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黎
用民主測評淡化“光環”效應
□毛曉黎
自從我接手這個班以來,小煒一直擔任我們班的語文學習委員。她有一定的管理經驗,而且對工作認真負責,是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一天早上,我在辦公室發現一封信,打開一看,是小煒寫的:毛老師,我不想擔任語文委員了。我感到很疑惑,她工作做得挺好的,為什么突然不想干了呢?事不宜遲,我找來她詢問原因。原來是班長小麗覺得小煒表現太出色了,便私下拉攏小煒的好朋友,讓她們和小煒絕交。小煒知道后,認為惹不起班上的“老大”,便想辭掉學習委員的職務。于是,我悄悄找來小煒的幾位好友調查,她們證實了此事。
班長小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不僅成績優異,而且琴棋書畫樣樣在行,加之家庭條件優越,讓她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習慣。她認為小煒表現優異。就是遮擋住了她的光芒,所以想出了這樣的招數來打擊小煒。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所以我首先要讓小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找來小麗,給她講述“獵人和鷹”的故事——
有只鷹妒忌另一只高飛的鷹,于是它對獵人說:“你把它射下來吧。”獵人說:“你給我一根羽毛,我把它放在箭末,才能把那只鷹射下來。”于是妒忌的鷹就在自己身上拔了一根羽毛給獵人。但是那只鷹飛得太高,箭到半空就掉了下來。獵人說:“你再給我一根羽毛,我再射一次。”于是,妒忌的鷹又拔下羽毛給獵人,誰知還是沒射下來……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拔下羽毛,妒忌的鷹終于將自己身上的羽毛拔完了,再也飛不起來了。最后,獵人輕而易舉地把這只妒忌的鷹抓了起來。
小麗聽懂了故事的含義,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我錯了,不應該這樣對待小煒。”
雖然小麗認識到錯誤,但她利用“班長”的身份拉攏同學,來達到自己目的,屬于濫用職權。為了幫她更好地成長,必須淡化“一班之長”的光環效應。可小麗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在班上威信也很高,如果直接在班上點名批評,那她在同學中的形象就會瞬間倒塌,她的自尊心也會嚴重受挫,這對她的成長不利。思前想后,我決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借民主評議班干部的東風,讓她產生危機感,從而改掉妒忌別人的不良習慣,更好地為班級服務。
于是,召開班委會后,我在班上正式宣布,為了促進班級發展,更大程度調動班干部工作積極性,將對全體班干部進行一月一測評,下周進行首次民主測評,并講明了測評要求。
周一下午,同學們熱情高漲,認真測評班干部,大家的焦點當然是班長。小杰說:“小麗以身作則,起到了模范帶頭的作用。”小雯說:“小麗管理能力很強,能有效地管理同學和班級。”就在這時,小強卻提出:“我認為她團結同學不夠,與同學相處不太和睦。”話音剛落,小麗的臉“唰”地一下紅了。
活動結束時,小麗仍然以63張支持票高居榜首。但這次測評會后,小麗有了明顯變化,不僅成績穩中有升,班級管理方式也更加民主。尤其在對待小煒的事情上,她不僅主動找小煒道歉,號召小煒原來的朋友和小煒和好如初,并且帶頭支持小煒的工作。
這次的測評是公平的,也是有效的,會讓民主的思想在學生們的心里生根發芽。尤其是對小麗來講,她明白了“班長”這一職務的真正意義,更能體會當班長的挑戰性,認識到只有真心為大家服務,才能坐穩這個“寶座”。大家都說好,才是真的好,讓班干部置身于同學們監督之下,這就是用民主測評淡化了“光環”的效應。
(作者單位:湖北省谷城縣城關鎮城內小學)
(責任編輯李敏芃)