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潤華
(四川省園藝作物技術推廣總站,四川 成都 610041)
?
四川黑茶發展現狀及展望
付潤華
(四川省園藝作物技術推廣總站,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隨著普洱茶的研究與開發,同屬于黑茶大類的其它茶類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追捧,黑茶方面的科學研究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本文總結了四川省黑茶發展基礎、優勢、發展現狀,并展望了黑茶的發展動態。
關鍵詞:四川省;黑茶;現狀;展望
黑茶也稱邊茶(邊銷茶)、磚茶,是我國生產的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六大茶類之一,也是邊疆少數民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邊疆少數民族有“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可見黑茶在邊疆少數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四川黑茶生產歷史悠久,清乾隆年間,規定雅安、天全、滎經等地所產邊茶專銷康藏,稱“南路邊茶”。南路邊茶分兩等六級:上等稱細茶,包括毛尖、芽細、康磚三級;中等稱粗茶,包括金尖、金玉、金倉三級。南路邊茶是四川邊茶的大宗產品,是以較粗老的新鮮枝葉所制的毛茶壓制而成。
黑茶在加工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渥堆發酵,茶的葉色轉化為黑褐色或黑色,故稱黑茶。因其醇厚的口感和獨特的文化魅力,其保健功效深受消費者青睞,是茶葉市場的一朵瑰寶。近幾年來,呈現出邊銷、內銷、僑銷、外銷處處開花,生機無限的景象。
1四川黑茶發展的基礎和優勢
1.1品種資源優勢
四川是茶樹原產地之一,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孕育了豐富的茶樹品種資源?,F在種植的省級以上的優良品種有70多個,其中本省地方良種30多個。
1.2生態優勢
四川氣候條件獨特,茶區大多分布在日照少、氣溫適宜、無霜期長、降雨豐富、云霧多、濕度大、漫射光豐富的盆周山區和丘陵地區,是全國規劃的名優綠茶和出口茶優勢區。同時,我省茶區植被豐富,空氣清新,水源潔凈,是生產有機、綠色、生態茶葉的最適生態區。
1.3品質優勢
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和優勢品種,造就了川茶產品內含物豐富、茶多酚含量比省外茶區高3~5個百分點的顯著特點,香高味爽、耐沖泡,深受消費者喜愛。
1.4市場優勢
四川黑茶是我國特有的一大茶葉種類,生產量和消費量都較大,有著非常厚重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不僅是邊疆地區的消食茶,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國內備受推崇的保健茶,而且更是韓國人喜愛的美容茶,日本人熱衷的瘦身茶。目前全世界以牛羊肉為主食的國家和地區對黑茶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國內隨著食物結構的變化和對黑茶保健認識的加深,已形成一個龐大的黑磚茶、茯磚茶消費群體,市場前景相當廣闊。
2四川黑茶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黑茶有益健康的認識提高,使其需求擴大,加快了整個黑茶產業的發展。過去,由于茶葉供不應求,黑茶大都采用粗老的原料加工,“黑茶”給人們的印象是粗老茶、低檔茶。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茶葉的供求關系逐步平衡,加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茶葉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外銷黑茶生產采用的原料正在向“成熟而較細嫩”的高中檔原料方向發展,加工技術在不斷地改進,產品品質逐漸提高,如今的黑茶早已不是粗老茶、低檔茶的概念了。
近年來,雅安市突出藏茶傳統生產、加工、營銷和原料豐富的優勢,加工漢飲藏茶和邊銷藏茶。2008年初,雅安藏茶(南路邊茶)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初,首家“雅安藏茶(南路邊茶)技藝傳習所”在雅安市友誼茶葉有限公司掛牌成立。2011年11月,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名單上,四川3家“非遺”企業榜上有名,其中友誼茶葉有限公司(南路邊茶制作技藝)赫然在列。雅安藏茶是中國最早的黑茶,是中國黑茶園中的奇葩!
3展望
3.1加工方向
雖然前人對黑茶制作過程中各工序進行了相關的理論研究,但在相關茶葉機械的研發上卻未見創新,黑茶生產工藝的發展幾乎處于停滯狀態,除了普洱茶的生產過程中殺青及干燥工序有注入新科技的趨勢,黑茶行業整體上依舊采用傳統的生產工藝。黑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渥堆依舊采取原始的發酵池進行,其衛生條件有待商榷,對于清潔化流水線生產的目標更是遙不可及。黑茶天然產物的提取鮮見報道,有待進一步研究。黑茶渥堆方面,從屬于四川南路邊茶,生產歷史上千年,但對主銷川西和西藏的康磚微生物作用的研究甚少,亟待解決;對各類黑茶渥堆過程中高溫菌的分離與鑒定鮮見報道,其在渥堆過程中促成品質轉化的作用不清楚;渥堆過程中各類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種類、活性以及在促成黑茶品質轉化上各起何種作用亦鮮見報道;促成黑茶品質提高與渥堆時間縮短的微生物菌劑有待開發。
3.2黑茶天然產物方向
目前對黑茶加工過程中品質成分(茶多酚、咖啡堿、兒茶素、水浸出物、碳水化合物等)的變化規律研究得較多,也比較成熟,但對于其他天然產物(如萜烯類及其衍生物等)的研究以及渥堆過程中與微生物的關系研究很少,僅針對普洱茶的研究有見報道,湖南黑茶及四川邊茶等黑茶未見相關研究成果。
3.3黑茶保健功效方向
黑茶保健功效的研究一直是黑茶研究中的熱點,對于抗氧化、降脂、抗腫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亦頗豐,但保健功效方向的研究一直停留在是否有功效這樣一個層面,且很多是體外實驗甚至化學試劑方向,活體試驗主要針對小白鼠,人體臨床試驗鮮見報道。對其在機體內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及作用靶位點,關鍵性酶位點及調控機制亦鮮見報道。
收稿日期:2016-4-18
作者簡介:付潤華(1982-),四川雅安人,碩士研究生,農藝師,E-mail:realxiao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