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進
在“增速換擋、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經濟新常態下,怎樣以創新為引領,動態適應市場競爭和環境變化,促進農商銀行持續健康發展,是需要研究的課題。為此,古藺農商銀行就“怎樣推動創新驅動工作”開展了調研總結,并進行大膽探索與實踐,以應對當前和未來挑戰。
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發展
——建設隊伍活力生態,增強戰斗力。一是領導班子以身作則,營造“行風正氣、勤奮擔責、進取向上”的團隊工作氛圍,按照“褒獎勤奮實干者、處罰違紀渙散者”管理導向,樹立員工信心,千方百計調動員工工作激情。二是通過明察暗訪、定期不定期檢查、走訪客戶等方式,了解查處慵懶不作為、推諉不擔當的管理人員和員工,狠抓工作作風和紀律。三是因才施用,引導分流機關臃腫人員,加強了基層一線營銷和管理力量,僅2014年上半年,就動員了5名總行部室員工到鄉鎮支行擔任行長、副行長、主辦,動員了7名(2名中干)總行機關員工到前臺營銷部門。四是從領導做起,在加班加點工作的同時,對總行布置的工作親自追蹤督導,層層開展執行力落實追責。五是總行強化對中層干部的履職考核。2014年以來,古藺農商行共撤換中干(含副職)5名、分理處主任5名,競聘中干及中干副職17名、分理處主任3名。六是為讓員工感受古藺農商銀行是一個能奔事業的公正平臺,凡是干部選拔和員工進城區工作,一律通過公平公開競聘或考試擇優獲準。七是按業績拉開員工績效薪酬分配,體現獎勤罰懶。
——創新企業文化建設,培養團隊行為習慣。一是提煉確立價值體系。經過員工討論,對公司目標、宗旨責任、職業精神,市場與客戶管理,員工、管理等方面系統提煉了具有古藺農商行特色的價值體系及市場定位共27條,要全行員工耳熟能詳共同遵守。二是開展“金點子”諫言活動。三是開展年度“出彩農商人物(團隊)”評選活動,以“管理達人”“管貸高手”等褒獎一個員工或一個團隊,激發員工對古藺農商行的熱愛、責任、擔當、奉獻。四是開展讀書寫作活動,營造濃厚的書香農商行氛圍,凝聚正能量。五是創辦具有古藺農商銀行特色的內部季刊雜志《藺州農情》,向社會展示古藺農商銀行在縣域中最具影響力的銀行形象。六是開設道德講堂,開展對員工的普法教育、警示教育。將職業操守、職業道德、企業文化、風險控制理念意識結合起來,提高了干部員工的法紀意識,道德意識,自警、自控、自律能力。七是遵照辦事處要求,營造農信大家庭親情文化,開展“農家一日”“共進晚餐”“員工關愛”等活動。八是挖掘本行敬業奉獻的楷模羅嬌、兢兢業業的管貸高手王方、董武,進行宣講學習,現身教育員工,在全市農信引起強烈反響。
——創新試點“卡貸通”,培植信貸業務增長點。2015年初,省聯社瀘州辦事處規劃古藺農商行進行“卡貸通”試點后,立即制定方案、培訓、建立制度、選定城郊支行為試點體驗網點,廣泛開展宣傳。城郊支行試點成功后,“卡貸通”業務于3月中旬在全行貸款網點全面推開。“卡貸通”一經推出,即成為古藺縣農戶和城鎮居民、工薪人員喜愛的貸款產品。截止到2015年末, 古藺農商行各項貸款余額18.58萬元,其中小額信用貸款余額為114700萬元,占比為61.74%,辦理“卡貸通”業務14497筆,授信總金額50803萬元,貸款余額42577萬元,“卡貸通”業務筆數和余額在古藺農商行小額信用貸款中分別占37.86%、38.35%。
——創新渠道建設,著力改善競爭環境。一是新設酒街支行并成功打造成全功能網點。二是將新設新體育中心網點(搬遷城郊支行)和雙沙支行打造成精品網點。三是已對箭竹、永樂支行網點成功改造成了標準的鄉鎮基礎網點。四是2014年投放自助銀行64臺,今年又投放了自助銀行32臺,累計達到97臺,鄉鎮覆蓋率達100%,其中離行式自助銀行14處(城區13處),已累計安裝EPOS機335臺。五是對大寨、馬嘶、黃荊、白泥分理處實行定時定點服務,強化了彈性工作,深入村組開展金融服務。六是設立天成名都 “1+N”社區銀行(正在裝修中)。七是建立村級群眾綜合服務工作站,代辦政府社保等業務。
——創新流程與技術,促進新產品營銷。近年隨同全省農信開展了流程銀行建設工作,更新了觀念,優化了流程,加強風險管控,實現了人力資源向前臺營銷的傾斜,“主動營銷”“走出營銷”收到較好效果。2014年成立微貸部、小貸部,復制推廣小微貸款業務技術和產品;大力推行公務卡、手機銀行;已啟動實施擬開辦資金、債券業務;在每個基層網點設置電子銀行兼職崗人員1名,并定期組織培訓及考試,負責本網點的電子銀行業務指導、宣傳解釋、問題收集上報、對內部員工及客戶的培訓、維護自助銀行、EPOS機等工作。
——打包清收處置,創新不良貸款降控舉措。2015年年初,古藺農商行表外貸款資產達6000多萬元,為杜絕員工“一核了之”思想,盤活表外資產,去年3月制定實行了《表外信貸資產打包招標清收處置工作方案》,向全行員工公開進行招標清收,期限3年,按年考核兌現;邊催收,邊清理,邊追責,創新了表外貸款清收方式。經過以上措施創新,古藺農商行不良貸款清收取得較好成效。2015年收回表外核銷和置換貸款342.08萬元,完成省聯社下達任務的168.51%。
開創創新驅動工作新局面
——增強對創新驅動工作的認識,主動適應信貸服務。古藺農商行的創新驅動工作總體上要在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識縣情、知農情、強使命,結合實際根據山區縣、農業縣、國定貧困縣特征,在信貸工作上做好“三個融入”的工作,即融入當地黨政工作目標中,融入農民、農業、農村的經濟活動中,融入扶貧攻堅的重心工作中,切實做好創新驅動。伴隨農業產業級次的不斷提升和組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國家精準扶貧的強力推進,涉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規模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市場主體將成為三農發展的主導力量。要根據農村生產、經濟的變化,不斷創新及運用適用的服務方式與產品。
——實施體驗鞭策,以文化建設創新推動隊伍建設。一是對目前在機關(營業部)工作,沒有或較短在鄉鎮網點工作過的員工,分別輪換到鄉鎮網點體驗客戶經理工作。二是對工作態度較差、慵懶散習氣不改、長期不能完成工作任務的管理人員、工作人員,分別輪換到總行指定的網點或部門的有關崗位體驗學習。三是將門柜服務技巧和態度需要改進的員工輪換到總行指定的網點柜面體驗學習。
——探索實行行員等級薪酬管理,增強企業活力。一是按業務條線對全部員工專業技術進行考試、測評、定性與定量工作、工作技能要求度、業績考核,評定行員等級,行員等級實行兩年一次的動態調整,實施員工晉級和職務晉升并行管理模式。二是根據業務規劃全面梳理和確定各部門、各網點的人員編制以及與績效相匹配薪酬額度,實行履職打分考核工資+績效考核薪酬的收入分配方式。三是打通多個提高員工正常收入的渠道,對不同等級員工享受不同等級薪酬,使員工可以通過努力工作實現等級晉升來提升自身待遇,改變過去單純依靠職務提升增加薪酬的現象。
——自主開辦公務卡發行業務。古藺農商行已于2015年12月上旬向瀘州銀監分局申報在省聯社“興川公務卡”統一品牌下自主開辦公務卡發卡業務,計劃審批通過后立即發行,積極爭奪高端客戶。
——成立資產負債管理辦公室。一是合理配置資產負債,對資產結構、負債結構、產品推廣等進行測算,計量貸款、存款產品的成本權重,效益貢獻度,并進行定價管理。二是對資產與負債進行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即對賬戶計算出資金轉移價格,使每一筆資產端業務有成本,每一筆負債端業務有收入,使每一筆銀行業務都具備內部資金成本屬性。為產品定價和精細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撐。三是對資產風險進行準確計量和科學管理,優化經濟資本在機構、部門、客戶、產品、渠道等維度的計量和配置,實現資產與負債總量和結構的合理平衡,提升資本利用率。
——增強村組、社區的金融服務營銷能力。古藺農商行將進一步完善升級村級金融綜合服務站功能,使之成為集社保、醫保、商保、購物、存取款、反洗錢、反假幣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同時,進行金融聯絡員與助農取款綜合服務點機主的整合,培植金融聯絡員信譽與營銷技能,將金融聯絡員培育成一線營銷人員,把助農取款綜合服務點打造成為古藺農商行村社金融服務的前哨。此項工作已制定出方案,準備于2016年3月開始執行。
——創新推出扶貧貸款業務。通過政府、財政、扶貧移民局等協商,古藺縣政府設立“扶貧風險保證基金”。目前,縣政府已出臺“免擔保、免抵押、財政扶貧貼息、風險共擔抵補”《小額扶貧貸款和貧困戶住房貸款發放辦法》,2016年春季啟動由古藺農商銀行發放的“小額扶貧貸款”和“貧困戶住房貸款”,并將陸續出臺“產業扶貧貸款”等業務。扶貧貸款的創新工作正在與縣政府、扶貧辦、財政局等進行緊張對接,業務即將啟動。
——創新推出“至愛寶貝”銀行卡產品。在新生嬰兒出生時,農商銀行贈送精美紀念禮品一份(奶粉、尿不濕)。由新生嬰兒的父(母)持本人的有效身份證、有效戶口簿到古藺農商銀行為新生嬰兒辦理“未來之星”銀行卡,農商銀行將100元的慰問費存入銀行卡,同時為新生嬰兒的父(母)辦理“卡貸通”、手機銀行等金融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