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英
文言文教學應字求其訓句索其旨
信英
中職學生基礎差,學習文化課的積極性不高,適當降低一些難度,是可以理解的。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全體學生都能跟上進度,初衷是好的,但是文言文,到底應該怎樣上?翻譯課文到底是必要的,還是多余的,降低難度是不是忽略知識?
中職文言文教學 降低難度 忽略知識
近期聽了一些文言文課,五花八門的教學方式令人深感疑惑。放放錄音,讀讀課文,分析分析;有的老師從網上下載課件翻譯,跟原文的意思差之千里,有的老師干脆省略了翻譯和疏通課文的環節 ,直接按現代文講了。通假字不講、文言句式不提、古今異義不論,甚至翻譯課文的程序都被省略了 。種種現象,已經背離了設置文言文的初衷,達不到學習 文言文的目的了。
中職學生基礎差,學習文化課的積極性不高,適當降低一些難度,是可以理解的。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全體學生都能跟上進度,初衷是好的,但是文言文,到底應該怎樣上?翻譯課文到底是必要的,還是多余的,降低難度是不是忽略知識?
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本課程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服務。”“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與當前的“終身教育”的思想高度的吻合。
大綱明確要求在基礎模塊文言文教學要“誦讀教材中的古代詩文,大體理解內容,背誦或默寫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在拓展模塊里的文言文教學學生文言文水平要達到“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言課文的基本內容,了解課文中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和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以及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就是中職語文文言文教學是有既定的目標,教師應該遵循大綱進行教學的。
“學習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識,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繼承祖國的文化遺產,還能夠加深對現代漢語的理解,提高現代漢語的語言修養,增強現代漢語的表達能力”這是教材基礎模塊里提到的很明確的文言文學習的目的。文言文的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習古代詩文的興趣,增強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如果背離了這一點,文言文教學顯然是失敗的。
怎樣才能“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就必須“字求其訓,句索其旨。”弄懂古今詞語的區別,理解每句話的具體含義。
1.誦讀。文言文誦讀很重要,因為畢竟是古代的書面語言,只是聽一遍錄音很難讀懂。糾正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和異讀字是誦讀的關鍵步驟,異讀字的產生,與古代人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不無關系,這也是我們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異讀字,不僅可以更容易記憶異讀字,還可以更加易于理解明白文言文的含義。教師的范讀對于讀音和斷句顯得尤為重要。除此之外應該讓學生反復誦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就能理解大意了。文言文之所以難懂因為古今語言差別很大。
2.翻譯。文言文詩詞有很多的意義,如果不講清楚,直接按著現代文去分析,學生只能囫圇吞棗,很難懂,甚至讀音都讀不準更不要說理解了。語文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編著在有歧義的地方或特殊的讀音應該加注釋。語文教材沒有配套的音像資料,是個缺陷,教師只有自己在網上下載,網上的資料友良莠不齊,又不加以考證,直接用來教學顯然是不合適的。教師應該有嚴謹治學態度。文言虛實詞、文言句式、和現代用語差別很大,翻譯課文是理解文言文必不可少的步驟,也是語言積累的必經階段,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才能使學生在拓展模塊里借助資料讀懂淺顯的文言文。
有的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直接讀譯文。如果讓學生試著翻譯,有很大的難度,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就降低了。這正應了曲高而和寡。學生文言知識接累的少,翻譯難度肯定就大,為此就不翻譯了難度就降低了,學生讀讀譯文沒什么難度,發言的積極性就高,參與度就上來了,熱熱鬧鬧的,一節課上完了。個別老師一直秉承著愉快教學的原則,認為不設置難題,減少知識難度,是就是愉快教學了,愉快是有了,教學丟了。降低難度不等于忽略知識,課是上完了,應學的知識卻沒學到,再繼續學習時難度就更大了,造成了惡性循環。一些參加高職考試的學生在高三時不得不重頭學習前兩年的重要課文。
3.積累。語文學習重在積累,課堂是最好的途徑,經典篇目和名句,要熟讀成誦。積累的多了閱讀和寫作就容易了。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差如果教師不做硬性要求,長此以往語文課就成了可有可無的學科,這些對學生終身學習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缺憾,作為語文教師具有推脫不了的責任。
在當前中高職銜接和終身教育的理念下,語文教師更應該堅守好自己的陣地,認認真真的備好課,上好課。想要學生愛學,首先自己得重視,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為培養出有較高文化素養的人才,盡自己綿薄之力。
(作者單位:沈陽市外事服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