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田才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木材采運技術之間的關系。森林生態采運技術是森林經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只有不斷地提高采運技術,才能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說明了森林生態采運技術應用在森林經營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森林采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希望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森林采運
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 最初是由生態學家和環境學家提出的, 隨即, 聯合國的世界發展與環境委員會經過研究后正式提出這一概念。森林采運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任務就是在進行森林采運作業時, 要使森林生態環境、森林資源、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實現協調發展。要想做到三者的協調、共同發展, 就必須要提高森林采運的技術以及對森林采運作業的管理水平。另外,木材采運是在露天、分散、大面積的環境條件下,利用機械以及相關工具將立木形態以及木材位置移動的作業發生改變,作業的缺點是比較繁瑣,而且安全系數較低,所以,傷亡事故的減少依舊是木材采運作業中的重要任務。
1、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木材采運技術的關系
生態采運技術是森林經營可持續的保證, 森林持續利用、森林經營的可持續以及森林可持續發展是存在差異的。可持續森林經營指的是在森林的經營階段, 使生產能力得以持續擴大,將基本點定位在人的可持續利益中,人類社會所需要的產品要穩定的生產,以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共同可持續性發展為基本點,森林可持續發展既是戰略,又是原則,同時也是目標。我國的森林采運技術是以森林可持續經營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的。
所謂森林生態采運技術,是指借助研究、應用保證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完善森林生態系統結構的采運技術。如今,森林環境惡化、資源銳減,絕大多數人認為是森林采運技術不符合相應的條件,有的人還認為,森林采運技術發展地越迅速,生態問題就越趨于惡化,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傳統的木材采運技術理論———“發正林理論”,是以木伐利用為根本。 因此,采用的技術需要將新的理論知識作為基本點,倡導新經營的理念。要將生態采運的理論探究不斷深入,使林業發展目標接近于自然。在我國中東部地區,林地大多為丘陵山地,各方面條件千差萬別,質量也遠不能與農業用地相比,且其生產經營的基礎設施也相對薄弱;再者,由于中東部地區自然條件的影響,其林業生產周期長,經營風險也較大,為了能夠保障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人們必須要加強木材采運生產技術的管理應用和進步。
2、森林采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1、提高森林采運工作者在森林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認識
目前, 仍有一部分森林采運工作者在森林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認知水平還不是很高, 還不能完全理解森林與林業可持續發展之間的本質區別和聯系。因此,針對這一現象,必須要加強對森林可持續發展方面知識進行宣傳和講解, 讓工作者無論從認識上, 還是實踐上都能夠有所提高。
2.2、完善森林資源管理的政策
要想使林業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就必須將現有的森林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和調整, 要依據目前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加強。第一健立資源消耗的制約機制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 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第二, 繼續實行森林采運的限額政策,讓森林的開采者和生產者意識到森林資源的可貴, 提高對森林資源的保護、節約意識。第三, 建立森林資源的價格評估機制。在發展林業經濟時, 一定要處理好森林資源的存儲量和經濟核算之間的關系,利用政策來及時糾正森林資源在價格方面出現的扭曲現象,進而避免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對森林環境造成破壞
2.3、提高木材采運技術與生產管理方法
木材生產計劃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由于人們對于伐量概念的轉變,導致了制定木材生產作業計劃期望的目標從傳統單一的經濟指標逐漸轉變為追求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的綜合指標??紤]的因素也發生改變,由原先的生產率以及成本發展到實際的勞動力、總成本(含各生產工序成本)生產率、采伐樹齡樹種、保留樹齡樹種、伐區調查設計和準備作業、林區道路等;還需要考慮景觀、野生動物、土壤、植被保護、水、水土保持等社會性效益。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林業想要得到良好的發展,必須對生產作業計劃進行嚴密編制。
林業局要做好生產組織方案,生產計劃,簽訂責任狀,落任務、定期召開動員大會,下指標,黨政工團蹲點包干積極參與。要做到扎實到位,落實全員全社會參與木材生產。由于經營管理體制的不斷進步以及改組改制,木材的產量逐年下降,其生產組織形式不斷退化。一些企業開始分層承包、實行委托生產、合同制作業等經營管理形式,降低了管理負擔,使得木材生產組織過程有所簡化,責任也進行了明確的分工。
2.4、確立森林采運技術正確的發展方向
森林采運技術水平的高低, 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因此, 我們更應該針對森林的采運技術進行完善, 提高技術水平, 使森林采運作業能夠更加符合生態環境所提出的要求。強化森林采運工作者在森林可持續發展方法、理論、實際應用等方面的技術研究, 并且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采運技術, 借鑒他們在森林采運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果和經驗,進而提高我國在這方面的水平。在研究森林采運技術時,森林采運工作者還要充分的考慮采伐過程中對自然環境以及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 建立相應的森林采運監控系統, 監督采伐作業的規范及標準。
目前,在我國森林采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 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的提高森林采運的技術裝備水平,制定相應的規范和標準,在此基礎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森林采運管理體制。相信,通過我們不斷的努力, 一定會實現森林采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榮燦.談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木材采運技術.廣東科技.2014.
[2]孔祥林.森林采運的可持續發展分析.吉林農業.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