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財務風險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加以深刻分析、重點關注的針對點,其好壞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息息相關。通過研究現金流量與企業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提出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現金流量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能夠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判斷、識別的指標,進而建立財務風險識別指標體系,應用案例驗證所提出指標體系的有效性。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風險識別;現金流量
中圖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4-0155-02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現金流量影響因素分析
(一)現金流量的概念界定
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在一段時間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數量,如企業通過銷售商品、出售固定資產等途徑獲得現金進而就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入,企業通過購買原材料、購建固定資產、償還債務等途徑消耗現金進而就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出。
按照經營業務的性質通常可以將企業的現金流量劃分為三類:經營過程發生的現金流量、投資過程發生的現金流量以及籌資活動發生的現金流量。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現金流量影響因素
1.流量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流量是企業財務狀況中現金盈余水平的直接體現,當流量越大時,說明企業的財務實力越雄厚,則企業所可能承受的財務風險水平就越低;反之,當流量越小是,表明企業的財務實力越薄弱,則企業所可能承受的財務風險水平就越高。
2.流程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往往具有分散性的特點,即它一般是由企業中的各個部門同步實現的,若企業在流程上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問題,則容易造成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企業資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受到影響,從而使企業所可能遭受的財務風險水平升高。
3.流向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流向包括流入和流出兩個方面,流入是企業現金流量主要來源的直觀表現,它能夠反映企業在未來經營生產過程中的競爭能力和大致走向;流出是企業現金流量主要用途的主觀表現,它能夠反映企業在未來經營生產過程中的價值創造能力。若企業的現金流入占比一直很低,則說明該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并且具有可能面臨破產的危險。
4.流速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流速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效率和資金流動狀況,當流速高時,說明企業的資金流動性良好,則一定的企業資金在短期內可能會參與更多次循環,產生更大的效用,企業的經營效率更高。
二、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指標體系
(一)針對現金流量結構的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指標
現金流量結構是判別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是否正常的重要因素,本文通過建立經營現金流入占比A1、流入流出比率A2對現金流量結構的好壞進行識別。
1.現金流入占比A1
現金流入占比A1的計算公式:
A1=Mi/Ms ? ? (1)
式中,Mi指經營現金的流入量;Ms指企業現金的總流入量。
由于企業現金的總流入量應以經營現金的流入為主,因此A1越大則企業的經營狀況越好,其遭受的財務風險水平越低。
2.流入流出比率A2
流入流出比率A2的計算公式:
A2=Mi/M0 ? (2)
式中,M0指經營現金的流出量。
A2反映企業的盈利水平的高低,當A2越低時,說明企業的資金賺取能力不足以維持企業資金支出的要求,此時企業必須依靠向外融資等方式維持其正常的經營生產活動,若A2長期處于低下狀況,則企業還可能面臨著破產的危險。
(二)針對償還債務能力的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指標
負債經營是當代企業的一個主要特征,通過對企業的償還債務能力進行評估可以分析其經營的穩健水平,當企業面臨著較大債務負擔時,其財務風險水平會升高。本文通過建立經營凈現金占比B1、本息償還比率B2對償還債務能力的好壞進行識別。
1.經營凈現金占比B1
經營凈現金占比B1的計算公式:
B1=2Ni /(Zc+zm) ? ?(3)
式中,Ni指經營現金的凈流量;Zc指初期的流動負債;Zm指末期的流動負債。
B1反映了企業償還即時債務的能力,當B1越大時表明企業的資金流動性越大,對于債務的償還能力也越強;反之,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弱。
2.本息償還比率B2
本息償還比率B2的計算公式:
B2=Ni /(J+C) (4)
式中,J指本期到期的債務本金;C指現金利息支出。
B2表明企業用于償還債務的現金流入與本期債務的比值,當B2越大時說明企業具有償還債務的現金流入越充足,其債務的償還能力越強;反之,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越弱。
(三)針對資金支付能力的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指標
企業的資金除了用來償還債務之外,還會用來承擔企業的各種日常開銷,如電費、地租費用等,若企業不具備足夠的資金支付能力,則它很有可能通過拖欠工資、拖欠貸款等方式來承擔支付費用,則會導致經營生產狀況的惡化,使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水平大大的升高。本文通過建立每股現金流量C1、綜合支付流量比率C2對資金支付能力的好壞進行識別。
1.每股現金流量C1
每股現金流量C1的計算公式:
C1=Ni /ng ? ? (5)endprint
式中,ng指平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C1反映了企業的分派現金紅利的能力強弱,當C1越大時,則企業的支付能力越強,抵抗財務風險的能力也越強,其企業財務風險水平越低;反之,企業財務風險水平越高。
2.綜合支付流量比率C2
綜合支付流量比率C2的計算公式:
C2=Ms /(Zz+ZJ) ? ?(6)
式中,Zz指償還債務的現金總支出;Zj指經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支出總和。
C2反映了企業對債務以及各項支出的保證能力,當C2較大時,則企業獲取的現金流入足以支持各種類型的現金支付,其資金支付能力較高,所遭受的財務風險水平較低。
(四)針對未來發展能力的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指標
企業的未來發展能力決定了其在未來的經營生產過程中在市場上的生存能力和所具備的競爭力,它是考核企業財務狀況及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本文通過建立再投資比率對未來發展能力的好壞進行識別。
再投資比率D的計算公式:
D= ?(7)
式中,G指需支付的股利;K1、K2、K3、K4分別指固定資產、長期投資、其他資產和運營資產。
D對用于再投資的留存資金與各類資產進行比較,評估企業的資金擴張情況,因而反映了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當D越大時,說明企業用于資金再擴張的現金越多,可能產生的資金增長量越大,則企業未來發展能力越強。
(五)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指標體系的實際應用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企業的運行狀況、企業自身狀況對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指標體系設置相應的財務風險臨界值,通過比較企業實際指標與臨界值,分析、判斷、識別該企業在目前狀況下面臨的財務風險水平。
本文基于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指標體系提出的對國內某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了分析,所得到的指標結果(見下表)。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該企業在資金支付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其支付能力具有一定的財務風險,企業的現金流量不足以支撐企業的日常支出、投資以及資金擴張,應優先考慮通過適當途徑補充企業的資金流入。
參考文獻:
[1]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