采伐木的選擇上,不僅需要充分的考慮其經濟效益 , 還需要充分的考慮其環境效益 , 需要對環境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 才能夠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 促進我國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 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合理確定采伐木,是對森林資源最好的保護
何為合理的確定采伐木?主要就是指在進行森林采伐的過程中,對何種樹種進行采伐,采伐木選擇的科學與否,關系到對森林資源的是保護還是破壞。在進行森林采伐的過程中,主要就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采伐的過程中,還需要為培育后備的森林資源大量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進行上森林采伐的過程中,選擇采伐木的種類是非常的重要的。具體應該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一是應該根據樹木的經濟成熟齡來確定采伐木的種類。所謂的樹木經濟成熟齡主要就是指在樹木的生長年齡是否已經達到了可以采伐,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時候了,如果是的話,該樹種就可以稱作較為合適的采伐木,就可以進行相應的開采,既實現經濟效益,也實現了社會效益,并且也是對森林資源的良好保護。
二是采伐木除了需要滿足經濟上的要求之外,還需要滿足環境方面的要求,像,在進行森林采伐的過程中,需要將老齡過熟、病腐林以及霸王樹等樹種進行采伐,這樣能夠確保其他的樹種更為良好的生長。因此,在進行采伐木的選擇上,不僅需要充分的考慮其經濟效益,還需要充分的考慮其環境效益,需要對環境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才能夠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森林采伐與森林保護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工作。在合理范圍內,科學合理地對森林進行采伐,能夠實現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在森林采伐的過程中,全面了解森林保護與森林采伐之間的關系,不僅能夠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正確利用,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永波.關于鳳城市集體林權流轉的探討[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0(01):19-21.
[2] 于湘泳,王玉林.對鶴北林業局充分利用保護森林資源的探討[J].林區教學,2007(06)113-114.
[3] 李宜連,聶學山,吳曉光.森林采伐與森林保護關系的探討[J].森林工程,2011(0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