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湖南永州425000)
?
發展休閑旅游農業 帶動產業結構調整
劉曉燕
(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筆者調研了解了湖南省驥村鎮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和取得的效益,分析休閑農業的優勢和面臨的機遇,提出了完善驥村鎮休閑農業發展的模式和經營方式,以達到驥村鎮休閑農業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休閑農業;優勢;模式
城市急劇擴張,環境逐漸惡化,快節奏生活方式等導致人們回歸鄉土田園的心理越來越重,鄉村通達性的改善、閑暇時間的增加、農民獲取經濟效益的動力等因素為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保障。廣大農民支持和接受休閑農業,帶動維護和管理旅游景觀,積極發展旅游基礎設施,提供多種旅游有利條件,協助外來旅客更好地體驗農村鄉情鄉貌。鄉(鎮)休閑農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Lane.B(1994)對鄉村旅游地域、旅游活動本身、規模、社會結構和文化特征及類型等方面對鄉村旅游的本質進行了界定。MikeWoodS(2000)認為,鄉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鄉村地區所從事的所有旅游活動,以實現對鄉村自然、人文的感知、體驗,從而達到精神的升華。賴恩(BernardLane,1994)提出了界定鄉村旅游的五元素:位于鄉村地區;具有廣闊自然環境及傳統文化活動;小規模經營企業;社會和文化具有傳統特征;旅游類型多樣。對鄉村旅游的概念,學者們雖未達成一致,但都認為鄉村性(Rurality)是旅游者的重要基礎。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驥村鎮位于縣城西北部,距縣城8公里,東南與本縣龍泉鎮相鄰,西北與本縣冷水井鄉、寧遠縣、祁陽縣交界,地勢北高南低,三面環山,全鎮總面積 87.7平方公里,181個村民小組,人口 21000人。地勢北高南低,山地、水利資源十分豐富,有山林 9600畝,水田 7047畝,中型水庫 1座,小一型水庫3座,地下水資料豐富,溶巖 3處。全鎮森林覆蓋率達69%,古樹木林立。
驥村鎮休閑農業起步較晚,目前處于初期。特別是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業精神,立足縣委、政府“打造硒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養生之地”的目標。90年代以來,立足實際,著力培育農村支柱產業,走休閑農業發展之路,境內長達4公里的由溶巖形成的秀麗多姿多彩的“黃公洞”;全縣面積最大,遼闊壯觀、一馬平川,面積達 4000多畝的“桐木洞”;碧波蕩漾、清凌凌綠油油的“肥源水庫”;桃花、梨花、李花盛開時令人刻骨銘心、如詩如畫的“花海”,使驥村鎮成為了理想的避暑、度假、休閑圣地。
正在建設中的胡家小游園、園林式的集中供水工程,都將為驥村鎮的休閑農業開發帶來新的亮點。2012年驥村鎮休閑農業以優質水果基地、蔬菜基地為主,接待的游客基本上是本市內居民,約占全縣休閑農業收入的三分之一;為農民增收10000余元,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2.1形成了十大支柱產業
全鎮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重點突出煙果林開發、生豬品改、特色養殖等工作,已培育了十大支柱產業,即以肥源、林家源、肥溪源村為龍頭的林地基地;以楊家、黃公塘、李家山、黃栗山村為龍頭的蔬菜基地;以烏下村、李家山、麻子塘為龍頭的果業基地;以桐木洞、砠坪為龍頭的優質水稻基地;以萬家鵝業為龍頭的家鵝養殖基地;以上槎、星子坪、下槎村為龍頭的特色養殖基地;以流芳橋村為龍頭的牲豬養殖基地;以陸家、胡家、楊家、小嶺、黃公塘、上槎為龍頭的烤煙基地;以星子坪、桐木洞為龍頭的育苗基地;以上槎、李家山、楊家、陸家為龍頭的優質油茶基地等。
2.2花的海洋
驥村鎮共有水果 10000余畝,以桃、李、梨、枇杷、柑桔、板栗為主。油菜面積 1500余畝,春暖花開時節,油菜黃花滿地,粉紅桃花,純白梨花遍山,已成為了市內外較有名氣的花海,是永州市乃至周邊城市最大的水果基地。
2.3煙稻的基地
全鎮共有烤煙 1500畝,煙稻輪作,7月前種植烤煙,7~10月種植水稻。集中連片種植在桐木洞,春天,烤煙郁郁蔥蔥,秋天,隨風飄拂的稻浪金黃惹人愛。
2.4垂釣的圣地
全鎮共有中型水庫一座,大小山塘 300余口。野生魚肉質鮮嫩,夏天清涼的水讓人忘卻夏的炎熱。
至 2012年底,全縣共有農莊 10家,同時,以混合開發的休閑農業為模式越來越成為一種發展方向。古樹參天,未完全開發的溶洞、小游園都是休閑好去處。新田縣驥村鎮是革命烈士曾令均、曾令銓的家鄉,是全縣的德育教育基地。
驥村鎮休閑農業要取得長遠的發展,就要由單一的觀光功能拓寬為觀光、休閑、娛樂、度假、體驗、學習、健康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向高品位、高層次、多功能方向發展的現代休閑農業。通過旅游業發展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參考文獻
[1]陳勇.徐小燕.BOT模式在我國西部旅游扶貧項目中的應用[J].商業研究,2005(07):167-169
[2]申葆嘉.國外旅游研究進展 [J].旅游學刊,1996(01):62-67.
[3]李林.蔣偉.國內外休閑農業研究[J].2011,(03).
中圖分類號:F592;F320
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3.006
作者簡介:劉曉燕,本科學歷,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