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要:網絡在當代的廣泛用,給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和挑戰。各高校應當正確認識網絡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因時制宜,加強對網絡文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管理,充分利用網絡的互聯性優勢,構建一個良好的網絡思想政治教學平臺,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學生中的感染力,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為高校學生提供了健康優質的網絡環境,同時還豐富了校園思想政治教學所包含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網絡文化;機遇挑戰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了網絡文化在學校間的迅速發展。網絡文化對信息之間的傳遞,文化知識的學習以及國家新的政策方針的宣傳都有著有利的作用,也為高校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但同時,伴隨著網絡技術的一些不利于高校學生培養正確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的不利因素也隨之而來,各類型的聊天交友程序,層次不一的網頁內容以及復雜繁多的網絡游戲都給高校學生的思想觀念帶去了極大的挑戰,也給高校的思政教育帶來了影響。高校應當正確認識網絡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為首要任務,從有利的方面利用網絡來改革現有的思政教育模式。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互聯網開始被廣泛的運用,互聯網給人么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對高校學生也有著不同方面的影響。
一、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的正面影響
網絡作為一個龐大的信息資源庫,能夠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參考資料。可見,網絡完全打破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前,教師是學生獲取一切知識的主要來源,學生對于教師的依靠性極高。只能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為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但是自從網絡的不斷普及,學生應該運用網絡的優勢,何時何地都能通過網絡這一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查找相關的內容,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擴寬學生的視野,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同時,網絡又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交流平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生以前的學習生活十分單調乏味,學生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離不開教室、食堂以及宿舍這三大行動軌跡。學生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然而,隨著網絡的不斷使用,學生可以利用網絡這種平臺,成功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他人進行交流與溝通,切實擴大了學生的交際圈,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學生的交際技巧,顯著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這個大環境中。
二、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不管是健康向上的內容還是不良信息都能夠在網絡中翻閱到。由于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加上校園網絡文化缺乏專門部門進行監督與管理,不良信息逐漸在網絡中不斷滋生,促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荼毒。例如,網絡中一些淫穢色情的信息導致大學生在思想道德觀念上產生偏差,對大學生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同時,隨著網絡的廣泛使用,各種大型網絡游戲不斷滋生,導致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特別是男學生逐漸沉迷于網絡游戲中,嚴重荒廢了學生的學業,不僅阻礙了大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而且導致大學生喪失了人生追求,一味沉浸在網絡虛擬世界中不可自拔,對大學生的一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久而久之,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全部,網絡技術由一個客體的身份逐漸取代了學生的主體性,不斷制約著大學生健康地成長與發展。在這種消極的環境下,大學生對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越來越弱,一旦遇到任何困難或者問題都會表現出驚慌失措的行為,往往選擇逃避,與現實生活越來越顯得格格不入,不得不通過網絡這種虛擬的世界去滿足心理的慰藉,尋找發泄的出口。諸多高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大學生由于自身的特點以及周圍的環境,在生活中以及學習上會經常面臨一些挫折和困難,或者是遭遇到人性冷漠的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大一批學生會選擇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中以發泄,久而久之,會對網絡產生依賴性,從而不可自拔。這對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學習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具體表現在:對于人際交往會表現得很冷漠,對現實情況采取逃避的態度,漸漸地也喪失了與同學、老師以及親朋好友進行交流的動力和樂趣,從而導致學生在道德情感上的冷漠。由此可見,網絡對大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令人發指,嚴重阻礙了大學生人格健康成長,導致大學生與現實生活逐漸脫節,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三、網絡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正確認識網絡文化帶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
網絡文化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場機遇,同樣也是一場挑戰。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學生能用辯證地觀念看待網絡文化,既不能將網絡文化所帶來的信息視為是最真實可靠的,過分依賴網絡而忽視網絡文化中的有害信息,也不能將網絡文化當做是洪水猛獸認為網絡文化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完全的拋棄脫離網絡而看不到網絡文化的有力作用。因此高校思政教師與學生應當正確看待網絡文化,充分發揮網絡的有力作用,摒棄網絡文化中的有害信息,讓網絡成為思政教育健康思想的傳播工具。
(二)發揮網絡文化的有力作用,豐富思政教育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學生來說是一門至關重要的培養學生道德素質全面發展的課程,也是幫助高校創造良好的學習文化氛圍的重要課程。網絡文化作為互聯網迅速發展的產物,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推動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將網絡文化中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融入到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教學中,利用健康的網絡文化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從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孫進.加強網絡道德教育 構建和諧校園網絡文化[J].中國成人教育,2009(22)
[2]甘容通.網絡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
[3]陳偉.基于網絡的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模式及控制路徑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4]劉偉.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教育的新特點[J].成功(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