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上半年,全社會完成客運量94.5億人,同比下降2.7%,其中二季度下降3.5%,降幅較一季度擴大1.6個百分點。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初步統計,上半年鋼鐵去產能1300多萬噸,完成今年目標任務的30%左右,在預期范圍內。下半年將進一步加大實施力度。對完成全年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稱“有足夠信心”。
從產業結構看,我國三次產業中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上半年三產占GDP的比重達到54.1%,比去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文化產業等重點領域發展向好,對穩增長、保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2%,增速比1—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主要受3月份較高增長的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僵尸企業”在我國工業企業中的占比約為7.51%。
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4.8萬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1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7.9%(未扣除價格因素),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上半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獲得新進展。與此同時,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上半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7%。高于城鎮居民收入漲幅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呈繼續縮小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達8008家,總股本4798.87億股,其中創新層掛牌953家,基礎層掛牌7055家。自2016年3月以來,掛牌公司數以平均每月500家的速度在增加,4月更是逼近600家。不過,6、7月以來企業對于掛牌新三板的熱情似乎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