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鳳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加強大學課堂教學改革這一中心命題展開,從激活課堂氣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分組課堂討論、交流,使學生真正參與進課堂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大學 課堂 教學改革
對于老師來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值得不斷探究的學問。因為,課堂是整個教學的主要構成部分,它不但要求老師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傳達無窮知識的可能,還要盡可能保證被接受者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吸收,所以,課堂教學的設置構思就顯得格外重要。下面試從幾個具體的方面展開論述。
一、激活課堂氛圍,更多情感投入
課堂氛圍的營造可能常常被我們忽略,原因主要來自許多傳統的觀念的影響,比如老師傳授知識就好,學生學不學是學生的事,和老師沒什么關系等等。可是,試想如果你在講臺上講得精疲力竭,學生在下面一點反應都沒有,各行其是,你恐怕也很難保持講課的激情,就更不要談什么教學靈感了。我有一位同事,她就很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比如,她有一次上課,上了幾分鐘感覺課堂氛圍讓她很不舒服,她感到整個能量場是淤積的,不順暢,所以,她停了下來對學生說:“能量是共振的,你在消耗我,我也在撕扯著你,現在的氛圍讓我喘不過氣來,想必你們也感覺到了,現在休息五分鐘,五分鐘過后重新開始。”五分鐘過后,同事明顯感覺到教室里的能量場在一點點蘇醒,果然,后半節課漸入佳境,她問同學們感覺是不是好多了?大家相視一笑。這個例子除了讓我們了解到課堂氛圍對于教學效果的重要之外,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因素,那就是教師對教學的情感投入,我的這位同事如果沒有從學生的角度投以自己感情的關注,她是不會去在意學生是否真正很好地吸收了她所傳授的知識。所以,在傳授知識之外,老師還要自覺地投入自己的情感,切身為學生著想,與此同時,你也會得到同等的回報,好的學生,好的教學氛圍會帶給你無限靈感。
二、靈活地運用教材,為學生自主創新創造條件
教材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核心存在,你的組織教學都要圍繞這個中心展開,那么教材的運用也是課堂教學的關鍵一環。首先,教材的選擇要慎重起見,一定要根據講課老師的實際授課內容以及他的授課實踐來衡量,同時,教材不是越新越好,對于某些理論性較強的文科專業來說,有些教材是屬于比較權威、專業的,不能因為它不是近三年或是近五年的新教材而不選。其次,怎么很好運用教材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應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而定,有時教材內容太豐富,可是我們的教學課時遠遠不夠,調整教材內容就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找到他們的興趣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如,我上《大學語文》這門課程,由于課時太少,往往講到唐宋就快結課了,所以有學生就找我聊天說,老師能不能講點現當代作家的作品,我權衡了一下說,那么我以后在講完一個朝代后就穿插著講一個現當代作家以及他的作品怎樣,事實證明,效果很不錯,師生的相互交流也是很重要的。
三、課堂分組討論交流,角色互換,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
傳統的課堂通常是老師就是唯一的主角,所謂的師生互動也只是公式化地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而在大學,連這種公式化問答操作起來都很困難,普遍情況是老師一提出問題,學生們紛紛沉默,低著頭,會的不會的同學都不反應,課堂一片死寂。當然這主要存在于大班上課,專業小班的課由于人數少,師生交流多,課堂討論還是比較積極有效的。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大班教學,除了傳統的理論授課,學生必須要被拉進課堂,讓他們的注意力從手機、耳機、課外書以及其他雜事中轉移到課堂學習中來。我根據自己的實踐教學大概談談我的做法:先按各班情況分學習小組,能學生自由組合最好。老師就教學內容給出相應的主題,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備課,每個小組自行講課,最后派出一個代表在課堂上進行講課,老師和同學都參與評講,對于優秀的學生我們也可以適當地給予物質表揚。這種教學的好處在于,學生不再僅僅是個“旁觀者”,他可以參與進來,可以嘗試做“老師”的感覺,既培養了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我初次進行操作的時候,心里還很擔心學生會怯場,不配合,教學效果達不到我預期的樣子。但是當我看見學生在緊張了幾分鐘后就開始發揮自如地講解自己準備的內容時,我驚訝于他們潛在的能量。還有的學生在談論愛情這個主題時,旁征博引,結合自己和周圍同學的實際情況侃侃而談,甚至還在課堂發問,儼然一個專業的愛情專家。講了三毛的學生課后對我說,她第一次這么詳細地了解了三毛,可能以后永遠都忘不了,我聽了很欣慰,也許她自己準備的這一課會是她開始自主學習的第一步,而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正是大學教學要達到的主要目的嗎。
以上就是我對大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拙見,寫下來只是為了與同行分享、學習和探討。
(作者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