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霜梅
摘要:要想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能,需要企業打破固有的審計理念,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技能,把企業內部審計的范圍覆蓋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及時防范風險,使內部審計工作真正能協助管理層監督與再控制,為企業提供合理真實的有用信息,促進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促進企業知己知彼,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工作 企業內部審計制度 風險防范 監督與再控制
近年來,隨著企業規模逐漸壯大,對企業內部審計的認識也逐步提高。客觀地分析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科學地制定內部審計措施,對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全面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現就企業內部審計的概念及審計任務、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現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企業內審工作的著眼點及改進措施等幾方面談談我的認識和體會。
一、企業內部審計概述及審計任務
(一)企業內部審計概述
企業內部審計是指依法對企業的財務收支及其經濟運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的系統審核和監督,以嚴肅財經紀律,促進廉政建設,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改善經營管理,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確保國家有關財經政策、法規制度以及財經紀律在企業的正確執行,強化企業管理,為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二)企業內部審計任務
企業內部審計的任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負責審核企業年度財務計劃或預算的執行和決算;負責審核企業財務收支、經濟往來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對全資、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臨時機構的經濟效益審計;負責中層干部或負責人進行離任審計等經濟責任審計;負責內部控制制度的嚴密程度和執行情況審查;負責對境內外經濟組織進行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及合作項目的合同執行情況及長短期投資、財產的經營狀況及其效益性進行審查;負責檢查國家財經法規和企業財務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負責對公司直屬具有財務、金融、經濟活動的職能部門進行年度預算指標或承包指標執行情況進行審計;負責對公司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問題開展專項審計調查;負責對國家稅款的繳納的合理性、合法性及稅收政策掌握和執行的完整性進行審計;負責對企業風險預警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等等。
二、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現狀
一直以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心局限于財務審計,在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人員選撥、內審定位、業務范圍等方面存在很多弊端。
(一)企業內審機構設置不健全
許多中小企業由于人員少或者處于節約成本考慮,一般不設置內審機構;有的企業把內部審計機構設在財務部,使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混為一談,不具有審計獨立性;還有的企業審計機構設置雖然存在,但形同虛設,不履行應有的職責。
(二)選拔內審人員的環節不科學
多數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選拔內部審計人員時很隨意,由企業老總直接任命,或者由財務經理兼任,只是為了填補內審崗位的空缺,而忽視了內審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同時違背了不相容職務相互制衡的內控原則。
(三)內部審計定位不準確
目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主要用于查漏補缺,注重于事后審計。事后審計往往損失已經發生,即使查出問題也是亡羊補牢,不能防患于未然。
(四)內審業務范圍不全面
內部審計只注重對財務票據的審計,比如審核發票開具是否合法合規,很少對票據業務的真實性、合理性追究。只關注財務指標的評價,如年終對企業整體資金使用、經濟效益等情況進行了解,對企業利潤及現金流量等指標簡單分析評價,而不注重經營業績評價及績效考評等非財務指標的評價,并沒有涵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沒有對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綜合的評價。
三、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
企業內部審計在促進企業完善管理體系、防范風險、協助管理、提供政研服務、建立信息通道等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企業應逐步提高對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視度,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工作保駕護航的作用。
(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可以促進企業完善管理體系
現在網上流傳這樣一句話“管理是盯出來的”。“盯”就是盯著各個管理環節,也就是內部工作審核點。在實現管理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審核收入、成本、投資、采購等各個審批環節是否按規章制度辦理,是否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對于管理中不符合相關規定的環節,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改進措施,使管理體系逐步得到完善。
(二)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幫助企業防范風險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通過關注管理人員的職業操守、員工的專業勝任能力等人力資源因素,可以防止內部職業舞弊及職業犯罪的風險;通過關注組織機構、業務流程等管理因素,可以防范管理體系形同虛設的內部風險;還可以通過關注經濟形勢、產業政策、法律法規等外部因素,使企業及時識別外部風險,合理制定風險應對策略,盡量使各項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承受范圍內。
(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協助管理層監督與再控制
由于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業務日趨復雜等使得企業高層很難直接控制各方面的經濟活動。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需要專門的監控機構對企業的以上情況進行監督與評價,達到其控制企業的目的。內部審計不僅要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控制,還要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以后工作績效的建議。
(四)企業內部審計能為企業提供政研服務
很多企業內部設置政研室,抽調內審人員專門研究各項規章制度、專項政策、管理流程。對于新出臺的相關政策及時培訓,對于好的管理經驗及時推廣,對于企業的重大決策事項及時提供政策依據,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不僅做到事后監督審查,而且能做到政策指導和咨詢服務。
(五)內部審計能為企業建立信息通道
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需要收集各種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合理篩選、核對、整合、提高信息的有用性。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收集到的內部信息進行認真核查,追溯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能夠保證信息報告質量,便于管理層決策。當企業需要獲取外部信息時,內部審計部門可以通過市場調研、行業協會組織、社會中介機構、業務往來單位、網絡媒體等渠道,幫助企業獲取有用的外部信息,為企業建立真實、準確的信息通道。
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著眼點
新經濟形勢下的企業內部審計應走出財務審計的局限,將財務審計與管理審計相融合,把審計的著眼點拓展到資金活動、項目投資、采購業務、合同管理、全面預算等業務層面,著眼于各項風險關鍵控制點,將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效益的審查和評價貫穿于各個環節,通過參與招標、考察、詢價、談判、驗收等事前分析評價、過程監督控制、事后檢查督促等審計程序,使各項風險損失降到最低。
五、企業內部審計改進措施
針對內審工作中存在的弊端,通過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權威性、樹立全員風險防范意識、提高領導層的重視度、提高內審工作質量、加強與外部審計的合作、完善內審制度等措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應有的作用。
(一)保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獨立性;二是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
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獨立性是指在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時,不能隸屬于其他部門,應當直接受董事會及其下設的審計委員會領導。將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在董事會及其下設的審計委員會下,可以保持內部審計部門較強的獨立性,同時也便于其與經營管理層溝通,便于對管理層的評價監督,發現問題,便于向董事會和監事會報告。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是指企業選撥任用內部審計人員時應注重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并且使其不隸屬于其他部門,不受其他部門領導的授意和指使,能夠獨立行使審計權利,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職能。
(二)樹立全員風險防范意識
前不久電視上報到了一處待修樓房的新聞,居民們搬出去等待樓房修好后再搬回來住,但由于疏于管理,小偷剛開始只是偷些室內未搬完的桌凳之類小件,到后來連窗戶、室內暖氣片都拆走了。這則報到告訴我們,待修的樓房應及時修好,住戶、物業、維修公司都應有防賊意識,損失就可降到最小。企業管理也是同樣的道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風險無處不在,風險無時不有,內部審計工作應及時發現企業存在或潛在的風險,號召人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風險防范不是領導的事,也不是一兩個部門的事,而是人人有責。內審工作的總目標就是要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只要企業每個員工都有防范風險的意識,及時賭賽漏洞,人人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了,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阻力就變小了。
(三)提高企業領導層的重視度
隨著國家審計力度的加強,企業領導層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有所提高。在下一步內審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提高企業領導層的重視度。希望企業領導層能積極主動地抓好內部審計工作,切實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完善內部審計工作制度,樹立內部審計機構的權威性,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足夠的支持。
(四)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報告質量
要想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報告質量,必須從以下幾方面抓起:首先要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可以通過專業培訓、自學、上網查詢等方式,使審計人員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識別風險的專業技能。其次要保證內審信息來源的及時暢通。企業應制定信息報送制度,內部審計人員應定時、定期對報送的信息核查審計,保證給領導傳遞準確無誤的日常經營等信息。最后要建立敢于說實話的保障制度。企業只有建立起舉報制度、對舉報人的保密及獎勵制度等保障制度,才能使人人監督企業,人人敢于說實話,才能保證內部審計人員獲得真實可靠的信息,才能保證內部審計信息的質量。
(五)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
企業內審制度為企業內審人員履行職責提供權利保障、法律保障、措施保障,使內審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有法可依、有制度約束。企業應當逐步完善內審制度、建立獎罰制度,提高內審人員的審計積極性。
(六)加強與外部審計的協作
上市公司每年都會聘請外部審計機構對公司的半年、全年的業績進行審計評價,如果企業內部審計能按照外部審計的工作流程,平時嚴格規范各個業務流程,提前審核好所需資料及數據,這在很大程度上縮減了審計工作量,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修正。同時在與外部審計協作過程中,可以學到同行業的先進管理理念,幫助企業不斷完善內控制度。
六、結束語
要想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能,需要企業打破固有的審計理念,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技能,把企業內部審計的范圍覆蓋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及時防范風險,使內部審計工作真正能協助管理層監督與再控制,為企業提供合理真實的有用信息,促進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促進企業知己知彼,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審計文摘》2014第5期
[2]《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3]《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
[4]《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
[5]《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管二OO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理暫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