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丹丹,汪秋寬,馬永生,何云海,趙前程,武 龍(大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大連 116023)
?
食品科學與工程重點支持專業的建設和實踐
任丹丹,汪秋寬,馬永生,何云海,趙前程,武龍
(大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大連116023)
摘要:針對目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大連海洋大學在建設食品科學與工程重點支持專業過程中,通過優化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構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師資隊伍的實踐能力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培養質量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食品科學與工程;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第一物質基礎,同時也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1]。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以培養具有化學、微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食品工程、食品加工、食品儲運和食品分析等相關專業技能,能夠在食品及相關行業從事產品開發、品質控制、檢驗與分析、生產技術管理、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人們對食品營養與衛生的關注逐年加深,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在食品行業內的工程設計、營養健康、安全檢測、監督管理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職責與作用。
大連海洋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在原水產品加工專業的基礎上成立,199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專業口徑由較窄的水產品加工調整為食品科學與工程。經過20多年的努力,本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本科生,并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較高的專業辦學水平。專業2010年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2012年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重點支持專業,2014年被評為大連海洋大學本科重點支持專業提升專業。專業所依托的學科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食品科學和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分別于2000年、2005年和2012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重點支持專業的建設對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加快培養相關專業高素質人才、提升專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貢獻率具有重要的意義[2-3]。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遼寧工業產業集群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設,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具有扎實食品專業知識的實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
全國具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院校共有200多所,如何讓大連海洋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從全國眾多院校中脫穎而出,如何讓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這些問題是教師進行省級重點支持專業和校級重點支持專業提升專業過程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在完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建設教學能力強的專業教學團隊等方面進行改革。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對我國食品工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連海洋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已承辦了20多年,為大連地區、遼寧省乃至全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食品科學領域專業人才。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行業對人才的專業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等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給高校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也給學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根據食品行業的發展需求,現有的培養模式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2.1程體系還需優化
在學校組織進行13級本科培養方案制定工作之后,專業的課程體系更加合理,專業培養體系從淺藍的通識教育逐漸深入到深藍的專業素質教育,并且改變了以前存在的課程內容重復、因人設課、課程設置順序不合理等情況,但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專業的課程體系還需進一步優化,對在課程設置上存在的知識分割過細、實踐環節薄弱等問題還需找到更好的解決途徑。此外,專業教師在教材編寫、精品課程建設等方面還存在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如何提高教師們的積極性,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2.2學方法單一
在教學過程中普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往往出現教師一個人在臺上講,臺下沒有學生認真聽的情況。要改變這種現象,就要從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方面入手,以科研促進教學,多采用案例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2.3實踐教學環節形式單一
食品科學與工程是工科專業,培養的是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論傳授、輕實踐環節的現象。實踐教學環節形式單一,與企業聯系不夠緊密,去企業參觀實習較多,而真正去企業生產實習的少,起不到真正鍛煉學生的目的。
2.4業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教師實踐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本專業的教師共11人,其中8人有博士學位,7位為應屆畢業生;具有實踐經歷的教師不足一半,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64%,絕大多數均沒有實踐經歷。大多數教師都是從高校到高校,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加上平時不善于與企業接觸,致使他們授課時不能很好地進行實例案例教學,講課不生動,學生聽課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差。
因此,面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需要對專業進行改革,通過改革與實踐,徹底改變以上問題,全面推進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3.1一步優化專業的課程體系
由于本專業的特色是水產品加工,大部分學生的就業面是水產品加工企業及相關企業。在專業課程設置中“食品罐藏工藝學”“食品冷藏工藝學”和“水產品加工工藝學”這3門重要的專業課程,均以水產品為授課重點。面對目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培養過程中在突出專業特色的同時,給學生講授了“大食品”的概念,以避免知識分割過細、專業知識面窄的問題。在課程設置上,增加了一些就業面更廣的專業課程,如涵蓋糧油加工、畜產品加工、果蔬加工等內容的專業課程。此外,在原來3門課的講授過程中,以水產品為示例,強調食品的共性,讓學生通過舉一反三的思維去解決“大食品”中出現的問題。
進一步加強實踐環節,對有些工程實踐性強的理論課,增加了對應的實踐課。例如,“食品工廠設計”這門課以前只開設了理論課,學生對現實工廠布局及車間設計沒有感官認識,掌握情況不夠理想,工作后很難獨立完成工廠車間的設計及布局。在新的課程體系中增開了一個對應的實踐環節,帶領學生到工廠的車間去參觀,對工廠布局有感官認識,并讓學生通過電腦進行CAD繪圖,自己設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針對專業在教材編寫、精品課程建設上的不足,從學院層面制定了規章制度,對參與教材編寫、積極進行精品課程建設的教師,給予資金上的扶持,并在職稱評定、崗位晉級、評優等過程中給予優先考慮,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高專業建設水平。
針對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定期組織召開教學工作研討會和課程體系論證專家會議,在充分征求教師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在學校組織培養方案修訂時進行課程調整。
3.2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科研帶動教學,以教學推動科研”的導向,及時將科研成果充實到課堂,通過課堂授課靈感提出新的科研課題,實行科研與教學相互融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科研和學科建設促進了本科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將科研和學科建設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學院的科研平臺對本科生開放,以項目帶動來完善本科生導師制,建立了吸納高年級學生參與導師科研項目的機制,促進了畢業設計與科研項目和生產實際相結合。
積極推進互動式、案例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采用交流、提問等方式加強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性、參與性,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中往往出現教師只顧自己講,不管學生是否都能夠理解的現象,結果是只有部分理解能力強的學生能夠掌握。通過分組討論,那些理解能力強的學生用學生們自己的思維和表述方式把知識傳達給其他同學,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在教學中增加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實例或食品中發生有關質量安全問題案例的講述和分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讓學生了解了如何從專業的角度去分析,掌握了分析方法和相關知識的重要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3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本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技能,更是啟迪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開拓創新及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構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了4個實踐教學平臺,即基礎實踐教學平臺、學科專業實踐與技能平臺、綜合性實踐教學平臺和科技創新實踐教學平臺,前3個平臺與傳統的實驗、實習實訓、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相對應,但在內容和模式上有所改革,同時增加科技創新實踐教學平臺,突出了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實現課內實驗實踐環節、校企結合實踐環節和科技創新實踐環節的結合。
改變了原有的實習模式,變參觀實習為進廠實習。通過與企業間的互動,形成了完整健全的學生進廠實習模式:學院與企業簽訂實習協議→企業面試→企業制定培養計劃→學生簽訂承諾書→學院為學生購買商業保險→指導教師帶隊實習→企業反饋→學生實習經驗交流。企業一次容納學生數量有限,可采用多批次或多企業的方式進行進廠實習。通過學生在企業的親身接觸,加強學生對企業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與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利用學院的4個科研平臺,組織學生參與了多項全國性及行業類的產品研發競賽,通過教師的引導,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創新性研發各類產品,以課外的科技創新活動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激發了學生的潛能與創新精神,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3.4立一支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對于食品科學與工程這一工科專業,任課教師具備對生產工藝及工程的實踐能力尤為重要。為了提升教師實踐能力,學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老教師的傳幫帶、邀請企業人員來校對教師進行培訓或交流、派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
讓具有豐富實踐教育水平的老教師做好傳幫帶,特別對新引進的青年教師,安排導師在課堂的組織教學、授課技巧、實習實訓等方面給予一對一的指導,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授課水平。以科研團隊為核心,根據團隊的研究側重點,給每個團隊劃撥一類課程,完善課程群的功能,形成一門課老教師帶頭、多位青年教師輔助授課的團隊協作模式。
通過與企業廣泛合作交流,協助企業進行新產品研發、市場調查與分析、技術攻關,教師對市場有了直接了解,改善了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并定期邀請企業人員介紹相關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邀請行業內專家學者指導講學,提高專業教師的生產實踐能力,促進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
讓教師到實踐中鍛煉。安排專業課教師到企業第一線進行專業實踐訓練,特別是缺乏專業實踐經驗的新教師,應到企業見習半年以上,并鼓勵教師外出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做國內外訪問學者,提升專業素質。
通過以上3項措施,特別是在生產企業第一線的鍛煉與實踐,不僅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還提高了他們對食品行業教育事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達到了提升實踐能力的目的。
通過近幾年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建設,在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從實施效果來看,專業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學生參與課堂,進行實踐活動的積極性顯著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就業率和考研率逐年上升,辦學質量和水平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今后,教師將繼續深化改革、勇于創新,力爭將該校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辦成在省內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專業。
參考文獻:
[1]馬林.關于促進我國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2]夏秀芳,孔保華.食品科學與工程重點專業建設思路和方案[J].林區教學,2013(2):1-3.
[3]黃業傳.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32-34.
Construction of Key Support Specialty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N Dandan,WANG Qiukuan,MA Yongsheng,HE Yunhai,ZHAO Qiancheng,WU Lo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me steps are taken in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support specialty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ncluding optimization of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reform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constructing a diversifie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eachers.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Key words: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method;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staff
中圖分類號:TS201.4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02.056
文章編號:1671-9646(2016)02b-0084-03
收稿日期:2015-12-29
基金項目: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改項目(UPRP20140397,UPRP20140036);大連海洋大學校級教改項目(JG2014ZD04)。
作者簡介:任丹丹(1980—),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食品營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