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玉海 呂穎 李翠瓊 黃瑰麗 何承寧 李美冊
【摘 要】為提高天然藥物學基礎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培養更多符合醫藥發展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引入GSP模擬藥房,探索其在天然藥物學基礎教學實踐中的形式與應用。
【關鍵詞】GSP模擬藥房 天然藥物學基礎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B-0035-02
天然藥物學基礎是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藥劑專業的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習過程中必須密切聯系實際,注重實踐,手腦并用。尤其是性狀鑒定法鑒定生藥的技術,不親自實踐,僅靠看書、背書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學習中對每一種生藥必須親自看、摸、聞、嘗,反復實踐,才能在眾多類似品和混淆品中準確鑒別。然而,在本校開設的天然藥物學基礎試驗中,大多數都是驗證性實驗,由教師設計好,學生在實驗課上觀察教師準備好的藥材標本、組織切片或粉末來驗證理論知識。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僅靠學生模仿,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對于培養學生開拓創新的精神是十分不利的。加上各種原因,學校開設的天然藥物學基礎的實驗數量不多,這就大大減少了學生看藥、摸藥的機會,阻礙了學生認藥、識藥能力的提高。為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縮小藥學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與醫藥發展需求的人才之間的差距,加強學生的實踐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我們引入了GSP模擬藥房。
GSP模擬藥房是依照國家《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ood Supplying Practice,簡稱GSP)標準建立的實訓室。學生在模擬藥房中可進行中藥處方的模擬陳列、調劑、儲存養護、炮制、鑒定等項目的實訓。
一、中藥的陳列
藥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陳列首先要符合法規要求,其次要給人美觀、有序、整齊的感覺。一般飾柜柜臺高85cm,寬60cm,主要擺放樣本藥品,一些貴重藥品如冬蟲夏草、燕窩、人參、鹿茸等也擺放在飾柜柜臺并實行專柜加鎖管理。飾柜后面的貨架為藥斗式,藥斗一般根據每種飲片使用頻率的不同和藥物的性質排列,爭取做到便于調配、記憶、統計盤點和補充藥品等各環節的進行。每個藥斗分為2個或3個小格,療效相近的藥物可以放在同一個藥斗內,如木瓜、秦艽、防己都是祛風濕藥,茯苓、澤瀉、葫蘆都是利水滲濕藥,枳實、陳皮、木香都是理氣藥,延胡索、川芎、丹參都是活血化瘀藥,半夏、桔梗、苦杏仁都是化痰止咳平喘藥,琥珀、朱砂、磁石都是安神藥,地龍、全蝎、牛黃都是平肝熄風藥,甘草、黨參、黃芪都是補虛藥。為了方便調劑,經常使用的藥物宜放在中間或調劑人員就近處的藥斗內,反之,那些不經常使用的藥則放在上層或偏僻處。質重的藥物放在下層,如動物類、礦物類藥材。全草類或質輕的藥物放在較大的抽屜內,如穿心蓮、金錢草等。屬配伍禁忌的藥物不能放入同一個藥斗內或上下藥斗內,以免抓錯藥,如半夏、瓜蔞與烏頭,細辛、白芍與藜蘆。性狀相似而功效不同的藥物不能裝入同一個藥斗內,如紫蘇子與菟絲子,天葵子與冬葵子,附子與白附子。易串味的藥物不能與其他藥裝入同一個藥斗內。通過對藥物陳列的相關要求進行直觀學習,學生加深了對藥物的功能、性狀等內容的理解。
二、中藥的調配
通過GSP模擬藥房進行中藥調劑、炮制等實訓操作,先由教師逐項進行講解、示范,再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考核,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點評。
(一)中藥調劑工具的使用
調劑中藥常用到的工具有:托盤天平、臺秤、乳缽、戥秤、粉碎機、沖筒、鋼銼、盛藥盤、塑料袋、紙袋、訂書機、捆扎繩等。要在理論課上為學生介紹相關工具的作用、使用以及保養方法等相關內容,然后在GSP模擬藥房中進行具體操作,可使學生為日后對中藥進行調劑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中藥的調劑
在實踐教學時要強調以下內容:①進行一方一劑中藥的調劑時要注意嚴格執行“四查十對”;拉斗、抓藥、稱量、倒藥的動作要規范;處方中的別名及腳注要正確處理;調劑完成后要清場等。②在進行一方多劑中藥的調劑時除了實踐以上內容外還應加入以下內容:稱量完成后要仔細復核并簽字;需特殊處理如先煎后下、包煎的藥品,調劑時要單獨包裝并注明;注意交代用法、用量、用藥禁忌、飲食禁忌,并進行患者教育。
三、中藥的儲存與養護
中藥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非常容易發生蟲蛀或霉變,導致藥材變質。昆蟲生長繁殖的適宜溫度為18℃-35℃,故中藥材的儲存溫度應控制在17℃以下,中藥飲片的儲存溫度應控制在10℃以下。陽光不能直射的飲片放入陶瓷容器或棕色玻璃器皿內,密閉避光保存。可采用空調、冷風機、制冷機等降溫。當中藥材含水分13%以內,空氣相對濕度為70%以下時,霉菌、蟲就會死亡,而飲片含有水分10%以內也可抑制霉菌的生長繁殖。應采取適當的方法除濕,如通風降濕、吸濕干燥、使用空氣除濕機等。有腥味的肉性動物藥材如海馬、烏梢蛇等宜用花椒防蟲,而全蝎、斑蝥、紅娘子等宜用大蒜防蟲。凡生蟲或霉爛變質嚴重的藥材均不能藥用。
四、中藥的炮制
中藥飲片炮制的主要實踐教學內容包括:①復習凈制、切制、炮炙等相關理論知識;②練習凈制中各種具體操作方法,如挑選、篩選等的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③學習并觀察各種飲片的類型、大小及厚薄等;④練習炮炙中各種具體操作方法,如炒法(清炒、加輔料炒)、燙法(砂燙、蛤粉燙)、炙法(酒炙、醋炙、蜜炙、鹽炙、姜汁炙、油炙)、蒸法、煮法等的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
五、中藥的鑒定
在GSP模擬藥房中進行中藥飲片的鑒定訓練,通過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嘴巴嘗、用手觸摸等方法幫助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在中藥鑒定的四大方法中,性狀鑒定是最經濟方便快捷的方法,因而也成為了最常用的方法。在對藥材進行性狀鑒定的學習時,要注意專業術語的應用,如海馬的“馬頭蛇尾瓦楞身”,黨參的“獅子盤頭”,黃蓮的“過橋”,人參的“珍珠疙瘩”,半夏的“針眼”,川貝母的“懷中抱月”,天麻的“鸚哥嘴”及“肚臍眼”,牛黃的“掛甲”及“透甲”,何首烏的“云錦花紋”,羚羊角的“水波紋”及“通天眼”,這些形象生動而又直觀的描述對中藥性狀的鑒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開展專業技能比賽
GSP模擬藥房既可用于教學,也可作為第二課堂的活動場所。我們利用GSP模擬藥房開展了各種專業技能比賽,如中藥飲片鑒別比賽和中藥飲片調劑比賽,其中中藥飲片鑒別比賽又包括性狀鑒別和真偽鑒別兩部分,以個人為比賽單位,考查學生對飲片的鑒別能力和知識了解程度。中藥飲片調劑比賽則以班級為比賽單位,每班挑選5名選手參賽,挑選出調劑速度最快、調劑結果最準確的選手,并評出“最佳團隊獎”。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不僅鞏固了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強了就業競爭力,大大縮短了崗位適應期。
七、結語
GSP模擬藥房的引入,不僅提高了天然藥物學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也為社會培養了更多合格的實用型醫藥人才,是值得各類醫藥學校推廣和借鑒的重要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李建民.天然藥物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丁選勝,丁鋒,林生等.模擬藥房實踐教學內容與形式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1(5)
[3]張建華,吳志勇.醫藥商品購銷員(初級)[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基金項目】2012年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建立GSP模擬藥房在藥學職業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201235-1)
【作者簡介】農玉海(1988— ),女,壯族,廣西百色人,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教師,初級藥師。研究方向:中職藥學教育。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