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志光
摘要:企業集團不僅從直觀上具有比一般生產經營性企業更大的規模、更多的人員、更廣更深的市場及更多元化的服務和項目,同時在管理工作方面也具有更復雜更需考量的問題。財務管理是傳統會計工作的發展與升華,而在名稱發生轉變的同時,其職能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本文就針對集團財務集中管理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簡單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集團財務 集中管理 理論 實踐
從目前經濟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企業集團的現存管理模式已經不符合市場的發展,亟待進行管理的革新,尤其針對集團內部的財務管控。企業需要依據自身發展特點,對管理方式及范圍進行更進一步改造和升華,只有這樣才能將財務管控的積極特點發揮出來,促進企業的不斷進步。
一、企業集團對子公司管理的對策
(一)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
企業集團要將眼光放至中遠期,為企業制定清晰的戰略規劃,并參照企業的章程進行貫徹和落實,并施以監督和管控,才能保證企業在正確的方向不斷做大做強,實現持續發展。子公司要始終將集團的戰略作為基礎,綜合當前的政治環境、行業發展及企業自身的運營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后制定子公司的發展計劃,企業集團要及時的給與子公司計劃的指導和確立審核。
(二)實現管理的制度化
對于子公司的各項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母公司作為唯一或控股的股東,有權參照法定程序執行,并在開展制定和修改時要將《公司法》作為參照進行制度上安排。另外,在企業章程制定中要避免出現職能上對子公司的干預,要始終保持子公司的獨立性,從全局、超前的戰略眼光進行企業集團的章程制定。
(三)建立財務管控信息平臺
企業集團內要開展財務管控就需要采用全面預算的方法,把集團戰略目標進行分解,下放到各層級的經濟單位,并開展對預算執行過程的控制、監督以及分析和調整,真正的為企業的生產經營起到戰略指導的作用。要將企業內涉及到生產經營及財務的活動都吸納進全面預算系統中,然后依照制定、分解、控制、改進和考核的流程以企業戰略目標作為中心圍繞開展執行有序的運行,以更好的幫助企業實現資源配置、績效考評等管理方式。
二、集團財務集中管理的策略
(一)委派制度加強集中管理
企業集團進行財務的集中管控是以財會數據作為基礎的,因此為了確保集團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及時性,就要對產生數據上報問題的人為或非人為因素采取措施進行規避,總公司往往會采取委派財務管理人員或者財務監察至成員公司的方式避免財會數據的失真,并保證在第一時間的上報匯總。
(二)制定統一規范開展統一管理
在戰略上集團企業是作為有機的整體進行部署的,但在管理上,成員企業之間是存在差異性和獨立性的。因此,要將財務集中管控作為目標,開展必要的強化制度和統一的規范管理。要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規范和標準,在各成員國之間實現四個統一,即財會數據的錄入、傳輸格式的統一;程序的統一;會計預算編制方法和管理的統一;成本管控及緊急事件處理程序的統一,實現財務報表編制的統一化。
(三)選擇不同的財務管控模式
隨著企業集團的發展,下屬分公司、子公司業務的拓展和延伸,集團企業的規模在不斷的增大,由于市場競爭競爭的增大,對集團企業的管理要求也在提升,管理的幅度伴隨規模的增加在擴大,在此時再采取之前的集中財務管控就不合時宜了,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開展相融型財務管理模式的轉變,即在重大問題上集團總部對下屬公司人具有決策權和處理權,是高度的集權,但在日常的經營及開展的經濟活動可以下放給下屬公司更多的自主權。
三、資金預算分析財務管理的問題辦法
(一)制定資金預算的考核標準
在企業內實行績效考核制度,不但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員工的責任心,進一步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集團企業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在內部的各崗位徹底的進行貫徹和執行,來加強對資金的預算管理和使用管理。
(二)積極運行資金集中管理系統
現如今,社會已經進入了具有現代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時代,眾多的集團企業也加快自身建設,實現了辦公的自動化,將高科技、網絡技術運用到管理和運營中,大大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績效考評體系
1、償還能力指標
償債能力一般是指債務到最終期限企業是否能償還的能力。根據債務時限可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種。一般是通過對流動、速度和現金三個比率指標進行短期償債能力的評價。而且,在確定進行流動比率評價時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開展。
2、營運能力指標
營運能力是企業展現經營績效的重要表現形式,是指在充分利用已存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的財富的創造和衍生。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利潤的獲取是企業營運能力提升的動力。決定企業營運能力是否可以提升主要取決于資產、流動資產及應收資產和存貨資產的周轉率。在實際的經濟運營中,周轉率越高的,一般效率就越好,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3、獲利能力指標
企業的獲利能力一般是指資產衍生的獲利能力和在生產及經營中業務的獲利能力等,這些都是通過一些指標進行評價,如銷售毛利率等來進行分析比較得出。因此,企業可以采取利潤率指標與同行對比的方式,對自身獲利水平開展更為科學和合理的判定及評價。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集團企業要想進一步的發展壯大,就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建設,對財務的管理更要重視。在財務管理的加強上,不可以只限制在實務性操作上,還要在職能上進行主動的轉變,全面的將信息運用和管理滲透入企業的內部,從各方面加強企業的自身管理和協調,來幫助企業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彥.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的效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
[2]王炎.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中心內部控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