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愛
【摘 要】高職專業定位問題是高職院校定位的核心問題之一,高職專業定位和地方經濟發展之間具有相互促進和相互約束的關系,“十三五”時期是山東省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高職物聯網專業應當順勢而動,從發展目標、特色教學科研和學生管理三方面實現科學定位,增強專業的吸引力。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高職教育;專業定位
Thinking on Major Positioning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Urbanization
--in vocational internet of things for example
WANG Jia-ai
(Weifang Vocational College, Weifang Shandong 261031, 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major positioning i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rien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jor positio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has the mutual promotion and mutual restraint relationship.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y of Shandong Province has the golden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hinas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Higher vocational internet of things major should move the trend and enhance professional appeal strength from three aspects: scientific positioning the development target, th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researching and the student management.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jor positioning
高職專業定位問題是高職院校定位的核心問題之一,高職院校定位實質是高職院校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尋找自我發展的空間和自身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7年8月制定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高職教育屬于技術性為主的5B教育,即職業型高等教育。同時根據我國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該方案指出“學校定位,即學校應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的條件,找準自己的位置。”2014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第六次會議提出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和民生改善的戰略舉措,要求加快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力爭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培養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為高職學生打開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門。[1]因此,要解決具體高職專業定位問題,必須厘清高職專業定位與地方經濟發展關系,深刻解讀專業發展需求情況,從而科學定位專業發展方向。
1 高職專業定位與新型城鎮化發展關系
高職專業定位和地方經濟發展之間具有相互促進和相互約束的關系,地方經濟的發展是高職教育的根本動力,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決定高職教育的發展規模和水平,地方經濟發展是高職專業定位的外在環境要素和約束性要求,同時高職教育專業定位對于山東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助推作用。因此,地方經濟發展特色是高職專業定位出發點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經濟走過快速發展的近40年的歷程。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山東地方經濟發展將深入結構調整轉型發展,把創新驅動作為主攻方向。“十三五”時期山東產業布局必將由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逐漸轉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產業,由此帶來了人力資源需求的重大轉變,對高職教育專業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新型城鎮化建設關鍵在于人的城鎮化,而人的城鎮化發展離不開職業技能的支持。只有讓農村居民在職業技能上適應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在職業能力上促進城鎮化建設,并能夠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向城市轉移中,實現有效就業或創業,才能真正地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尤其是涉農專業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其自身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高職教育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與地方經濟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是高職教育的主要職責之一。高職教育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助力器,高職專業定位人才培養機制必須從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出發,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高級技術人才。
2 高職物聯網專業定位的社會需求
物聯網技術是指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物聯網專業是面向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培養從事物聯網領域的系統設計、系統分析與科技開發及研究方面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的高職新興專業。
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提出“感知中國”,把物聯網產業列入國家五大新興產業。據工信部預測,至202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將經歷應用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三個關鍵的發展階段,成長為一個超過五萬億規模的巨大市場。
“十三五”時期是山東省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山東互聯網產業將以“智慧山東”為基礎,逐漸在工業、農業、節能環保、商貿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會事業、城市管理、安全生產等領域開展物聯網應用示范。僅以農業領域來看,互聯網技術將推動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管理精細化應用。[2]
從人才需求看,截止到2016年,山東省互聯網產業發展就需要新增1萬名高校物聯網專業畢業生就業,培訓2萬名物聯網產業適用專業人才,吸引1000名創新創業人才、高層次領軍人才和管理人才。高職物聯網專業的發展契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科學定位物聯網專業的發展有利于該專業的建設。山東省高職院校于2012年同期開始依托各校信息工程專業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較早開設物聯網專業的有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東營職業學院、濰坊職業學院等。就人才培養規模而言,截止2015年9月份,各校的招生規模一般在30-40人范圍內浮動。濰坊職業學院于2012年開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當年招生15人,2013年招生28人,2014年在校生達到30人,2015年招生37人。
3 新型城鎮化視角下高職物聯網專業定位
3.1 目標定位
學術界對于高職專業目標定位爭議較多,有的學者認為高職專業目標定位要注重“高等性”和“職業性”[3],另有學者在大眾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主張高職專業目標定位應為“人力資源開發”[4]筆者認為高職專業目標定位應有多樣化發展,不同地區不同院校和不同專業要依據自身特色科學設定。高職物聯網專業目標定位要通盤考慮三大因素即山東物聯網產業發展需求、學生就業前景和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
物聯網產業發展需求就是具體行業企業用人單位的需要。高職物聯網專業學生畢業的就業方向是從事物聯網通信架構、無線傳感器、網絡協議和標準、信息安全的設計與開發以及管理與維護,面向的崗位主要有物聯網系統設計架構師、物聯網系統管理員、網絡應用系統管理員、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工程師等核心職業崗位以及物聯網設備技術支持與營銷等相關職業崗位。物聯網設計與開發工作需要高技能人才,而物聯網管理與維護則需要普通人才即可。因而高職物聯網專業目標定位即要培養精英型技能人才,同時要切合高職就業實際和學生素質差異,注重培養面對物聯網普通就業市場的一般技術人才。
3.2 人才培養特色定位
“十三五”期間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要求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定位必須突出特色。這個特色其實首先根植于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特色,相應的培養地區經濟發展亟需的人才。其次高職人才培養特色定位要求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方式。
前一個目標的實現要求我們這些專業教師時刻關注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前沿,時刻關注地區重點企業的人才需求,以發展定向就業班為主要手段,完成人才培養任務。后一個目標的實現則要依托“十三五”期間高職教育的發展情況。可以預見,今后一個時期高職教育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革,中高職銜接的接口和高職教育上升通道將進一步完善,具體措施將不斷涌現,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將同步追求自身發展特色。總體而言,“十三五”期間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特色定位核心依然是面向企業培養能從事企事業單位物聯網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維護、技術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素質全面發展的高職學生培養依然是我們探索的前進方向。
高職學生培養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學習技能,而學習技能的意義在于服務社會,對社會產生價值。一流的學生水平是對高職專業定位的實踐肯定,“十三五”期間,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定位要積極進取,在教學創新和學生創業諸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高職專業定位要突出專業發展特色和內涵建設特色,這兩者歸根結底要要靠專業教學和學生管理來實現。高職物聯網教學體系主要根據物聯網技術的實際應用來設置,主要分類有物聯網應用層、物聯網感知層和物聯網網絡層。主干課程有物聯網技術導論、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無線傳感器網絡、Java程序設計、無線傳感網絡概論、TCP/IP網絡與協議、嵌入式系統技術、RFID技術概論、中間件技術原理與應用等。
教學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培育學生成才,學生成才最迫切需求是就業創業,因此物聯網專業教學定位特色即是建構教學就業的橋梁。以濰坊職業學院為例,伴隨著我校名校建設的深入,信息工程學院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強力推進學生定向就業。信息工程學院為落實“以就業為導向”的要求,把通過就業窗口獲取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時向教學部門反饋,指導教學部門修訂教學計劃,更新教學內容,強調各專業在進行課程設置過程中要做到兼顧精品課程、兼顧教師基礎、兼顧新技術發展“三個兼顧”,教學內容要做到與大賽結合、與職業資格標準結合、與就業結合“三個結合”,教學方式要做到滲透教學團隊思想、滲透技能訓練大賽方式、滲透項目教學、滲透分段培養“四個滲透”,要處理好計劃與實際、計劃與質量和效果、技能培養與整體提升、核心技能與知識體系四個關系。
高職專業科研地位要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依靠專業教師、行業企業合作和科研平臺建設實現專業科研突破。早在2011年4月濰坊市高新區物聯網及生物技術研發中心即落戶于濰坊職業學院,該中心在物聯網領域加強與濰坊高新區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對接,提高學院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水平。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的一條發展主線,服務新型城鎮化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現有地方高職院校已占全國高職院校數目的46.21%,[5]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地方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的有效支撐,同時應對此種情況,地方高職院校必須在辦學方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等方面科學定位。因此,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以濰坊職業學院為例的地方高職院校要在辦學過程中探索突出適應城鎮化發展職教統籌服務能力特色,在學校層面實施辦學定位轉型,從而提升職業教育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人民網: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226/c1024-24474324.html[OL/R].2015.10.12.
[2]《山東省物聯網專項行動計劃》,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ttp://www.sdfgw.gov.cn/art/2014/3/14/art_48_59941.html[OL].2015.11.6.
[3]李國棟.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定位研究[J].江蘇理工大學學報,2001(3),42-27.
[4]查吉德.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新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8),78-85.
[5]金雁,吳建設.地市高職院校服務新型城鎮化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對策——基于全國585所地市高職院校的調查[J].中國高教研究,2015(3):97-102.
[責任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