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君,李 婷
(長春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
高校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的策略探索
趙慧君,李婷
(長春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摘要]高校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與實施離不開政府政策、師資、學生創業意愿和創業課程本身等因素。國務院于2015年下發文件,明確指出要將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本文從創業基礎課程的設置、創業能力培養課程的設置、創業政策課程的設置、創業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專業學科創業課程的設置以及創業課程結構的安排六個方面,探討高校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高校;創業教育;創業教育課程
創業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至關重要。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但是高校畢業生創業和高校創業教育的實施和效果不容樂觀。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急需提高,構建一套適合我國高校學生、符合我國國情的創業課程體系對提高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質量、高校畢業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和廣大青年的創業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設置創業基礎課程的策略
創業基礎課程包括關于創業理論知識、培養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培養創業心理素質的課程。
關于創業基本理論知識的課程,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較為權威的教材是由李家華主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編的《創業基礎》,可將其作為高校學生關于創業知識普及的入門教材,同時將《大學生KAB創業基礎》作為輔助教材,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學期開設創業基礎這門課程。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了解創業基本理論知識、創業的本質與特征、創業規律和方法、創業過程、創業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和解決方式,對經典的創業案例有自己的見解,形成創業思維,具備創業的基本理論素養。該課程的考核方式應兼顧理論和實踐,要求學生在該課程結束前,通過調查、研究,設計出一份創業規劃書,然后通過期末考試來檢驗學生對創業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將考試成績計入教育學分。
創業意識是產生創業行為的內在動機,創業精神是對新事物的勇于探索的冒險精神。培養創業意識方面的相對權威的教材是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系列規劃教材《創業導論——創業意識與企業家精神》,該書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和企業家創業精神的培養作了詳盡的闡述,為學生提供了創業自測題目以及測試結果,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傾向。此外,由創業成功的優秀校友主講的座談會也應該作為此課程的一部分。
此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轉變就業觀念,形成自主創業的意識,并對如何開辦和經營企業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課程開始前和結束后,可以分別對學生進行關于其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的問卷調查,從而檢驗課程實施的效果。
創業心理素質課程的設置能幫助學生在自主創業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心理,坦然面對潛在的挫折、困難。應設置創業心理學,教材可以使用由車麗萍主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創業心理學》。該書是高等院校應用型專業心理學系列教材,仔細分析了創業者的心理特征,為創業者提出了具體的調節與控制行為的原理和方法,對創業團隊的管理、創業者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此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具備創業需要的基本心理素質,學會心理調節與控制,做自己心靈的導師,面對困難不屈不撓,勇于并樂于接受一切挑戰。
為檢測學生心理素質的基本情況以及課程實施的效果,可以在課程開始前、進行中和結束后對學生分別進行創業心理素質測評,測試學生學習該課程前后創業心理素質的變化,檢驗課程實施效果,通過對學生的創業思維、心理的自我調節與控制能力、抗挫能力以及勇敢、堅強等優秀品質的測試,對學生的創業心理素質進行較為科學的評價,幫助學生明確自身需要改善的方向。
二、設置培養創業能力課程的策略
創業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對創新能力、商機分析與捕捉能力、融資能力、社會形勢判斷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整合資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營銷能力以及運用創業知識能力等,對創業實踐的成功至關重要。開設創業能力培養的課程,可以將由盧飛成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創業能力》作為參考教材。此書從經濟學角度出發,圍繞創業者應具備的主要能力,對國際形勢和中國國情進行科學分析,使學生了解創業者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并結合任榮偉、梁西章、余雷主編的《創新創業案例教程》,為學生設置模擬的創業實踐情景,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考察學生的應對困境的方式,將理論學習與案例分析相結合,使學生了解國際國內形勢和社會現實,加強對創業能力的掌握。
在課程開始前和結束后,可以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的文字內容可以不同,但問卷所要考察的實質性指標應該是相同的,即考察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效果、課程實施的效果。在課程學習中期,將學生帶到創業實訓基地,進行類似游戲闖關的模擬創業情景考試,通過學生對不同情境的選擇與反饋,獲取學生創業能力的具體信息,以便對授課方式、進度加以調整。該課程以模擬創業情景考試作為考核方式,對考核結果按照一定指標進行科學分析,形成能力分析報告。指導教師根據分析報告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并將分析報告發放到學生手中,使學生對自己的創業能力有客觀、全面的認識。
三、設置創業政策課程的策略
大學生對國家政策不了解,一方面是由于他們對新聞時事不夠關注,另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對此宣傳不夠,創業課程中缺乏關于國家創業政策的普及和分析。
設置政府創業政策分析這門課程,可以將由劉立新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創業政策與法律》作為教材,從創業政策與法律、國家的創業政策、公司法等角度使學生深入了解創業法律和政策,進而幫助他們在創業過程中充分利用優惠政策,同時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此外,還應督促學生關注新聞時事,關注中國教育新聞網等權威教育官方網站,將對國家頒布的創業政策文件的分析納入課堂中來,如在課堂上就可以對2015年國家頒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進行詳細的剖析。
此課程結業時要求學生結合該學期的學習談談自己關于創業的看法、自己創業意識的轉變,以此作為結業論文,并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分享自己的創業觀念,最后在每組隨機抽取一名同學說明自己的學習感受和創業規劃。
四、設置創業實踐活動課程的策略
創業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教學形式應以實踐為主、以理論為輔,以丁繼安、翁士增、李曉英主編的《大學生創業實踐》為教材。此書從創業機會識別出發,具體闡明創業項目識別、準備和運作管理,對學生自主創業的各個環節作了仔細的解析,實踐性極強。
此外,應講解任榮偉、梁西章、余雷主編的《創新創業案例教程》中的創業案例,邀請創業成功的畢業生和企業專家來校舉辦座談會,指導學生創業實踐,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訓基地進行模擬實踐。創業實訓基地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與企業、事業單位、政府的合作。國家對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各地方高校推出的鼓勵創業的新舉措對創業實訓基地的建立、創業實踐課程的實施具有促進作用。
創業實訓基地可以為學生提供需要的基礎設施、技術指導和一定數額的資金支持,使學生的創業實踐具備基本的物質基礎。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創業訓練,教師以及基地的指導人員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學生可以將創業成果投入到實踐中,如參加創業大賽等。對于創業實踐課程的考核,不以學生創業訓練成功與否作為唯一指標,學生在此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業能力、創業意識、創業心理素質等都可作為考核學生學習成果的指標。
五、設置專業學科創業課程的策略
上述課程基本上完成了對學生自主創業所需要的通識知識的教育,但由于學生專業不同,這些課程在結合相關專業對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的指導上仍存在一些欠缺。這就需要單獨設置創業與學科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的課程,對學生自主創業作更加具體的全面的指導。
這一課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獨特性。復雜性體現在需要對創業與各個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進行整合,這使創業學科課程的制定面臨許多挑戰,需要兼具學科知識與創業知識的教學團隊進行集體研究、討論,制定符合本專業學生的課程內容。獨特性體現在不同的教育對象需要不同的專業課程內容。教育部門應成立研討并制定學科創業課程的專業部門,部門成員應匯集全國相關學科課程與創業課程的學科帶頭人,這些專業人士應具備較高的科研能力。
在課程內容的制定上,應做到專業性、實踐性和具體化。譬如,教育學專業的課程可以包含教育機構的創建、運行和取得成功的一套詳實的創業模式;法律學專業的課程可以包含創辦和經營律師事務所的具體相關事宜。可見,創業學科課程內容的制定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我國沒有開設這門課程的先例,專業學科創業課程的實施面臨很多困難。一方面,課程內容的制定需要一定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另一方面,這門新課程要納入高等教育創業課程體系安排,要重新修改高校學生的培養方案,需要大量工作。
六、合理開設創業課程的策略
創業課程的有效實施需要制定課程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形成教學評價體系,還需要對各門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課時安排,規定課程類別,明確開課的具體學期,進而形成完善的創業課程體系。這套方案將10門課程分散在6個學期,確保學生對創業課程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將創業基礎、創業市場營銷學、創業法律基礎等課程設為必修課程,使學生掌握自主創業所需要的通識知識;將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的培養、創業心理學、創業能力培養等課程設為公共選修課,使學生在輕松地氛圍中強化自身的創業能力;將創業學科專業課程設為專業必修課,使創業和學生專業緊密聯系;對各類創業課程增加課時安排(按每學期18周計算,各門課程將從第1周開設至第15周)。通過對這些方面的明確安排,創業課程將更加系統、科學,課程實施將井然有序,進而達到開設創業課程的預期效果。
我國高校數量多,類別也不同。各類學校在開設創業課程時要按照學校、學科和專業的具體情況加以修改和完善。這套關于創業課程的方案主要針對本科院校、按四年學制而制定,專科院校運用這套方案時需要進行調整。此外,創業學科創業課程的實施存在很大挑戰,各高校可以先對創業課程內容進行研討、制定并嘗試實施。
[參考文獻]
[1]方偉.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3(7):36-39.
[2]胡業華,徐德培,倪鋒.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探討[J].職教論壇,2014(12):82-84.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02(2016)03-0177-03
[作者簡介]趙慧君(1965- ),女,教授,從事教育學研究。
[基金項目]2015年吉林省青少年發展研究計劃項目“以高校為依托的青年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2015jqy—06)。
[收稿日期]20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