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興, 曾巧煌, 黃雪君, 曾曉會, 姚 楠, 黃丹娥, 甘海寧
(1.廣東省中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廣東省中醫藥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廣東廣州510095;2.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廣州510405)
?
心脈康顆粒對腹主動脈狹窄致心衰大鼠心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陳玉興1, 曾巧煌2, 黃雪君1, 曾曉會1, 姚 楠1, 黃丹娥1, 甘海寧1
(1.廣東省中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廣東省中醫藥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廣東廣州510095;2.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廣州510405)
摘要:目的 觀察心脈康顆粒對腹主動脈狹窄所致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選用SD大鼠50只,采用腹主動脈狹窄誘導法復制心衰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隨機分為模型組,芪藶強心膠囊組,心脈康顆粒高、中、低劑量組,并另設假手術組(對照組),開始給藥,連續12周。然后,觀察各組大鼠左心室收縮壓(LVSP)、左室舒張末期壓(LVEDP)、左室等容期壓力變化速率峰值(±d p/d tmax)及大鼠血清中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 BNP)、肌鈣蛋白I(cTnI)含有量,測定心臟指數。結果 心脈康顆粒明顯升高心衰大鼠LVSP和+d p/d tmax,以及LVEDP和-d p/ d tmax,降低心衰大鼠血清中NT-pro BNP、cTnI含有量和心臟指數。結論 心脈康顆粒具有明顯改善心衰大鼠心力衰竭的作用。
關鍵詞:心脈康顆粒;心力衰竭;血流動力學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種綜合征,該病患病率高,死亡率高,五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且其患病率在近期內仍將繼續增長,是21世紀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癥之一[1]。中醫認為久病使心之氣陰不足或陽氣受損,無力鼓動血脈,從而使血脈瘀阻,而痰、水、瘀等病理產物又進一步損及心之陰陽,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而心衰多屬本虛標實,氣虛、陽虛為本虛;標實以瘀血、水飲、痰濁居多[2]。心脈康顆粒由桂附理中丸加減而成,組方有人參、附子、肉桂、丹參、五味子、枳實、茯苓、羅布麻葉,具有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等功效,臨床用于氣虛血瘀型心衰的治療取得較好療效。本實驗主要對心脈康顆粒的強心作用進行動物實驗觀察,為心脈康顆粒臨床治療心衰提供實驗依據。
1.1 藥品與試劑 心脈康顆粒,由人參、附子、肉桂、丹參、五味子、枳實、茯苓、羅布麻葉中藥飲片組成,由廣東省中醫研究所制劑室制備成顆粒劑提供使用,制劑折算成人日處方量24 g飲片,3.484 g飲片/g顆粒,批號20130316;芪藶強心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30405);ELISA Kit for Rat NT-pro BNP、ELISA Kit forRat cTnI(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1210252、1210251);水合氯醛(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批號20120611);肝素鈉注射液(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203129-B)。
1.2 動物 SPF級SD大鼠,雄性,由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44007200002932。飼養于廣東省中醫研究所SPF級動物實驗室,批號SCXK(粵)2010-0059。1.3 儀器 JJ3000動物電子秤(中國和恒儀器公司產品);BS224S電子天平(萬分之一,德國SARTORIUS產品);HH-6數顯恒溫水浴鍋(金壇市富華儀器有限公司產品);3K30離心機(德國SIGMA公司產品);5424型小型高速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產品);-80℃超低溫冰箱(美國Thermo公司產品);多導生理記錄儀(澳大利亞PowerLab公司產品);Bio-RAD 680酶標儀(美國伯樂公司產品)。
2.1 心衰大鼠動物模型建立[3]取50只雄性SD大鼠,體質量250~280 g,采用腹主動脈縮窄法制作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無菌條件下于大鼠劍突下腹正中切口,逐層打開腹腔,小心在腎動脈分支以上方0.5 cm處鈍性分離腹主動脈,把針頭磨鈍的8號注射器緊貼平行置于腹主動脈上,用4號手術絲線將腹主動脈和注射器針頭一同結扎,然后小心將注射器針頭撤出,分層縫合腹腔。另取同批次大鼠10只作為假手術組,除不結扎外同法操作。術后予腹腔注射青霉素5 d預防感染。
2.2 動物分組及給藥 造模4周后將50只造模大鼠按體質量隨機分為5組,分為模型組,芪藶強心膠囊組,心脈康顆粒高、中、低劑量組,每組10只。芪藶強心膠囊劑量0.324 g/kg;心脈康顆粒高劑量1.24 g/kg、中劑量0.62 g/kg、低劑量0.31 g/kg,其中中劑量為臨床等效劑量,為成人用劑量的5.4倍。各給藥組按劑量灌胃給藥,假手術組、模型組給予蒸餾水,10 mL/kg灌胃,每天1次,連續給藥12周。
2.3 血流動力學測定[4-6]給藥12周后,各組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稱重,并用10%水合氯醛經腹腔注射麻醉,仰臥固定,消毒并鈍性分離左頸總動脈約1 cm,在近心端處用動脈夾夾緊,小心在動脈管壁上剪一很小斜口,向心臟方向插入內充滿肝素的導管,用手術線將動脈壁與導管輕輕扎緊固定。松開動脈夾繼續將導管緩慢插入,當電腦屏幕波形由動脈壓力波形變為左室壓力波形時,停止插管,測量左室內壓。8/30 PowerLab多導生理記錄儀系統記錄大鼠的左心室收縮壓(LVSP)、左室舒張末期壓(LVEDP)、左室等容期壓力變化速率峰值(±d p/d tmax)。
2.4 檢測 血流動力學參數測定完成后,腹主動脈取血測定大鼠血清中NT-pro BNP、cTnI含有量。取心臟,濾紙吸干血液,稱重,計算心臟指數(g/100 g)。
3.1 對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表1表明,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大鼠LVSP、+d p/d tmax明顯降低(P<0.01),LVEDP、-d p/d tmax顯著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心脈康顆粒組高、中、低劑量大鼠LVSP、+d p/ d tmax明顯上升(P<0.01或P<0.05),LVEDP、-d p/d tmax顯著降低(P<0.01)。
表1 對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動力學的影響(±s,n=10)

表1 對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動力學的影響(±s,n=10)
注:與假手術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d p/d tmax/ (mmHg.s-1)假手術組 — 139.670±4.557 -11.188±2.367 7 882.516±1 482.584 -6 238.719±1 030.337模型組 — 92.786±6.340** 9.925±3.492** 3 781.581±790.939** -3 086.891±546.065**芪藶強心膠囊組 0.324 115.250±16.105## -0.673±5.627## 5 327.399±1 076.329# -4 095.961±1 084.111#心脈康顆粒高劑量組 1.240 121.247±14.074## -5.816±4.019## 6 554.411±1 209.224## -5 363.666±688.655##心脈康顆粒中劑量組 0.620 112.299±10.550## 1.769±3.495## 5 119.781±1 641.030# -4 014.076±423.682#心脈康顆粒低劑量組 0.310 104.042±8.470# 6.508±4.002 5 248.357±1 186.590#組別 劑量/ (g.kg-1) LVSP/mmHg LVEDP/mmHg +d p/d tmax/ (mmHg.s-1)-3 534.454±604.782
3.2 對心力衰竭大鼠血清NT-pro BNP、cTn I含有量及心臟指數的影響 表2表明,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大鼠NT-pro BNP、cTnI含有量明顯升高(P<0.01),心臟指數明顯增大(P<0.01)。與模型組比較,心脈康顆粒組高、中、低劑量大鼠NT-pro BNP、cTnI含有量明顯降低(P<0.01 或P<0.05),心臟指數明顯減小(P<0.01或P<0.05)。
在中醫學中并無心力衰竭之名,根據心衰的臨床表現,本病當歸屬于中醫學“水腫”、“喘證”、“心悸”、“痰飲”等范疇。本病是一個本虛標實的病證,其中虛證以心氣虧虛、腎陽不足為主,實證以水濕內停、心脈瘀滯為主,臨床大多虛實夾雜[7]。治療心衰,應采用益氣溫陽藥為治絡強心之本,輔以活血通絡、利水消腫藥以治標,代表性藥物如芪藶強心膠囊[8]。現代醫學認為心力衰竭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缺血性心肌病、風心病、高心病、擴張型心肌病、肺梗死、先心病、營養代謝性心臟病等[9]。其機制為(1)機械-神經內分泌機制:心肌刺激是導致心肌肥厚的主要觸發機制之一;(2)氧化應激反應:在衰竭的心肌細胞中活性氧簇(ROS)的產生增加導致DNA和線粒體的損傷,進而導致心肌細胞凋亡;(3)炎癥機制:通過促炎癥細胞因子參與心衰的發生發展;(4)細胞凋亡:與凋亡或程序性細胞死亡導致心肌細胞不可逆的丟失有關[10]。衛生部藥政司所發《中藥新藥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規定心衰的中醫分型為心肺氣虛證、氣陰兩虧證、心腎陽虛證、氣虛血瘀證、陽虛水泛證、痰飲阻肺證、陰竭陽脫證等7個證型[11-12]。心脈康顆粒由具有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等功效的人參、附子、肉桂、丹參、五味子、枳實、茯苓、羅布麻葉組成,臨床用于氣虛血瘀證型心衰有較好效果。本次實驗開展了心脈康顆粒對腹主動脈狹窄所致大鼠實驗性心衰心功能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心脈康顆粒明顯升高心衰大鼠LVSP、+dp/dtmax數值,降低心衰大鼠LVEDP、-dp/dtmax數值,結果提示心脈康顆粒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血流動力學[13]。
NT-proBNP是腦鈉肽(BNP)的前體肽鏈結構的氮末端產物,與BNP同屬鈉尿肽家族,為心臟分泌的肽類激素,在心衰的早期診斷中,廣泛應用于心力衰竭的診斷、危險分層,指導治療和判定預后的最強風險因子,NT-proBNP是更簡單、方便、快捷的用來評價心功能的檢測方法,其升高對于心力衰竭的預測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標記物,反映出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也是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重要標志物[14-15]。cTnI是心肌組織特有的一種調節蛋白,當心肌受損時游離型cTnI首先逸出細胞進入血循環而被檢出,并隨心肌損傷加重,cTnI血清濃度逐漸升高[16]。升高程度與心衰程度成正比,與臨床指標有著強相關性,并對預后的判斷有一定的價值[17]。
本實驗研究顯示,心脈康顆粒明顯降低心衰大鼠NT-proBNP和cTnI含有量,降低心臟指數,提示心脈康顆粒可有效治療心力衰竭大鼠并改善其預后狀態。
本實驗初步研究了心脈康顆粒的強心作用,其作用相關機制有待深入進行。
表2 對心力衰竭大鼠血清NT-pro BNP、cTnI含有量及心臟指數的影響(±s,n=10)

表2 對心力衰竭大鼠血清NT-pro BNP、cTnI含有量及心臟指數的影響(±s,n=10)
組別 劑量/ (g.kg-1) NT-proBNP/(pg.mL-1) cTnI/(ng.mL-1) 心臟指數/ (g/100 g)假手術組 — 35.267±10.906 128.162±9.008 0.367±0.042模型組 — 141.177±16.166** 200.663±7.558** 0.455±0.031**芪藶強心膠囊組 0.324 88.364±35.622## 175.067±7.691## 0.400±0.028##心脈康顆粒高劑量組 1.240 78.702±38.222## 172.776±2.742## 0.407±0.020##心脈康顆粒中劑量組 0.620 92.529±48.840## 170.828±7.575## 0.397±0.025##心脈康顆粒低劑量組 0.310 102.193±39.156# 181.541±13.277## 0.422±0.033#
參考文獻:
[1] 羅良濤,付幫澤,郭淑貞,等.中醫古籍中的“心衰”及其與心力衰竭的關系[J].中醫雜志,2014,55(6):532-534.
[2] 馮曉敬.徐慧教授應用中醫藥治療慢性心衰臨證經驗[J].中國民間療法,2012,20(10):8-9.
[3] 王曉波,何雙雙,盧 軍.六味通心顆粒對腹主動脈狹窄誘導心衰模型大鼠的影響[J].新疆中醫藥,2011,29(4):5-7.
[4] 潘光明,林曉忠,張 磊,等.暖心膠囊對實驗性心衰大鼠的血流動力學及血漿BNP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1,38(8):1656-1658.
[5] 馬 麗,蔣梅先,張 超,等.坎離顆粒對腹主動脈縮窄心衰大鼠左室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21):192-195.
[6] 張紅霞.強心沖劑對充血性心衰家兔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2,25(3):14-16.
[7] 鄭曉丹,丁迎春.強心飲治療心腎陽虛型心衰75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35(1):24-25.
[8] 東方慧.中藥治療心衰的四大優勢[J].中華養生保健,2012,11(11):25-28.
[9] 王長厚,陳樹平,彭萬忠,等.1164例心血管住院病人慢性心衰病因分析[J].中國醫刊,2002,37(1):25-26.
[10] 李曉濤,郭喜朝.心力衰竭分子機制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8,29(3):444-448.
[11] 高天宇.充血性心衰的中醫辨證分型的研究概況[J].內蒙古中醫藥,2010,10(3):121-122.
[12] 秦 琦,李文杰.BNP與心衰中醫辨證分型的關聯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1,25(2):30-31.
[13] 魏易洪,吳 申,曹 敏,等.參蛤散對壓力負荷性心衰大鼠血流動力學及RhoA、ROCK1的作用[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1):65-67.
[14] 王建湘,譚元生,鄧滿霞.溫陽益氣、活血利水法對冠脈結扎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NT-proBNP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3):325-326.
[15] 劉 霖,王智超,朱夢莉,等.參附注射液聯合西藥治療急性左心衰大鼠NT-proBNP變化的實驗研究[J].臨床急診雜志,2012,13(4):276-278.
[16] 伍華東,樓亞玲,王偉群.慢性心衰患者血漿BNP、cTnI 和CRP聯檢的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8,21 (5):410-411.
[17] 林敏瑜,劉 菁,辛福順,等.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血漿肌鈣蛋白I、hsCRP檢測的意義[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2,21(4):379-382.
作者簡介:陳玉興(1971—),男,主任中藥師,主要從事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新藥的研發工作。Te1:(020)83576735,E-mai1:cyx89333@qq.com
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立項資助項目(2010B030700021)
收稿日期:2014-09-24
doi:10.3969/j.issn.1001-1528.2016.01.041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1-1528(2016)01-01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