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昌

2015年11月底,南寧市南湖小學傳出喜訊:該校音樂教師張韻參加全國“長江鋼琴”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比賽,榮獲小學組全能二等獎第一名。這是該項比賽舉辦七屆以來,南寧市音樂教師參賽取得的最好成績。
該賽由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中國音樂教育雜志社和香港柏斯音樂集團聯(lián)合主辦,至今已舉辦七屆。比賽內(nèi)容包括音樂理論與鑒賞、聲樂、鍵盤(鋼琴或手風琴)、自彈自唱與合唱指揮、器樂或舞蹈5個項目。張韻在比賽中沉著冷靜,發(fā)揮出色,展現(xiàn)了過硬的基本功,為廣西贏得了榮譽。
張韻,一位年輕的小學音樂教師,盡管教齡只有5年,但她熱愛音樂,熱愛音樂教育,以一種從容、向上的姿態(tài),立志做音樂之美的傳播者和實踐者。
篇章一:愛音樂、懂音樂,能彈會唱
張韻認為,只有自己愛音樂,用心感悟音樂,才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熱愛音樂,樂于領(lǐng)悟音樂。
張韻熱愛音樂或許是與生俱來的。她從小熱愛音樂,7歲開始學琴,同時也學習書法、畫畫,后來其父親覺得應(yīng)該有一個固定的興趣愛好,可以陪伴女兒一生,于是就讓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音樂方面。張韻說:“父母給我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保證了我可以專心學習。就拿學琴來說,我覺得這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從小就愿意宅在家里練琴?!?/p>
考大學填報專業(yè)時,張韻毫不猶豫地填報了音樂教育——當一名老師,也是她的一個夢想。她說:“我敬佩老師,立志要做一名老師,尤其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音樂老師。我要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美好,讓音樂促進他們健康成長,讓音樂陪伴他們一生?!?/p>
當然,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僅僅熱愛音樂還不夠,還得懂音樂,掌握過硬的音樂基本功。張韻說,其實學音樂沒那么難,只要自己真心喜歡,全力去做,做到最后,總會有所收獲。或許因為真心喜歡音樂,當記者問及“平時是如何鍛煉自己基本功的”時,張韻笑著回答:“其實沒怎么鍛煉。”她說,當聽音樂、彈樂器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其實就是最大的鍛煉。平時,她許多空閑時間都是伴著音樂度過的:或者在琴房里練琴,或者在房間里聽歌,或者在練習室學習聲樂……當然,也并非全都這么愜意,為了備戰(zhàn)全區(qū)、全國的競賽,張韻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每一個小小的成功背后都有一段艱難的日子。”張韻感慨說。參加工作后,她就把目標定在參加全區(qū)、全國競賽上,“倒不全是為了獲獎,更重要的是能在參賽中得到鍛煉”。2014年,為了備戰(zhàn)全區(qū)的技能大賽,她參加了高強度的集訓。“那段時間的生活很枯燥,每天都過得像武俠小說里的閉關(guān)修煉那樣,不斷地過關(guān)升級,每天從上午8點到晚上9點,都在專門的教室里練習技能,有時要全天坐在電腦桌前,按照老師的要求或指定的題目,不斷做著重復(fù)的練習?!闭f起當時的訓練,她用“廢寢忘食”“心無旁騖”兩個詞來概括。天道酬勤,兩個月后,她奪取了當年音樂教師“五項技能”廣西區(qū)小學組一等獎。
2015年,張韻備戰(zhàn)本文開頭提到的全國比賽。還是一樣的高強度集訓,一樣的廢寢忘食。因為有過多次參賽經(jīng)歷,走進全國賽場的張韻顯得從容不迫,不料卻在開頭的比賽中犯了一個較為低級的錯誤,導致高音沒有發(fā)揮好。她陷入深深的自責。這時,陪同她參賽的指導老師開導她:“一個人不可能一路順利到底,經(jīng)歷一些小挫折,未嘗不是好事。年輕時不摔打幾下,以后怎么去做更大的事情呢?”張韻深深記得這句話,很快調(diào)整好了狀態(tài),并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加接下來的比賽,最終取得優(yōu)異成績。
“一個人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得接受更多的摔打、更多的鍛煉?!边@是張韻近年來最深切的感受。
如今的張韻,音樂基本技能扎實,能彈、會唱,成為小學音樂教壇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篇章二:做音樂之美的傳播者
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除了能彈會唱,還要會教。張韻認為,就音樂教育來說,既然把音樂與教育放在一起,那么教育所占的分量應(yīng)該更重,因為通過教育,能把音樂之美傳播給學生,讓學生獲得美的熏陶,提升審美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日常教學中,張韻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她說,由于先天遺傳與后天教育環(huán)境的不同,學生的音樂興趣、潛能也存在很大差異,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與表現(xiàn)也不一樣,作為音樂教師,不能以同一標準去要求學生,而要讓學生有權(quán)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活動,表達個人情感,享受音樂的樂趣。
有一名學生叫小寧,平時沉默寡言,學習狀態(tài)不佳,學科成績也不理想,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學困生”。有一次,張韻在課堂上讓學生聽賞樂曲《采茶撲蝶》,然后讓學生說出心中的感受。聽完后,學生們紛紛舉手,張韻讓學生們一個接著一個站起來發(fā)言。這時,一雙小手顫巍巍地舉了起來。是小寧!張韻好生奇怪,這個小家伙今天怎么這樣積極?于是讓他站起來發(fā)言。小寧站起來后,很認真地說:“整首音樂舒緩優(yōu)美,好像是表現(xiàn)了新的一天人們愉快的心情,后面的樂曲變得很豐富,好像有很多樂器在演奏。”真是出乎意料,張韻與同學們?yōu)樗恼?。此后,張韻更加關(guān)注小寧,經(jīng)常讓他當眾表達對某首歌、某支曲子的感受,不斷培養(yǎng)小寧的自信心。慢慢地,小寧變得活潑開朗起來,不但在音樂課上認真聽課,在別的學科課堂上也積極回答問題,變得越來越自信了。
張韻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同樣的班級,如果某節(jié)課使用的鼓勵話語多一些,學生的學習興致就會異常高漲,上課的行為會與老師配合默契;相反,如果有意將注意力集中在幾個所謂調(diào)皮學生的身上,批評的話語多一些,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致都會受到影響,表現(xiàn)得心不在焉、無精打采。由此,她充分認識到,教師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情感態(tài)度,能夠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讓課堂順利、高效地推進。
張韻善于使用鼓勵教育,尤其是面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垛弮喉懚.敗愤@首歌曲節(jié)奏較難把握,哼出來容易,唱準很難。有一次,她在低年級某班教唱這首歌,學生學了兩遍后就開始有些厭煩了,甚至有學生嚷著不學了。面對這樣的情景,她沒有生氣,也沒有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而是保持溫和積極的態(tài)度,讓學生唱一句,她就鼓勵一次,不斷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最終學生僅用一節(jié)課時間就唱會、唱準了這首歌。
在實際教學中,張韻不只一次地發(fā)現(xiàn):當自己身體不舒服或精神面貌欠佳時,學生上課也是懶洋洋的,很難進入狀態(tài)。同樣的班級,當她富有激情地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唱歌時,學生不僅學得快,對作品的理解也很到位?!耙虼?,上課時老師決不能出現(xiàn)太多負面情緒?!彼@樣強調(diào)。
張韻在與其他老師交流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喜歡把音樂老師當成美的標準:音樂老師會唱歌,聲音甜美;音樂老師會彈琴,讓人著迷;音樂老師的一舉一動,學生們喜歡學習模仿。為此,張韻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希望在舉手投足之間,給學生以美的示范。
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員莫海冰這樣評價張韻:“張老師是一個不僅有夢想,而且愿意為夢想不懈努力的人。從教僅兩三年,她就獲得了全區(qū)五項技能競賽一等獎,但她并未因此而驕傲自滿,而是以更加刻苦認真的姿態(tài),磨練三年再戰(zhàn)賽場,實現(xiàn)了自己征戰(zhàn)全國的夢想,并最終取得優(yōu)異成績。她那種不斷超越自我的奮斗精神,非常值得年輕教師學習。”
面對取得的成績,張韻說,自己的音樂教育之路才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往后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做到把真情融入教學,用真情打動學生,讓學生的心靈獲得更多的音樂熏陶。
【人物小檔案】張韻,南寧市南湖小學音樂教研組組長,曾榮獲2011年全區(qū)音樂教師演講大賽二等獎、2012年全國音樂教師“五項技能”廣西區(qū)中學組一等獎、2014年音樂教師“五項技能”廣西區(qū)小學組一等獎、2015年全國音樂教師“五項技能”大賽二等獎第一名,撰寫的兩篇論文分別獲南寧市、自治區(qū)教研成果二等獎。
(責編 謝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