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甘肅省金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甘肅 金昌 737100)
?
中心靜脈導管治療胸腔積液中西醫護理體會
李 英
(甘肅省金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甘肅 金昌 737100)
[摘 要]目的:總結中心靜脈導管治療胸腔積液的中西醫護理策略。方法:60例局麻下將中心靜脈導管置入胸腔,外接一次性無菌引流袋進行引流。結果:60例全部一次置管成功,置管后胸腔積液明顯減少,癥狀減輕。結論:中心靜脈導管治療胸腔積液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易于固定、便于控制引流速度,并發癥少。中西醫護理能較快促進康復,提高生存質量。
[關鍵詞]胸腔積液;中性靜脈導管;護理
我們在采用中心靜脈導管治療胸腔積液中,進行辨證施護,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住胸腔積液患者。男42例,女18例;年齡18~75歲,平均61.2歲;結核性胸膜炎38例,肺癌胸膜轉移17例,膿胸5例;置管時間平均7~15天。
用物準備:舒貝康(佛山特種醫用導管有限責任公司)單腔中心靜脈導管一套,其他用物:一次性無菌引流袋1個﹑安爾碘消毒液﹑無菌棉簽﹑20%利多卡因1支。
操作方法:在B超引導定位后,協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椅背上放一枕頭,患者頭伏在交叉的雙臂上,充分暴露消毒背部術野皮膚,術者戴無菌手套,鋪洞巾并妥善固定,選擇在腋中線或腋后線第7﹑第8肋間隙局部浸潤麻醉麻后,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注射器穿刺針緩慢進針,有落空感后回抽發現胸水進入注射器內停止進針,左手固定穿刺針,右手將導絲緩慢送入胸腔,拔出穿刺針,再將中心靜脈導管沿導絲緩慢送入胸腔5~10cm,拔出導絲,將引流管縫合固定于皮膚,再用碘伏棉簽消毒穿刺部位后用保護貼膜固定導管于胸壁上,然后連接一次性無菌引流袋,視患者具體情況,持續緩慢引流。
3.1置管前護理
病情觀察:詳細的病情觀察對患者的臨床療效具有積極的意義,護理人員應詳細觀察患者呼吸﹑神志﹑面色﹑咳嗽的聲音及發作時間有無缺氧情況;若發現患者呼吸急促而不整,張口抬肩,鼻翼扇動,端坐不能平臥,煩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體溫﹑血壓驟降,脈微欲絕或浮大無根,多為肺氣將絕,應立即報告醫生,備好搶救藥品并做好搶救準備。
情志調護: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著密切的關系,應關心﹑體貼患者,多與患者交談,并鼓勵患者,向患者解釋病情及護理方法,消除其緊張﹑憂慮﹑悲觀﹑急躁等不良情緒。因“怒則氣上”,易加重呼吸困難,故患者尤當戒怒,保持心情舒暢,防止情志所傷。
飲食護理:因此病患者精力及體力消耗很大,應注意飲食營養,便于消化吸收。多食些低鹽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的食物,如赤小豆﹑鯉魚﹑冬瓜及豆制品等均具有較為顯著的補氣﹑利尿的作用,可以多食用。忌生冷刺激性飲食以免助濕生痰。中醫飲食護理的原則是以食代藥,食藥并重。
術前健康宣教:吸煙患者應戒煙,減少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指導并鼓勵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呼吸的咳嗽﹑咳痰,以增加肺通氣量和利于引流。
3.2置管后護理
一般護理:①妥善固定引流管;將中心靜脈導管用無菌貼膜固定于胸壁,確保引流管道密閉連接通暢,引流袋用別針固定在床沿或者掛在褲腰帶上,保持其通暢,防止扭曲,避免牽拉﹑脫出﹑受壓,注明引流管的名稱及放置時間,記錄置管深度,引流期間引流管不可高于穿刺點。②觀察記錄引流液;準確記錄引流液的色﹑量﹑性質并做好記錄交接班,一般引流速度不超過50mL/min,為防止縱膈擺動首次抽胸水不超過700mL,以后抽夜不超過1000mL,診斷性抽液50~100mL即可。對于年齡大于70歲及體質較弱的患者引流速度及每日引流量應減少,防止縱膈擺動和復張性肺水腫的發生[1]。
對癥護理: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給予對應的護理,大部分胸腔積液的患者都會有咳嗽﹑咳痰的癥狀,風寒束肺咳甚者,可在背部大椎﹑肺俞﹑風門等穴位拔罐;喉癢痰多黏稠者可以用鹿蹄草﹑魚腥草等中藥進行霧化吸入,以化痰止咳。對于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患者,于飯前半小時針刺足三里,以減輕癥狀,促進食欲;對于體質虛弱﹑出冷汗﹑四肢乏力患者,可給予人參粉,并同時針刺患者人中﹑合谷﹑關元等穴位,配合臨床搶救措施,緩解患者臨床癥狀[2]。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①預防感染:置管成功后保持敷料干燥﹑清潔,每天仔細觀察穿刺處周圍皮膚情況,注意有無紅腫﹑分泌物,患者有無不明原因的發熱等。穿刺點敷料應每周更換2次,敷料有滲血﹑滲液﹑等應立即更換,每天在無菌技術操作下更換引流袋,更換引流袋時先夾閉引流管,防止空氣進入胸腔。病室內定期通風消毒,保持床單元整齊﹑清潔。穿刺時選擇管徑合適的單腔導管,導管的管徑及腔數也顯著影響感染率[3]。②管徑堵塞的護理:中心靜脈導管的材質柔韌,彈性好,不容易被壓扁,雖與大中管徑相比,其堵塞率較高,但即便是堵塞,首先觀察管道是否扭曲受壓,協助患者變換體位,若仍然引流不暢,用生理鹽水或稀釋后的肝素鈉20mL經導管推注入胸腔沖管,采用脈沖式推注沖管,如還不通暢時也可用生理鹽水20mL加尿激酶10萬U沖管或者用導絲疏通即可。③引流管脫出的護理:置管成功后,患者在進行各種治療護理或自行活動﹑夜間休息時,勿強行用力牽拉引流管,導管置入后用縫線固定于皮膚上,保證有效的引流,每次更換穿刺點敷料時觀察縫線有無脫落,更換敷料時應注意向心性揭開敷料[4]。
3.3拔管后護理
引流液持續每天小于50mL,B超檢查提示胸水明顯減少,聽診呼吸音良好,胸片顯示肺膨脹良好,患者無胸悶﹑呼吸困難﹑發熱等癥狀即可拔管,拔管后,引流管穿刺處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協助患者臥床休息2~4小時并注意觀察患者呼吸情況,穿刺處有無滲出液﹑出血﹑皮下氣腫等。
60例全部一次性置管成功,有1例在穿刺過程中出現心慌﹑氣促﹑頭暈﹑出冷汗等胸膜反應,經吸氧﹑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臥床休息后癥狀緩解再次置管成功。有2例在夜間休息翻身時不慎將引流管拔出,重新置管后引流良好。全部患者置管后胸腔積液明顯減少,呼吸困難癥狀有所緩解。
胸腔積液常規的治療方法是胸腔穿刺抽液,減輕壓迫肺臟以緩解中毒癥狀,加速退熱,解除肺臟和心血管的受壓,改善呼吸和循環功能,避免產生胸膜粘連增厚。以往常采用置粗硅膠管閉式引流,療效可靠但并發癥多,需要反復穿刺抽液,易感染,患者依存性下降,造成患者恐懼和精神上的創傷。現臨床采用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治療胸腔積液,是一種創傷小﹑操作規程簡單﹑痛苦小﹑并發癥少,易于患者耐受,并且減少了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由于中心靜脈導管柔軟,管壁有一定的張力,不易壓扁,不易阻塞,組織相容性好,對局部刺激小,引流管尖端不銳利,不會刺傷肺臟[5],易于固定,可適用于任何年齡的患者。實踐證明中心靜脈導管治療胸腔積液是一種簡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范小紅,韓寶惠.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05,4(3):179-180.
[2] 蔣麗莉.肺源性心臟病緩解期的中醫護理[J].河北中醫,2001,23(6):464-465.
[3] 蔡學聯.護理管理在控制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性血液感染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 (8):699-700.
[4] 鄭霞,楊輝紅,聶成剛,等.腫瘤患者深靜脈置管相關性院內感染分析及防止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7,4(12):1184-1185.
[5] 徐佩瑤.中心靜脈導管和一次性負壓引流器在惡性胸水引流中的應用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5,4(6):431-432.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2814(2016)05-0511-02
[收稿日期]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