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所謂的生活化教學即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對教材中所蘊含的生活素材給予充分利用,而且還要緊密地聯系學生比較熟悉的、比較感興趣的生活事例與生活背景,并且根據這些素材來引導學生對一些問題情境進行探究與描述,使其能嘗試利用新的知識來對現實生活問題進行解決的一種教學方式。此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有效培養其對問題的思考能力與解決能力,可以培養其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221-01
知識源于生活。在高中化學課程中涉及到很多與人們現實生活存在密切關聯的知識,深入地挖掘這些素材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而且使其能夠充分了解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關聯,并且能夠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更好地指導社會實踐與生活實踐。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法。
一、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1、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合理地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解“金屬冶煉”這一方面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向學生講解人類使用金屬的生活發展史,利用這部分知識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生活化教學法,可以通過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互相關聯,使得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而且也能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來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進行討論,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得學生更多地了解三聚氰胺的化學性質及應用。
3、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可以使學生真正地體會到“知識源于生活”這一道理,這樣能幫助學生將所學到的化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現實社會、生活中,從而有效培養其社會的責任感。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社會的熱點問題進行關注。例如環境問題及食品問題等,以此來幫助學生充分意識到可持續發展對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使其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二、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充分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非常有趣的科學現象。通過仔細的觀察與思考,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科學現象中蘊含著很多的化學知識[2]。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利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科學現象來更加深刻地理解與認識化學知識,掌握更多的化學原理,提高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要充分地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
例如,在講解“臭氧性質”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回憶:“請問學生們在雷雨過后會覺得空氣如何自然環境的如何?”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與探索之后,教師講解雷電可以將二氧氣逐漸轉化為臭氧這一種科學現象,并且在此基礎上詳細地敘述后臭氧具有消毒以及凈化空氣等諸多的功能,從而來解釋為什么在雷雨過后,人們會感覺到空氣更加清新。在此過程中,不僅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現實中所面臨的各種科學現象,而且也學習到很多相關的化學知識。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為了有效促進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就必須要帶領學生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學活動。在活動設計時,教師也要深入地挖掘在教材中所蘊含的生活素材,充分利用這些素材來使得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化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所包含的主題來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進行聯系,找到彼此間的關聯,更好地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掌握及認識相關的化學知識。例如,在講解“有機化學基礎乙醇”相關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研究與探討白酒,同時進行提問:“請問同學們白酒的顏色、氣味是怎樣的”,其中蘊含哪些主要成分。然后再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現實中的生活素材來開展探究性的學習,以此來更好地了解生活素材,掌握乙醇等化學知識。
3、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布置生活化的作業。在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大綱為學生合理地布置生活化的作業,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思考能力,便于掌握與記憶。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小調查等生活化的作業,以此來引導學生研究社會生活中所蘊含的化學知識問題,培養其化學素養,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3]。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重金屬回收的調查作業,使其能夠精心地設計調查活動,并且認真地完成調查作業。從而使得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生活中所蘊含的化學知識,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其衛生意識與環保意識等。
4、利用化學實驗開展生活化教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用一些與現實生活具有緊密關聯或是非常有趣的化學實驗,不但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解“氧化鈉化學性質”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提問:“水能滅火,那么水能夠生火嗎?請問哪位同學看到過火生水的現象呢?”。問題提出后,學生肯定會產生較強的好奇心,心中充滿了疑問。之后,教師再為學生演示水生火的實驗。首先,選用適量的、比較稀松的棉花,將0.2g的Na2O2包裹住,并且將其分放置在石棉網上,之后再其中滴入少量的水,棉花團就會立即燃燒起來。通過這個實驗,不但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其了解了更多的化學知識 。
總之,化學知識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在高中化學進行中合理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而且還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指導生活實踐,而且對學生問題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于作用。因此,每位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斷研究與探索,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來開展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
參考文獻:
[1] 馬 明.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施途徑[J].中學時代,2013,06(24):89-90.
[2] 白聰穎.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3,04(A1):46-48.
[3] 胡立佳.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理論與實踐,2014,01(0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