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職業學校教師在進行德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適應職業教育的要求,改變傳統德育教學方法,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注重面向社會、面向專業需求,對課本知識進行適當拓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促進德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德育;知識拓展;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2-0112-02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簡介:李惠堅(1986-),男,惠州市惠陽區職業技術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廣東 惠州/516211)
從新一輪德育課改可知國家對中職教學的重視。但實際上德育課程在很多中職生眼里是可有可無的,他們都把學習重心放在專業課上,德育課程對于他們而言,似乎無關緊要。筆者認為,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必須對課本知識進行拓展,使其變得鮮活、靈動、突出實用性,讓學生體會到中職德育課程的特殊魅力。
要對課本知識拓展,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需要有十分的功力,才能有一分的收獲。這意味著教師不僅要對課本知識非常熟悉、靈活運用,還要能隨時應對學生的疑問,控制好課堂節奏,收放自如。這除了要備好課,更多的則有賴于平時的沉淀與積累。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引導學生巧設疑問,激發學習興趣
課本文字知識,傳統教學是由教師講解,學生識記即可。但這樣使得教學容易淪于平鋪直敘,甚至是照本宣科。為此,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不妨讓學生先閱讀課本內容,并把每一個句號換成問號,也就是每個觀點都要先問個為什么,看看自己能不能回答,如果不能,又存在哪些疑問。
例如,在《經濟政治與社會》中的“經濟全球化”一課,教材在講述當今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時,列出了第一點:生產全球化,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如果按照傳統教學,讓學生作一般性的閱讀,那學生可能就認為這是一個知識點,記住就行了。但如果教師讓學生把該句句號換成問號,那就變成了:生產全球化,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這是為什么呢?學生要回答這個問題,必然要先弄清楚一個概念:什么是跨國公司?之后教師即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跨國公司是怎么經營的?為什么會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我國有哪些跨國公司……這樣,既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求知欲,又自然而然地引導他們主動把知識拓展了出去,使學生不僅僅滿足于課本內容,更要追求新的知識,甚至能提出問題。教學不再“一言堂”,而是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踴躍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并且指導學生為自己的見解尋求更多的理論和事實的支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巧設疑問句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理論聯系實際,關注國事家事天下事
德育課程教學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就必須讓理論知識靈動起來,注意聯系實際案例講解。如在學習價值規律這一重點內容時,筆者提出了兩個問題:(1)為什么現在很多人說買得起車但養不起車,什么原因導致石油價格在世界范圍內持續上漲?(2)“蒜你狠”什么意思?為什么社會會出現這種現象?前者是國際熱門話題,后者是正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被大家所關注的一個民生熱點。但兩個問題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學生對它們都不陌生,而且很容易讓學生聯想到其他的類似現象:如“豆你玩”“辣翻天”“玉米瘋”等時事,這種情況下學生分析起來也較為容易,而且也有興致得多。在教學中,教師能夠聯系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就會使課堂教學秩序井然,生動有趣。
三、聯系專業特點,面向就業
專業不同的中職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目的上都會不同,教學上必須結合實際,有所側重地進行。如在講授法律基礎知識時,筆者根據所任教班級專業特點,有所選擇地對一些內容進行詳細的展開講解,財會專業側重《稅法》,學前教育專業側重《未成年人保護法》《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教師法》,市場營銷專業側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壟斷法》,等等。這樣不僅能跟學生目前的專業課知識聯系起來,融會貫通,而且在學生以后的就業、工作中也有很大的實用性,自然就很受學生歡迎。在教學中,緊密聯系專業特點,聯系就業崗位需求,學生會積極關注這方面的信息,這樣,在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就很高。
拓展課本知識,促進德育課程教學
四、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培養動手能力
中職學生思維活躍,接受的信息豐富,實際操作能力強,渴望展示自我的欲望也比較強烈,簡單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很難滿足他們對學習新知識的渴望。為此,教師們應注意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他們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堂外,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參與進來。如在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時,筆者先簡要說明我國資源和環境的現狀,并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部分資料,然后布置下作業,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尋找補充資料,進一步證明我們必須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學生們積極性非常高,找到的資料豐富多彩,有報刊、雜志的相關報道、新聞視頻、記錄片、電影電視片段等,還有的是自己照的一些反映環境污染的相片,極大地充實了課堂內容,同時也提高了實踐能力。
課本知識的拓展,在課堂上由教師來主導,課外卻是離不開其它方面的配合。首先,班級應該創造活躍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訂閱相關報刊雜志,參加課外活動,豐富課外知識。其次,學校必須配備相應的基礎設施,如圖書館、閱覽室,活動室等,讓學生有隨時獲取相關資源的渠道。最后則是社會的支持,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法律基礎知識中的訴訟程序,希望到法庭旁聽,需要相關單位的幫助;或者教師想開展心理健康調查,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需要各界人士的配合,等等。
總而言之,中職生的德育課程是很重要的課程,而且教師教學時除了課本上的只是之外,還應該采取多種方法、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習不應只局限于課本,也不應只局限于課堂,而應延伸到我們的生活,延伸到我們的社會,這樣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并且吸引學生,被學生所熱愛。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