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昌明
摘要:針對當前大學生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將就業指導工作與學生社團活動相整合,創新就業指導工作形式,實現就業指導教育全程化、多樣化、個性化、社會化,擴大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延伸就業指導的工作觸角,增強就業指導的實效性,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
關鍵詞:高校;就業指導;學生社團;整合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1-0024-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已成為一所高校能否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標志,國家教育部決定加大就業狀況在高校教學評估中的權重,使就業成為一項重要指標,并對就業率造假者實行一票否決。因此,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好壞,不僅影響一個學校的招生和生源質量,而且從長遠看也直接關系到一個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作為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的就業指導工作成為了高校繼招生、教學、管理工作之外的又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一、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雖然在我國已開展近二十年,但只有在近幾年高校招生制度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推動下才真正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總體上各高校發展不平衡,在高校教育中所占比重偏小,教育方式方法單一,相當多的高校仍未能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貫穿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就業指導體系不健全,就業指導全程化尚未形成
大學生就業指導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根據大學生成長成才及就業形勢發展需要,應該將就業指導教育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但目前相當多的高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培養輕就業的觀念,對大學生就業指導重視不夠,就業指導機構人員少,工作量大,就業指導工作為簡單粗放式,甚至有部分高校還沒有把就業指導教育納入正常的教學計劃中,缺乏長遠的規劃和系統的安排。
(二)就業指導形式比較單一,就業指導課缺乏吸引力
目前,就業指導教育在實踐中主要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講授的內容主要以講解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收集需求信息、傳授擇業技巧、調整擇業心理、做好擇業準備等知識點為主。指導教師講擇業的多,講創業的少,教學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理論性較強,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指導效果不理想。
(三)就業指導教育大眾化,個性化指導不夠
據了解,相當多的高校就業指導教育大多采取大班形式授課,上課學生人數較多,且教材缺乏,基本上使用同一種教材、一個大綱、一套模式、一個課堂的方式進行就業指導教育。但每個大學生的能力、素質、就業觀念、擇業心理、家庭環境和社會關系都是不同的,這就使得就業指導的針對性不強,指導效果不理想。據有關部門對武漢地區幾所高校部分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對學校就業指導機構的工作表示滿意的僅占1.78%;比較滿意的占21.56%;認為一般的占57.1%;不太滿意的占16.89%;很不滿意的占2.67%[1]。
(四)就業指導師資隊伍人員緊缺,積極性不高
目前,高校就業指導教育的師資隊伍主要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兩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少數專家、學者組成,師資隊伍中兼職人員多,專職人員少,數量緊缺,很難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專業化指導。據統計,全國各高校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專職人員與畢業生的比例,2002年多在1∶700以上,2013年則達到1∶1500~2000,有些萬人高職院校專職人員甚至不足2人。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高校就業工作專職人員多在1∶200左右[2]。且高校實施績效工資后,部分高校就業指導課的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計算以及待遇等問題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致使其缺乏工作積極性。
二、以學生社團為載體,促進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高校學生社團是具有相同愛好、興趣、特長或志向的學生自發組織在一起,旨在某一領域實現共同提高的學生群眾性組織。它覆蓋面廣,輻射能力強,發展迅速,具有廣泛性、自主性、協作性、同化性、傳播性等特點,對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繁榮校園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高素質創造型人才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優勢,將就業指導工作融入到社團活動中,對創新就業指導形式、提高教育實效和幫助學生實現順利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以學生社團為載體有利于實現就業指導教育全程化
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參與面廣、形式豐富多彩、有較強的吸引力、活動頻率高等特點,參加社團活動的學生覆蓋高校各個年級。在社團活動中將職業素質的培養、職業生涯的規劃、擇業知識和能力的準備以及創業意識的培養和創業能力的提高等就業指導的內容融入到各種社團活動中[3],使得就業指導多渠道、經常化教育成為可能,有利于實現就業指導全程化。
(二)以學生社團為載體有利于實現就業指導教育形式多樣化
高校學生社團類型繁多,涉及的學科和專業領域較廣,通過職業發展類社團邀請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人力資源專家和成功校友到校給學生作就業指導,組織模擬招聘會;演講與口才類社團舉辦自我推銷演講賽;創業與實踐類社團舉辦創業實踐或創業計劃大賽;心理研究類社團開展職業能力和心理素質測試等活動來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現就業指導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必將對提高就業指導的實效性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4]。
(三)以學生社團為載體有利于實現就業指導個性化教育
同一個學生社團的成員大都具有相同的愛好、興趣、特長或志向,成長經歷和所受過教育程度基本相同,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比較一致。以同一學生社團成員為指導對象,在學生社團內部開展“朋輩教育”,施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教育[5],實現就業指導個性化教育是完全可能的。
(四)以學生社團為載體有利于擴大就業指導師資隊伍
按學生社團管理規定要求,每個學生社團都必須掛靠相關主管部門,并有一至兩名教師指導其開展活動,學術型或者專業性較強的學生社團還需要有專業教師參與指導。將學生社團指導教師納入兼職就業指導教師的范疇,對他們進行就業指導知識的培訓,讓其在指導學生社團開展活動的同時,增加就業相關內容的指導[6,7]。這對擴大就業指導師資隊伍,不斷提高就業指導師資隊伍的質量和數量,促成全體教職工關心學生就業的良好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三、就業指導工作進學生社團的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社團活動的研究
高校學生社團類型較多,同一社團成員具有同化性,不同社團之間具有差異性。將就業指導教育與學生社團相整合,就要求學校就業指導部門主動加強對不同類型學生社團特點的研究,實行在同一社團內采取個性化指導,不同社團間實施分類指導的原則,制定有效措施,將就業指導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到社會實踐、形象設計、面試模擬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之中。
(二)加強對學生社團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
社會實踐是社團成員接觸、了解社會的主要途徑,也是社會職業界與大學生溝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學校就業指導部門要主動參與社團社會實踐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內容形式、方法途徑等環節的策劃,促進就業指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通過學生社團加強與社會職業界的溝通和聯系,讓職業界參與到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來,讓更多的政府部門、企業界、科技界和經濟界等知名人士用他們的自身經歷來指導教育學生,提高就業指導社會化程度。
(三)加強對學生社團指導教師的培訓
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強對社團指導教師特別是專業型社團指導教師的培訓,使他們對當前的就業形勢、就業心理、就業技巧和創業指導等方面有較全面的了解,使其迅速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并通過指導學生社團這一途徑,使更多專業教師加入到指導學生就業的行列,從而提高就業指導的專業化和多元化程度,使學生在得到專業知識指導的同時,在就業方面也能得到專業化指導。
(四)指導建立職業發展型學生社團
指導建立職業發展型學生社團,不斷延伸就業指導工作觸角,是就業指導教育實現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比如,南京大學“學生職業發展協會”和廣西師范大學的“大學生就業服務協會”等社團在學校里就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他們通過邀請名人作講座、傳授面試經驗、幫助聯系實習崗位等活動,對大學生就業進行指導,為許多大學生提供細致實用的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吸引了大量學生參加,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8]。
四、結語
將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與學生社團活動相整合,是就業指導工作形式的一種創新,它不僅改變了以往就業指導單一的教育形式,而且有助于實現就業指導教育全程化、多樣化、個性化、社會化,擴大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延伸就業指導工作觸角,使大學生在參與各種喜聞樂見的社團活動過程中得到各種技能的鍛煉和提高,不斷增強就業能力,對最終實現充分就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宋姣.淺談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15):244-245.
[2]袁貴仁.加強指導和服務,推動畢業生就業制度建設與創新[J].中國高等教育,2003,(3):3-6.
[3]包奕峰,陳江,楊越等.淺析學生社團對高職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服務[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8):62-63.
[4]吳薇.職業服務類學生社團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作用[J]思想理論教育,2008,(7):73-77.
[5]李樂.基于創業型社團推進大學生就業的研究[J]才智,2012,(36):313-314.
[6]何生,趙文軍.高校學生社團導師制度建立的初步探索[J].社會縱橫(新理論版),2008,23(12):208-209.
[7]于紅.以“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模式完善高校學生社團指導體系[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32):122-124.
[8]郝利鵬.高校求職類學生社團與大學生就業能力之提升[J].中國就業,2009,(1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