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職校教師是職業教育的主體,其綜合能力在教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要成為優秀的職校教師,就要具有高標準的思想道德素質,忠于自己的職業,學會教學藝術,對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身心引導,強化積極暗示,弱化消極暗示,為學生成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綜合能力;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1;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5-0056-01
職業教育是向學生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使其具備就業能力的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校教師是職業教育的主體,起著主導作用,所以職校教師的綜合能力在教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具有高標準的思想道德素質
學生會時時處處以教師為榜樣,從教師那里學文化、學知識,也學教師的思想、作風和品質,以及做人的道理。正因為如此,教師應該身體力行,處處以身作則,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響和教育學生。教師要在各方面以較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榜樣。
二、學會教學的藝術
(1)調節注意力。現在的中職學生,有的學習主動性差,如果老師在課上講的內容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就會搞小動作,或者睡覺,或者干脆就做起了自己的事情。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反常理式列舉、評價式贊許、詼諧有趣的講課風格,來創設活躍而有序的課堂教學氣氛。
(2)改善記憶效果。記憶的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認三個環節,其中識記和保持是“記”,再認是“憶”。再認是指經歷過的事物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憶是以前感知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來。再認和回憶是提取信息的兩種形式,它們之間沒有本質區別,只有保持程度上的不同。能回憶的,一般都能再認;能再認的,不一定都能回憶。教師可以通過聽、看加實際操作的方式加強記憶。一是每隔三四天或一周、一個月,集中復習有關材料,查漏補缺、強化鞏固。二是及時復習。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是記憶中不可避免的過程,遺忘規律是先快后慢,即在記憶的初期遺忘得多,以后遺忘速度明顯下降。實驗表明,在一個小時后,能記住的內容只剩下44.2%,八小時后再次遺忘8.4%,只剩下35.8%,24小時后再遺忘2.1%,還剩下33.7%。教師可以針對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習題和作業,鞏固所學知識。
(3)學習體驗及時化。由于學生入職校時,初中階段文化基礎相對較差,年齡有些小,對基礎知識生疏,接受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都不是很強,所以對于每節課的新知識,要采取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方法,通過案例、習題等方式將學習體驗及時化。
(4)突破理解層。人有數學邏輯、視覺空間、身體運動、音樂、語言、人際關系、自然觀察、內省等八大智能,因為家庭、社會、學校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人凸顯出來的優缺點各不相同,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優缺點進行有效的引導,發揮學生的特長。
三、對學生更加細致的身心引導
技校的學生大多是站在以前常常被忽視的群體中,這使他們的內心燃起了更加強烈的被關注的渴望。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教師給他們更多一點的愛,或許,他們很容易滿足。得知學生感冒了,如果能送去一句輕聲的問候:“你好點了嗎?”或許學生會因為一個小小的關懷而感動很久;學生的成績進步了,如果能及時地鼓勵他,說“你做到了,你還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嗎?”或許他下次的成績真的會更好;學生犯錯了,如果能問明前因后果,然后用相信的口吻告訴他:“相信下一次你不會再犯了。”或許他會真的為了老師的信任從此改變自己。如果教師能設身處地地考慮學生的內心世界,所得到的結果就會不一樣。
四、強化積極暗示,弱化消極暗示
職業中專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初中時,大部分成績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學生是個別教師“遺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有的學生心理上會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教師加強引導。
(1)有效的正面強化。學生之所以有自卑感,是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看不到,只能說你沒有發現。現在要做的是,不但設法發現它,還得設法擴大它。即使是微小的優點,一天反復贊許幾遍,也能使學生感覺到優點多于缺點。無論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教師都應對學生進行正面的積極暗示。
(2)弱化消極暗示。盡管學生會有很多缺點,但教師要去淡化它,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批評。可以這樣安慰學生:“這次你不是故意的,下次小心”“偶爾一次沒有關系,相信下次你會做得很好”。
五、忠于教育事業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地、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三尺講臺。要愛這個崗位,把這項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而不僅僅當作職業;不是以此為謀生手段,而是以此作為自己人生的追求。愛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是架構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老師教育學生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職業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業。
參考文獻:
[1]魯永春.素質教育與高校教師素質[J].高等農業教育,2002(01).
[2][美]杜·舒爾.現代心理學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謝芳.基于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職教教師知識結構探析[J].職教論壇,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