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盈盈
摘 要:隨著全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產生了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也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獎助貸學金工作的開展產生了影響。把全媒體技術應用到高職院校學生獎助貸學金工作上,能夠做到更加的高效、公平、公開、公正。
關鍵詞:全媒體;高職院校;獎助貸學金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6)03-0022-02
如何在全媒體環境下更加深入了解當代學生,更加高效服務學生,更為有效管理學生,是我們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在分析全媒體的特點和高校獎助貸學金工作的要求,提出有效利用全媒體資源,有效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獎助貸學金工作的方法。
一、全媒體的特點
全媒體的概念并沒有在學界被正式提出。它來自于傳媒界的應用層面。媒體形式的不斷出現和變化,媒體內容、渠道、功能層面的融合,使得人們在使用媒體的概念時需要意義涵蓋更廣闊的詞語,至此,“全媒體”的概念開始廣泛適用。隨著全媒體春晚收視、2014“兩會”全媒體傳播指數、“馬航失聯”衛視全媒體傳播指數的推出,電視界全媒體收視傳播的應用也越來越被業界所接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給出的“全媒體”定義是:“所謂全媒體,就是數和象在天、地、人之間變動和周流而建立的備包有無的媒體形式。”有人總結出了“全媒體”的突出特點便是動靜結合、深淺互補、全時在線、即時傳輸、實時終端、交互聯動。
相對于以前的傳統媒體時代,全媒體時代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效性強,針對一些社會敏感事件,全媒體能夠發揮其實時傳輸、實時報道的作用,使得人們在第一時間能夠得知事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第二,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人們通過不同的媒介能夠隨時隨地都能得到信息,能夠及時發表自己的看法。第三,互動性強,實現了網上網下的互動,受眾之間的互動,便于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第四,波及范圍廣,通過不同的媒介,信息能夠迅速擴散。
二、當前高校獎助貸學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策宣傳不夠充分,各類獎助貸學金申請評定之前缺乏規劃引導
目前,部分高校較多學生工作管理者把工作的重點放在評選過程中,而忽視了在評定之前對學生進行政策宣傳和規劃引導,有些高校雖然充分注意到了宣傳的環節,但是采用的是宣講的單一形式,而對于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講,有較多的學生對這種老師宣講的形式沒有重視,他們更多關注的手機媒體,網絡資訊,這樣一來使得較多學生對獎助學金政策不清楚,造成有的學生不知道什么時候評而錯過了申請時間,有的學生由于不知道評定條件,準備不足而“悔之晚矣”。
(二)貧困生界定標準模糊,操作性不強
貧困生界定是做好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以及學校貧困生資助金工作的基礎。客觀上,由于地區經濟差異,貧困生界定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線,只是一個相對概念。有的職業院校主要依據“貧困證明”來界定,但實際上“水分”較大,造成“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現象;有的主要通過老師的了解和談話來界定,但實際上“主觀性較強”,造成“評定老師說了算”的現象,難免不出現不公平的現象。
(三)獎助學金的評定對國家助學貸款的辦理工作形成不利影響
當前,獎助學金尤其是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是免費發放的,金額大、條件較松;而家助學貸款卻是需要償還的,且上交的材料多、麻煩、成本較大。這致使部分學生故意拖欠學費以產生經濟困難的表象,又不主動申請助學貸款,一心只要免費的“午餐”——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再有,對于申請了助學貸款的學生,學校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在助學貸款催交工作上,有時候往往也是有苦難言。
三、全媒體環境對獎助貸學金工作的促進作用
(一)政策宣傳力度更大,政策解讀更為全面徹底
在全媒體環境下,學校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技術和手段,較為輕松實施與學生的近距離接觸,將有關國家和政府的相關政策文件及時發布宣傳,使得利好的政策能夠人人了解到。甚至,在全媒體下,我們還可以做到及時高效的互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加以解答和引導。并且,這種溝通的渠道和方式,也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接受和歡迎、熱衷參與的方式。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做好大學學習規劃,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引導他們朝獎助學金設置的目標前進。再次,加大班級學生干部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
全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獎助貸學金工作的探析
(二)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以往對于“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可以較多無奈地采用看證明,談話,電話核實的方式來開展,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在全媒體的視角下,改變這種單一的評定模式,而采用多種方式并舉,進行綜合評定。確定貧困生及其貧困等級,不僅要看“貧困證明”,還要看他們的日常消費情況,還要看寢室同學、班級同學對其的評價,還可以要求班主任、輔導員和考察對象們單獨談話,擬定科學的談話提綱,用以具體了解家庭情況。這些在全媒環境下均可實現。我還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工具,更加全面深入地與生源地管理部分取得較大的接觸,確保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的結果更加客觀和公平。
(三)構建網絡管理平臺,完善監督機制,強化過程監督
在全媒體環境下,我們在獎助評選過程中,可開發并借助獎助系統平臺 ,實現獎助管理的網絡化平臺,并實現評獎的整個過程透明、公開、可查詢,這樣一來,學生獎助貸學金工作的各個環節均能夠接受監督,學生也能夠起到監督作用,保證信息傳播的快捷通暢,確保獎助評選過程的公平、公開、公正。
學生獎助貸學金工作是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該工作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全媒體環境下,我們借助全媒體技術,可以大大促進該項工作的有效高質的完成,使得獎助貸學金工作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使獎勵與資助資金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和助困作用,并為培養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發揮其作用。
參考文獻:
[1]任國杰.童子問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吳新民.國家獎助學金發放工作中一些問題思考[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3]于磊.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難點與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5( 16) .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