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華愛華在《上海教育》2015年第12期上撰文認為,解讀幼兒游戲能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具體而言,幼兒教師需著力研究幼兒在自發性游戲、教師設計的規則游戲和探索性游戲等三類游戲活動中的行為。對于自發性游戲,教師應側重觀察、分析幼兒的行為,根據行為反映出的發展需要和課程目標做出支持性的干預。觀察分析的內容包括:幼兒在玩什么?他們怎么玩?他們分別在什么樣的水平上玩?游戲繼續下去可能的發展是什么?對于規則性游戲,教師要善于將課程目標轉化為體現課程內容和幼兒發展適宜性的游戲規則或玩法,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觀察:幼兒是否理解和遵守規則?開展游戲所需要的知識經驗是否熟練?為爭取獲勝運用了怎樣的游戲策略?對于探索性游戲,教師要善于將教學目標分解為多層次的學習步驟,選擇合適的材料,并經過一定的設計,轉化為幼兒自主游戲的表現形式。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主要觀察幼兒的各種發現,分析幼兒的發現是否驗證了教師的假設,如:幼兒的哪些發現是意料之中的?哪些發現是意料之外的?是否需要進行正式的教學以提升幼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