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瑤
摘要:依法治企對于外資企業的長足發展至關重要,依法治企已經成為企業管理新常態,才能夠不斷在法律的保護下與其他企業進行合理競爭,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本文從依法治國背景下企業落實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外資企業落實依法治企存在的問題和如何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管理貫徹依法治企三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能夠對外資企業加強財務制度建設規范財務管理,促進依法治企的順利推行和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財務制度 規范管理 外資企業
隨著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國策的提出,社會各界紛紛響應,做為國家基本社會單元和市場主體的企業也逐漸確立法治思維,認識到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以及建設法治國家對于企業管理的好處。企業進一步做好依法治企也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體現。在依法治國的政治背景下,外資企業只有把依法治企做為企業管理的新目標,使得依法治企做為管理新常態,才能夠不斷在法律的保護下與其他企業進行合理競爭,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依法治國背景下企業落實依法治企的重要性
(一)依法治企是對依法治國的貫徹落實
伴隨著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和基本國策的推行,依法治國涉及到全國的各個層面,而作為國家重要組成細胞的企業,也將成為踐行依法治國的重要主體,而作為外資企業只有不斷通過踐行依法治企,才能夠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依法治企是指企業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展開相關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這是外資企業適應新時期的要求,也是企業管理制度順利推行的必然要求,外資企業只有通過依法治企才能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二)依法治企促進外資企業長效發展
首先,依法治企有利于企業管理水平更上一個臺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懂法用法才能夠更好地開展經營活動,促進外資企業健康發展,外資企業也只有運用法治才能夠維護企業市場主體的獨立性,進行公平交換,促進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其次,依法治企有利于外資企業參與公平的社會競爭。在法律的保護下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保證市場主體的正常利益,防止一些不規范的行為如欺詐、虛假宣傳、違約、造假行為,也能進一步防止一些地方保護主義和貿易壁壘對于外資企業的不利影響,防止市場競爭良好秩序的扭曲和破壞。同時,做好依法治企,有利于保證市場中合同的契約效益,并為保證良好信用的企業創造更加寬松的信貸規模與準入,促進依法治企的企業在激烈競爭中長足發展。
再次,依法治企有利于促進企業策略制定與決策的科學性。外資企業在面對日常生產經營和營銷以及技術革新、面對客戶合同簽訂以及需求分析時都會涉及相關的法律問題,而依法治企能夠指導企業進行科學決策。
二、外資企業落實依法治企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意識仍需加強,專業人員缺乏
外資企業在中國進行生產和經營時由于不了解中國的政策和法規,由于存在著文化的差異和理念的不同,對于商業合同、公司業務和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相關法律規定不甚了解,缺乏法律風險的防范意識,加之企業中相關的專業法律人員較少,法律相關人才在企業當中的地位不高,對人才重視度不夠和晉升機制等問題,使導致難以落實依法治企。
(二)缺乏防范法律風險的機制
外資企業在法律基礎制度的建立上缺乏優勢,在合同管理、招標以及重大法律事件審核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忽略了法律風險防范,各個部門缺乏聯動機制,不能有效進行事前的預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的防范工作。
(三)財務制度和財務管理有待規范
從中央推行的依法治國到依法治企,依法治企基本途徑就是加強企業法規建設,包括重要的財務管理制度建設,財務制度的建設和財務管理的規范也是外資企業貫徹依法治企的重要途徑。企業的規章制度可以說是企業內部之法,是企業踐行依法治企的重要途徑,規范化的財務制度和管理有利于促進企業實現人治到法治的轉換,促進企業向職業化管理的轉換,只有做好財務制度的建立,才能夠使企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查,制度建設是完成依法治企的最重要部分,而財務制度的建設和財務管理的規范又是外資企業依法治企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企業財務制度規范方面仍有一些不足:
首先,外資企業缺乏健全的財務制度,在資金分配方面相對隨意,對于專項資金的申報和使用也缺乏監管,使用范圍寬泛不夠嚴格。對于已經設立的財務制度的遵守性有待提高,對于支出的預算、資金收入賬的監管也相對缺乏。
其次,缺乏對資金的規范管理和監督。在進行財務管理時仍是時候檢查為主,對于事前和事中的監管相對較少,這使得制度的遵守和錯誤糾偏往往存在滯后性,針對專項的監督檢查也相對較少,檢查的覆蓋面也不夠全面。
再次,缺少相應的內控制度,外資企業在業務控制的流程方面缺乏嚴謹度,由于缺乏內控制度使得出現違規現象后才能夠發現,對于違法違規的行為的出現缺乏相應的風險防控,一但出現問題往往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信譽損失。
三、如何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管理貫徹依法治企
(一)提高法律意識,加強法律人才建設
外資企業要做好法律法規以及單位內部財務制度的宣傳作用,要使員工遵法守規,就要使得企業員工人人知法、學法、懂法,充分了解相關的法律以及本企業的規章制度,使得法律法規至上的意識深入員工內心,同時也要加強法律人才的建設,對法律人才給予重用,并為其提供良好的晉升通道,加強法律人員與其他員工的溝通與交流,可以通過交流會等方式促進整體員工法律意識的提升。
(二)建立防范法律風險機制
企業應進一步深化風險防范的機制,深入研究法律風險防范的措施,有效防止重大法律糾紛,主要針對重大事項、重大招標與投標、重大合同等問題上進行防范風險,對不同事項進行風險等級的劃分,設立一些重大事項的清單,并進行應急預案的整理和編排,對存在法律風險的地方進行嚴格專業排除,并做到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以及事后監管相結合的全方位風險機制的建立。
(三)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強化制度執行
首先,要加強基礎管理,做好財務制度的基礎建設,針對財務管理體系、審核制度、財務收支的審批管理以及內部控制制度、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礎問題予以落實,對企業內部的賬戶加強管理、做好五個賬表的數據真實可靠,針對賬目的往來關系進行梳理和核對。針對專項資金進行嚴格的管理,財務收支嚴格按照預算進行,建立相關的會計檔案的存檔和保存工作,為工作責任的落實奠定基礎,更加有利于財務制度的基礎建設。
其次,要對資產管理提起重視,企業要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責任制管理,責任到人,權責清晰,設立統一登記的管理部門,建立一套統一的核算機制和動態管理的體系。加強各個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定期進行盤點與清查,保證賬目與實際相符合,企業的管理者能夠隨時掌控企業資產的狀況,并加強對固定資產及其他資產購買的管理,建立相互制衡機制,使購買資產的支出在年初預算的統籌管理之內,科學有效管理,保證企業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再次,要加強預算管理。良好的預算管理制度是做好財務制度建設的基礎,預算編制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財務制度能否良好運行,企業應嚴格遵守預算編制的規定,科學有效調研企業人員、發展狀況等因素,編制中要側重企業發展的重點和工作的重心,確保預算制度準確而又符合實際。
第四,要做好收支制度建設,企業應加強對財務收支的管理,加強內部審計與監督,對重要會計材料與信息進行審計,并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整個流程、防范進行審計。
(四)加強監督管理制度,建立獎懲機制
良好的監督管理和獎懲制度,有利于企業依法治企的運行和順利實施,才能加強制度的執行力。獎懲制度一方面要表現在對于財務制度、法律法規遵守較好的個人和團體進行獎勵,對執行力較差的部門和個人進行懲罰。另一方面對于企業財務制度建立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隊也要予以嘉獎,建立獎懲分明的好機制。
(五)加強內控制度建設
良好的內控制度是落實依法治企和、加強財務制度建設規范財務管理的保障,建立內控制度首先要做好記錄的完整,保障財務人員的經濟活動都有記錄可查詢、有憑證可參考。并確定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第二點要對財務管理活動進行相關授權,給予財務管理者相應的權利。第三就是要做到檢查的獨立性,確保進行監督財務制度運行的員工和進行審計的人員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有利于客觀、科學地進行監管,促進財務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和依法治企的推行。
總之,加強財務制度建設規范財務管理是外資企業依法治企的重要途徑,只有不斷通過提高法律意識、防范法律風險、健全制度、設立獎懲、加強內控等方式,才能有效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促進依法治企的貫徹實施。
參考文獻:
[1]王飛.如何加強財務管理,有效防范財務風險[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3
[2]曹云清,黃永強.我國企業立法之缺陷與矯正[J].事業經濟, 2005
[3]韓永龍.淺談中小企業如何有效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J].會計師,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